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高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的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中血清HDL-C的检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血清HDL-C检测结果,观察组HDL-C检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中HDL-C水平检测,肝功能Child-Pugh评价分级A级HDL-C检测水平>B级HDL-C检测水平>C级HDL-C检测水平(P<0.05)。无腹水者HDL-C水平明显高于少量腹水HDL-C水平,少量腹水HDL-C水平高于中等量腹水HDL-C水平,明显高于大量腹水HDL-C水平,无腹水者HDL-C水平最高,大量腹水HDL-C水平最低(P<0.05)。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者HDL-C水平明显高于无肝性脑病者HDL-C水平(P<0.05)。肝硬化者没有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HDL-C水平高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HDL-C水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DL-C水平较健康人低,并且HDL-C的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预后、腹水情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血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mdash C) 肝硬化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235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者180例作为冠心病组,5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狭窄程度<50%者为对照组。记录纳入样本的临床资料,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HDL-C降低,hs-CRP水平升高(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DL-C逐渐下降,hs-CRP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hs-CRP、高血压病史为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DL-C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hs-CRP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联合两者的检测能更好的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敏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的发生情况和具体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在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析血清胆固醇检测值异常的发生情况和具体原因,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果500例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中,157例患者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总发生率为31.40%。其中14例患者检测结果降低,占8.92%;143例患者检测结果升高,占90.08%。继发性原因是导致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重要原因,以肝脏病变、糖尿病、药物原因、肾病综合征、类脂性肾病、慢性肾炎和甲减较为常见。结论医务工作者要明确可能导致血清胆固醇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及早发现异常结果,并及早采集血样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检测结果 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和胆固醇(CHO)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运用AU5811生化分析仪对80例肝硬化患者与100例健康患者血清中CHE、ALB和CHO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E、ALB和C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增大,CHE、ALB水平逐渐降低。在肝功能分级中CHE、ALB和CHO水平C级最低。结论CHE、ALB和CHO提示肝脏的损害程度,作为肝硬化患者疾病的评价和分级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胆碱酯酶 胆固醇 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癌患者血浆胆固醇、LDL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状高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管状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与对照组健康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高分化和中分化胃癌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与低分化胃癌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同胃癌组织病理分型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分化程度越高,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越高。

  • 标签: 胃癌 胆固醇 LDL 胃癌组织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在我院实施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320例患者,并分析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结果存在血清胆固醇异常的有110例(34.37%),其中胆固醇偏低有10例,胆固醇偏高有100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固醇异常情况中,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存在慢性肾功能障碍、患者用药所导致、患者存在糖尿病、患者存在肝脏病变等,故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上应当加大关注力度,合理控制患者的胆固醇水平。

  • 标签: 血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异常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辛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其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5,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试验组(n=65,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HDL-C、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等指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应用匹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及HDL-C水平,值得临床选择并进行积极推广。

  • 标签: 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 辛伐他汀 降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Lp(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收集95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其Hcy、Hs-CRP和Lp(a)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Hcy、Hs-CRP和Lp(a)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cy、Hs-CRP和Lp(a)灵敏度均超过80.00%,特异性均超过90.00%,联合检测能有效降低漏诊率,但特异性有所降低(P>0.05)。结论Hcy、Hs-CRP和Lp(a)都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收治的6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两组晚饭后一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mg,在服药前、服药1个月和服药3个月时检测多项理化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对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前后的FPG、HbA1c值均无影响(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3个月后,糖尿病组患者FPG、HbA1c值较治疗前也均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组服药1、3个月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脂指标值均明显低于服药药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且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没有明显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蛋白(a)和胆红素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0为研究组,选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观察两组患者脂蛋白(a)与胆红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脂蛋白(a)水平要高于健康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研究组要低于健康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脂蛋白(a)与胆红素联合检验,能够提高检验诊断准确度,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给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标签: 脂蛋白(a) 胆红素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收集95例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其Hcy、Hs-CRP和Lp(a)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的Hcy、Hs-CRP和Lp(a)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00%,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结论Hcy、Hs-CRP和Lp(a)都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能有效减低漏诊率。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患有老年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常规组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与治疗之前相比三酞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结果主要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有更加良好的改善效果。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常规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5%。两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伴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更加有效地对患者血脂的水平进行改善,且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老年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然而,血清脂蛋白a水平是否同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有关,暂无相关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明确血清脂蛋白a水平同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首次缺血性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a浓度。随访12个月,明确12个月时患者复合性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机梗塞和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322例患者,其中失访及资料不完善72例,最后250例纳入到被研究中。26例患者发生了复发性血管事件。将复发和未复发进行比较,复发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血清脂蛋白a水平增加是缺血性卒中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azardratio,2.60;95%confidenceinterval,1.19–5.67;P=0.016)。结论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脂蛋白a 缺血性卒中 复发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及脂蛋白aLp(a)检测水平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3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P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组),同时随机选取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成分3(C3)、补体成分4(C4)及Lp(a),利用Minitab17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IgM和Lp(a)水平高于对照组,IgG和C3水平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IgA和C4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肾炎型NS患儿的IgM和Lp(a)水平高于单纯型NS患儿,IgG和C3水平低于单纯型NS患儿,P值均<0.05,IgA和C4水平高于单纯型NS患儿,P值均>0.05。结论PNS能致患儿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及Lp(a)的血清水平改变,三项指标检测可作为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脂代谢的简易常规检测方法,对了解PNS患儿的免疫功能、脂代谢以及PNS的诊断、鉴别及后期治疗等方面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63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患儿设为实验组,其中单纯型肾病组患儿32例,肾炎型肾病组患儿31例,选择同期健康小儿30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样本中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单纯型肾病组和肾炎型肾病组患儿的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型肾病组和肾炎型肾病组患儿间的血清脂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阳性检出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型肾病组和肾炎型肾病组患儿间的血清脂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2.5%、61.3%)和(59.4%、64.5%),联合两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3%和90.3%,与单项检测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蛋白(a)对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变化结合观察,有利于提高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 标签: 脂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联合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到我院参与体检的10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对象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脂蛋白a含量为(318.4±38.59)mg/L,对照组为(189.7±21.47)mg/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分别为(9.5±3.07)umol/L、(4.1±1.03)umol/L,对照组为(14.3±5.83)umol/L、(4.6±0.97)umol/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诊断中,脂蛋白a、胆红素含量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 脂蛋白a 胆红素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病变与其血脂和脂蛋白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无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和并发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各35例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患者的TC、TG、HDL-C、LDL-C、APOA-I和APO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POA-I/APOB大幅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与血脂和脂蛋白水平有密切关系,医生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中要多加注意。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脂蛋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LE细胞和抗核抗体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对患者LE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检测LE细胞阳性26例,阳性率52.0%;抗核抗体(ANA)的阳性46例,阳性率为92.0%;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的阳性37例,阳性率74.0%。结论LE细胞检查已成为一重要辅助诊断方法,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不高,DS-DNA抗体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以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LE细胞 抗核抗体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