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胬肉切除后羊膜移植是否能替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方法我们对13例(13眼)原发性胬肉和1眼复发性胬肉施行胬肉切除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另外1眼原发性胬肉和5例(5眼)复发性胬肉施行胬肉切除及羊膜移植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组14眼成功,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羊膜移植组2眼复发、1眼羊膜溶解。结论羊膜移植可用于胬肉切除术,但在减低复发率方面,羊膜移植不如角膜缘干细胞。

  • 标签: 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羊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角膜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角膜移植患者的术前与术后提供良好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的角膜移植手术成功,视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治疗角膜病中,通过角膜移植术的实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在术前、术后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 标签: 角膜移植术 患者 术前术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角膜移植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考组两组,其中实验组包含7例患者,参考组包含6例患者。参考组患者按照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参考组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连续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可知,实验组32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情况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相对于照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而言,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连续性护理干预则更能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各种的支持,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连续性护理干预 连续性护理干预 术后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本院1例自体交叉双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操作配合展开详细分析。手术配合点包括熟知手术步骤,懂得应用手术器械,坚持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洗手,与巡回护士互相配合。结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角膜移植手术中,手术配合度高、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手术配合 护理 角膜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翼状胬肉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7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羊膜移植治疗)和观察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7.5%,且观察组并发症2.5%显著少于对照组17.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更佳。

  • 标签: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效果
  • 简介:摘要传统的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其术后复发率高达20%~30%且易发生睑球粘连、散光等并发症。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采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杂性翼状胬肉36例,效果满意。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疗效。总结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护理的经验。方法将167例(207只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81例(101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86例(106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3例患者(3只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为3.1%;B组19例患者(23只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为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修复快,复发率低。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08例123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54例63只眼和对照组(翼状胬肉切除术)54例60只眼。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术后一年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对于治疗翼状胬肉、降低复发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手术的30例(30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手术方式均为翼状胬肉摘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对照组术后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每周递减,持续四周;在术眼角膜上皮修复后,用药组改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或加用氟米龙滴眼液点眼(各10例患者)。随后逐步减量,持续用药1~3月。术后随访2年。结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刺激症状持续时间术后143天,两用药组刺激症状明显缩短,但组间无显著差异,持续时间术后72天。术眼体征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比较无差异,移植片水肿持续时间对照组较长,为144天,用药组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为73天。用药组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有1例患者发生高眼。术后复发率,对照组患者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0%;用药组总计2例复发,复发率为10%。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局部使用低浓度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起到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复发率的作用,两种不同类固醇激素均有相似效果,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引起的术后高眼压等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眼前节反应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翼状胬肉患者中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医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0例。此次研究患者均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甲组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总结临床情况、视力、散光程度、结膜充血情况、复发情况、痊愈情况。结果甲组的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视力、散光程度均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结膜充血率、复发率、痊愈率均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患者中,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切除术的痊愈率高、复发率低、结膜充血率低、散光程度小、不适症状持续时间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住院天数短,并明显改善视力情况。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5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愈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6.6%(28/29),对照组为92.3%(24/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9%(2/29),对照组为15.4%(4/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且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使用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宁洱县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被诊断为翼状胬肉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的联合组150例、单独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1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13±0.97)天,住院时间(8.54±2.15)天。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99±2.41)天,住院时间(13.52±3.53)天。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愈率97.3%(146/15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79.3%(119/1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使用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其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治疗中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翼状胬肉患者中选取60例作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分组对照组(n=30)单纯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n=30)则联合应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就2组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手术前,2组患者视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治疗中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视力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对开始治疗四周后和八周后的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药物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52.94%和68.62%。角膜接触镜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64.7%和94.12%。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同时期的角膜接触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显著高于角膜接触镜组的1.96%。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 角膜上皮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翼状胬肉病患中选择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信封法对6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2组,每组纳入病患33例。对照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加以联合实施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较之对照组提高程度明显(P<0.05)。对两组病患复发率、住院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病患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溃疡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角膜溃疡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6例角膜溃疡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治愈24例,好转7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治疗5例。结论给予角膜溃疡患者护理干预,有效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角膜溃疡患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近视人群的情况。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528例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528例中男性(369例)比女性(159例)多,年龄20岁以下最多,占41.86%;职业以学生最多,占54.92%;手术目的以体检(49.65%)及升学(31.25%)为主,手术方式以全飞秒激光(占71.59%)为主流术式。结论影响我院近视人群选择角膜屈光手术的重要社会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与手术目的,术式选择则倾向于最新术式。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人群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患者在移植层流舱内的睡眠障碍及其对策。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评价了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31例造血干细胞患者在100级层流移植舱内的睡眠质量。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PSQI总分为10.65±4.07,77.4%的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其中41.9%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差,9.7%的患者存在重度睡眠质量问题

  • 标签: 睡眠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入院治疗的2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23例患者中,治愈为17例,占74%的比例,有4例获得好转,占18%的比例,有2例治疗无效,占8%的比例。结论对该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真菌角膜炎的治疗,减低因该病导致的失明率。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