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同伴是指那些社会地位相同的人,或者说是行为复杂程度相似的人。不同于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有明显的地位和权利的差异,同伴之间这些差异是没有的。同伴关系就是同伴之间在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从个体进入学前期,同伴对个体的影响逐渐增大,随着儿童进入学龄期,同伴对个体的影响就更大了,甚至有赶超家庭的趋势。所以,研究同伴关系对与个体心理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同伴关系 学龄期儿童 自我概念 层次划分 同伴评定 学前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以脑血管病合并肺栓塞患者为例探究患者心理与康复疗效关系,认识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共计50例脑血管病合并肺栓塞患者,选取其中的25例患者组成干预组,另外25例患者组成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的具体效果,康复治疗心理干预在具体的临床症状上的满意度及其改善效果。在进行分组时,充分的考虑两个小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差异,其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干预组的脑血管病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同时其痊愈率和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心理干预及其满意度的结果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合并肺栓塞患者采用优质的康复治疗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其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满意度。对患者采用更加优质的康复治疗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病情好转并早日痊愈。

  • 标签: 心理干预 临床症状 康复治疗满意度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患双方围绕疾病诊治、医疗服务、医疗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重塑良好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将社会学与医学视角相结合,通过对云南省医患关系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力求阐明医患关系的本质问题,并借鉴日本良好医患关系的经验,为重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言献策。

  • 标签: 云南省 医患关系 调查分析 医疗制度 医患交流
  • 简介:摘要从中国传统医学及相关文献分析脾胃病与情志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心理疏导疗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 标签: 脾胃病 情志 心理疏导疗法
  • 简介:摘要加强护患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心态和微笑,尊重和真诚,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人文关怀,温馨的环境,电话随访等方法,与患者进行真诚的沟通,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取得了很大成效。

  • 标签: 护士 患者 沟通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专科康复医学和早期康复医学的发展,使得治疗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日趋密切,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结合康复医学和治疗医学,能够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文章以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关系为入手点展开论述,以期为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康复医学 治疗医学 关系 探讨
  • 简介:摘要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一直都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两者之间概念各有不同,却往往被人们模糊混淆,这对相关的研究和科学认知有着一定的阻碍。本研究就从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内涵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心理素质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关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增加,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医务工作者关注,但是政府和社会却是非常麻木。医患矛盾激化的因素,其中,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人们失去了信仰,也失去了最起码的良心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医患关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反思,提出了重建良心,提高全民的受教育的水平,以确保全民能很好的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全民的健康水平能得以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医患 良心 原因 对策 健康
  • 简介:摘要适应新型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认知、分析投诉心理应激常态,医护人员能动态地及早地建立评估风险意识和多维度的干预,加强医护人员心理应激调控训练,增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不同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和处置,将会改变当事医护人员的不良情绪,改善自我认知,促进职业兴趣和技术业务的开展,寻求及获得社会支持,确保心身健康,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心理应激 早期识别 处置 心理调控训练
  • 简介:摘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许多求助者而言往往被混为一谈,事实上,二者在本质和内涵上相类似,而在实践中又各有所侧重或区别的两项联系极为密切的助人形式。其相似之处表现在理论依据与影响方式、根本目标、从业者的伦理规范要求甚以及在工作对象的重叠上;而差别则在于服务对象与工作场所、影响的深度与策略、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和耗时和服务人员的专业训练、资质认证和职业称谓方面的不同。

  •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含义 相似性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的医护人员240名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压力与倦怠情况。结果经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中压力感多来自医疗事故、工作负荷、医患关系、职业声望、聘任压力、职业发展。其中6个方面工作压力强度过中值3的有5个。说明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存在明显问题。结论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应该从政府、社会、医院、医护人员等全方位展开具体的支持与改善。

  • 标签: 医护人员 职业压力 医患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从元分析的角度来论述了该关系,并总结了研究结果和具体的评定标准和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气质性乐观 心理健康 关系 元分析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我国居民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类型之一,其中血脂异常为冠心病发病主要机制,也是目前临床冠心病研究重点。血脂异常主要是指机体血浆内胆固醇水平和(或)TG水平偏高,近年来学者研究指出机体内血浆HDL-C水平降低也属于血脂代谢异常。本研究主要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 标签: 血脂异常 冠心病 血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患者留取的尿液120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使用尿液分析仪检验和镜检RBC,观察分析两种红细胞检验的检验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标本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98例,(+)11例,(++)11例,(+++)6例,(++++)4例,尿液分析仪潜血检测的敏感度为91.23%,假阳性率为9.11%,假阴性率为10.12%;尿液分析仪呈阳性反应时,镜检有红细胞的有98例,无红细胞22例;尿液分析仪呈阴性反应时,镜检有红细胞的有24例,无红细胞的的有96例,表明在临床检验尿液潜血的检验中使用尿液分析仪联合镜检检验对比单用镜检效果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中潜血时,虽然大多数都可发应尿液中RBC的情况,但有时也会与镜检RBC存在一些差异,因此联合两种检验方法是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镜检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染色体多态现象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对1400例存在不良妊娠史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G显带,同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1400例患者中,共计发现有263例患者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率为18.79%,其中多态性变异患者为76例,占异常染色体核型总数的28.25%。结论染色体多态性是导致不良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中对生殖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不良妊娠染色体多态性多态性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取对比我区自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137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产妇,并作回顾性分析,研究孕期营养、心理状态和产后抑郁症倾向的关联性。方法将我区137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区同期137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相关诱素,然后对诱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1.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状态会是出现产后抑郁症很主要的诱因,关注孕期营养保健和心理保健,减少孕产后抑郁,势在必行。2.诱发产后抑郁的独立高危因素主要有孕期增重>20kg,超重与肥胖(BMi>23),产前焦虑(sas>0)以及产前抑郁(sds>50)。结论孕期营养和孕期心理状态对产后抑郁症的出现起着明显的作用,家庭、社会、医疗保健机构等要高度关注孕期营养保健和心理保健,减少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病发。

  • 标签: 孕期营养 心理状态 产后抑郁症倾向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压力、乐观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横向研究法,对我国5948名城市居民进行具体生活领域满意度问卷、生活取向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成人版)测查。结果①客观压力在性别、年龄与教育程度上均差异显著;个人收入主观压力在年龄和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健康状况主观压力在年龄上差异显著;②客观与主观压力对心理健康均产生显著负性影响;③乐观与个人收入主观压力交互作用显著。结论个人收入与健康状况的客观与主观压力、乐观与社会支持均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压力 乐观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社区医院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社区医院收取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患者。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4.85%(28/33)、96.97%(32/3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发生3例医疗纠纷问题,发生率为9.09%,而研究组则无医疗纠纷发生,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社区医院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率,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社区医院 护患关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