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64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指标情况,比较两组血脂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应用高通量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透性透析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磷浓度以及血清全段甲状腺素的下降快于对照组,P<0.05,而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差异不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中大分子物质,并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明显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

  • 标签: 尿毒症 高通量 常规血液透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慢性尿毒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A、B组,各48例。A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B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的溶质水平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前后的血磷、β2-微球蛋白、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下降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取得了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慢性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D)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钙、磷、甲状旁腺素(iPTH)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4例,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HFD组和CAPD组,检测两组患者透析起始和治疗6个月后的血钙、磷、甲状旁腺素(iPTH)及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HFD和CAPD组患者血钙水平较透析起始均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磷和iPTH均降低(P<0.05),CAPD组降低更显著(P<0.01)。但HFD组炎症因子hs-CRP、IL-6、TNF-ɑ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5),而CAPD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HFD和CAPD均可改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钙磷代谢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状态,但HFD组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较CAPD明显。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钙磷代谢 微炎症状态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先接受LFHD3个月后接受HFHD3个月,收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结果HFHD前后平局动脉压(MAP)下降,数据优于LFHD(P<0.05)。结论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采用HFHD,血压控制水平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