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高危人群艾滋病HIV流行状况,为国家制定HIV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2开始,对红花岗区HIV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送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确认阳性的进入统一。结果从2002~2015共检测75008份样本,其中男55133份,女姓19875份,检测倒血清HIV抗体阳性635份,阳性率平均为0.85%。635份阳性人群,男性476份,阳性率为0.86%(476/55133),女性159份,阳性率为0.80%(159/19875),男女检出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监测人群有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嫖客、自愿咨询者、艾滋梅毒阳性配偶、男男同性恋、结核病人、乡镇医院快速初筛阳性病人、服刑人员、拘押人员、务工人员、献血员等,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男男同性恋13.54%,最低的是孕妇0.02%(2007之前的结果,之后没有监测),阳性感染者包函了所有的人群。年龄分7个组,分别是≤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0岁,年龄最小的医院初筛阳性送的病人7岁,疾控中心监测人群最小的16岁是男男同性恋者,最大的85岁,是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占60%。讨论从监测人群阳性检出率的变化看,HIV的传播已经由90代的血液、吸毒为主要传播方式向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1人群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年龄由青壮年扩展到所有年龄段,在今后的防控措施,要控制HIV传播,主要是控制高危行为的发生,个体感染HIV是个人行为的结果,HIV流行是群体行为的结果2。

  • 标签: HIV 高危人群 防控措施 男男 性工作者 哨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的差错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2014我院中药房出现的131次调剂差错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1次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事故的处方中,药品品种错误25例,占19.1%;规格错误37例,占28.2%;数量错误69例,占52.7%。结论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的工作,应提高调剂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饮片 调配差错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48月28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应查当日全院住院患者964例,实际调查948例,实查率98.34﹪;发生医院感染12人,感染例次12例次,现患率为1.26﹪;存在社区感染137人,社区感染率为14.45﹪。主要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占66.67%,当天使用抗菌药物者228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05%。其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74.56%,预防性使用占25.44%。一联用药145人,占63.60%;二联用药79人,占34.65%;三联用药4人,占1.75%;标本送检率25.29%。结论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在规范控制范围内,但需要提高标本病原学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以全身性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主要病理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日趋老龄化,OP作为一种退行性的老年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人类健康问题。但目前没有相关药物或者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故防大于治。中医药治疗老年OP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副作用小,推广性和治疗耐受性强,近些,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十二年间新诊断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构成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符合入选标准的所有首次确诊糖尿病并住院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微血管并发症等基本信息。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共17,315人,人数逐年增加,男性多于女性;女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男性且逐渐增大,男患者平均年龄逐渐下降;糖尿病并发症比例有所下降,伴有并发症患者检出年龄比不伴有并发症者早1.7,女患者更易发生并发症(25.7%>19.2%,χ2=100.226,P<0.001),而在伴有并发症的人群,两者构成比无明显差异(女,55.4%;男,54.0%,χ2=0.751,P=0.404),除糖尿病足外其余并发症比例均在30%以上,其中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波动较大(2.6%~39.7%);尿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结论十二年数据表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构成流行有较大变化。男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患者年龄明显上升且更易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比例有所下降,但各种并发症构成变化波动较大,尿蛋白含量的升高趋势表明血管损伤以及潜在肾脏功能受损不容忽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祝藏族自治县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前后儿童口腔疾病发病情况,分析探讨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效果。方法统计2010—2017项目实施前后6所小学相同数量共7635名项目覆盖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疾病发病情况。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口腔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项目采取有组织地群体性预防干预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儿童口腔及全身健康,减少了社会资源消耗和个人负担,营造了口腔保健工作良好的学校氛围,同时全面提高了我县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水平。

  • 标签: 口腔疾病 项目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8月至20168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3%;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大幅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 中重度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本文是对1例由中考焦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中学生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帮助。经过5次咨询治疗,效果明显。1一般资料金铭(化名),男,15岁,初三学生。身高1.67m,体质量62kg,体态正常,无重大疾病史。金铭为家中长子,还有一妹妹,其父为铁路工人,母亲无正式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 标签: 心理咨询 焦虑 中考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家庭经济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羟酮静脉麻醉在妇科日间宫腔镜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级或Ⅱ级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年龄25~45岁。Q组患者开始静脉给予丙泊酚2mg/kg+羟酮0.1mg/kg,B组患者开始给予丙泊酚2mg/kg。如术中出现明显体动,则都追加丙泊酚1mg/kg。术毕送麻醉后恢复室(PACU)观察1个小时。记录患者丙泊酚的用量,呼吸,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恶心呕吐情况。术后1小时和4小时的疼痛评分(NRS-11评分)。结果Q组丙泊酚用量较B组明显减少,且术后平均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苏醒时间无明显延长,两组呼吸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羟酮静脉麻醉能够安全应用于妇科日间宫腔镜手术,减少大量丙泊酚所致副作用,又可提供完善的镇痛与镇静作用,并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

  • 标签: 羟考酮 丙泊酚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老年食管癌治疗中联用调强放疗、卡培他滨化疗的效果。方法分65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为2组,31例单独接受调强放疗为放疗组,34例接受调强放疗基础上以卡培他滨展开化疗为放化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放化组总有效率是88.2%,相较于放疗组的74.2%显著较高,且放化组2生存率比放疗组高,P<0.05;两组毒副反应对照则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的治疗,于调强放疗的同时以卡培他滨展开化疗可使疗效提升,但不会使毒副反应增多。

  • 标签: 中晚期食管癌 调强放疗 化疗 卡培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的临床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临床试验,将54例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哮喘控制和肺功能指标评分情况。结果经护理,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77.8%(21/27),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96.3%(26/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27例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行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可以提高对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效降低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 标签: 中重度哮喘 个体化护理 宣教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酮对预防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方法择期行经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于关腹前静脉推注羟酮5mg、B组于关腹前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30min、2h、8h、12h、24h的疼痛程度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苏醒期躁动、呛咳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0min、2h、6h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2h和24h两组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min、2h、6h、12h、24h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期躁动、呛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小于B组(P<0.05)。结论关腹前静脉推注羟酮5mg减轻子宫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和苏醒期躁动、呛咳的发生率,而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羟考酮 子宫切除术 视觉模拟评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吗替麦酚酯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1月-20163月收治80例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吗替麦酚酯、强的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吗替麦酚酯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 原发性膜性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传染病疫情漏报原因,提出防止传染病漏报对策。方法收集20101月~201512月我院住院病人和门、急诊部传染病病人进行查漏分析。结果2010-2015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54%,0.54%。0.14%、0.16%、0.19%、0.13%。住院病例电子信息化管理后促进传染病的漏报率显著下降。结论严格执行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强化传染病管理法制观念,掌握传染病的报病标准,落实报告责任,加强督查力度,实行信息化管理,是防止传染病漏报的最有效手段。

  • 标签: 医院传染病 漏报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我医院2013至2016诊疗运营情况的动态趋势进行统计数据汇总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医院运行的现有数据情况对今后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

  • 标签: 医院诊疗运营 动态趋势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庆阳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来源于2005~2009庆阳市妇幼卫生年报,孕产妇死亡卡,死亡调查表,病历及市、县(区)级评审资料。方法采用“十二格”表评审方法,从三个环节、四个方面,对2005~2009全市74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2005~2009全市5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58.79/10万。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4例、内科合并症1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8例。74例死亡的孕产妇56例为可避免死亡,18例为不可避免死亡。在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个人态度及家庭因素为第一位占72.97%,医疗保健因素占20.27%,社会团体管理因素占4.05%。结论发挥政府在妇幼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协调部门关系,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快标准化产科建设步伐,认真落实妇幼卫生项目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与结果。方法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在3的教学过程,“2+1”人才培养模式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是一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培养环境主要是学校;“1+1+1”人才培养模式组按照虚拟仿真训练为基础、实际操作训练为突破口、技能岗位顺序渐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三对接三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前对两组高职护生学习成绩、职业能力评价结果比较。结果“1+1+1”人才培养模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相比较于“2+1”人才培养模式组有明显提高,教师与行业专家对“1+1+1”人才培养模式组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评价相比较于“2+1”人才培养模式组也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更加符合新护形式下人才培养。

  • 标签: 高职院校 护理专业 新护考 &ldquo 2+1&rdquo 人才培养模式 &ldquo 1+1+1&rdquo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依托昔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4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给予120mg依托昔连续治疗,每日一次,以服药后第4小时作为观察点,通过VAS评分法与Likert分量法对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程度以及疗效进行评估,并回归分析其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使用120mg依托昔连续治疗4天,可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红肿症状,治疗有效率达89.06%,同时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患病时间、BMI指数、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治疗前患者尿酸浓度是影响依托昔临床疗效的因素(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重度发作治疗,使用120mg依托昔连续治疗4天,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红肿症状,在降低尿酸浓度、控制患者体重基础上,及早用药治疗其疗效越好。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依托考昔 疗效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