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研究其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了解甲减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研究者的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水平进行测定,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血清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容量(SHBG)进行测定。结果睾酮(T)、雌二醇(E2)和血清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容量(SHBG)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组间数据相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当女性患者发生甲减时,其血清激素水平紊乱。

  • 标签: 女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清性激素水平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激素水平及与先兆流产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20例妊娠早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60例,观察组为正常妊娠,对照组为先兆流产,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对孕妇血清中的HCG、P以及E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血清中的HCG、E2水平明显增加,而P无明显变化;相同孕周中,对照组妇女的β-hCG、P以及E2浓度均高于观察组,而当孕周大于7周的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妇女的HCG4~6+6孕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维持早孕的重要指标主要可分为血清β-HCG、P以及E2,同时在对妇女进行定期监测的情况下可及时发现先兆,并做好相应的预后预测工作。

  • 标签: 妊娠早期 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 先兆流产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石嘴山地区孕前优生体检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以及及早对异常人群进行干预,预防妊娠期相关疾病加重和出生缺陷发生。方法选择4500名进行孕前体检女性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石嘴山地区人员。受检人群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使用新产业化学发光MAGLUMI1000首先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异常者进行筛选。随后用罗氏e411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对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再进行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500名受检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分别为0.93%、0.67%、1.29%、5.07%。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结论石嘴山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以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为主,且与年龄相关。在孕前优生体检中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孕前优生 出生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运动功能与胃肠激素和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时收治的36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4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同时将38例正常对照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的胃固体排空功能进行检测,记录胃电节律,对所有人在空腹情况下血液中的胃动素、一氧化氮以及胃泌素的水平进行测定。然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其心理因素进行评分。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固体排空时间相对缩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固体排空时间比较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电节律异常。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胃泌素以及一氧化氮的含量明显增加,血浆胃动素含量明显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血清胃泌素以及血浆胃动素明显增加,一氧化氮显著降低。经过测试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存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观念、焦虑等不良情绪。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存在胃电节律异常、胃固体排空障碍,研究发现这两者之前存在一定的关联,一氧化氮、血液胃动素和胃泌素也发生了变化,心理方面均出现异常情况。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胃运动功能 胃肠激素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孕期4~6周的早孕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表现分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和流产组,每组各40例,在妊娠第4、5、6周,测定和比较三组孕妇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结果在妊娠第4、5、6周,三组孕妇孕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先兆流产组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而不同时点孕酮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妇之间、不同时点之间β-HCG水平差异和不同组与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孕妇β-HCG水平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先兆流产组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在妊娠早期,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可作为反映胎儿状态和胎盘功能的重要指标以及早期诊断先兆流产的辅助指标,对孕妇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先兆流产 孕酮 &bet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激素与白细胞介素-6检测应用在矽肺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矽肺患者60例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IL-6(血清白细胞介素-6)进行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对比两者测定结果。结果矽肺Ⅲ期、矽肺Ⅱ期以及矽肺Ⅰ期患者的IL-6要高(P<0.05);矽肺期别越高,血清中的TT4、TT3水平越低;矽肺期别越高,血清中的IL-6、TSH水平越高,但是矽肺Ⅲ期、矽肺Ⅱ期以及矽肺Ⅰ期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T4、TT3水平和IL-6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矽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能够通过TT4、TT3、IL-6水平进行反映。

  • 标签: 血清甲状腺激素 白细胞介素-6 矽肺 临床效果
  • 简介:(河北省中医院检验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mAlb正常与偏高分为二组,mAlb正常的72例患者为正常组,mAlb偏高的54例患者为微量白蛋白尿组(DN)与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及其无严重并发症患者血清FT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T3、TT4、FT4无明显变化,微量白蛋白尿组TT3、TT4、FT4比正常组下降更显著。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与尿微量测定对预测糖尿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清甲状腺激素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河源市龙川县不孕症伴月经紊乱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方法选择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河源市龙川县不孕症患者160例,根据月经紊乱情况分为月经正常组和月经紊乱组各80例,收集同期、同时间段健康体检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80例,并将月经紊乱组根据紊乱持续时间分为A组22例,B组18例,C组40例,再根据月经紊乱类型分为经量增多组12例,经量减少组28例,经期延长组41例,经期缩短组23例。观察各组人群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并将激素水平与不孕症患者月经紊乱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孕症患者月经正常组与月经紊乱组、正常对照组血清中FSH、LH、PRL、T、P、E2水平及FSH/L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患者月经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FSH、LH、PRL、T、P、E2水平及FSH/LH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患者月经紊乱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FSH、LH、PRL、T、P、E2水平及FSH/LH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患者A组、B组、C组,三组间比较发现随患者月经紊乱时间延长血清中FSH、PRL、T水平及FSH/LH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LH、P、E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患者经量增多组、经量减少组、经期延长组、经期缩短组,四组间比较血清中FSH、LH、PRL、T、P、E2水平及FSH/L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不孕症患者月经紊乱时间与血清中FSH、PRL水平及FSH/LH比值呈正相关(P<0.05),不孕症患者月经紊乱时间与血清中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不孕症患者月经紊乱时间与血清中LH、T、E2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孕症伴月经紊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较月经正常人差异较大,血清中孕激素水平检查结果对不孕症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不孕症 月经紊乱 血清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炎患者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TNF-α、CRP指标水平均较高(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CRP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血清炎性因子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其中33例患者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检测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治疗第4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3、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观察组血清T4与FT4水平较第4周明显降低(P<0.05),血清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第8周血清FT4水平较第4周明显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4、FT3、TSH水平影响较大,相较于帕利哌酮缓释片更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无痛胃肠镜诊治儿童胃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10例儿童胃肠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其中160位患儿接受胃镜诊疗,50位患儿进行肠镜诊疗,观察并记录研究数据。结果接受诊疗的210例患儿都完成了操作,出现不良反应的共11人,比例为5.24%。其中,4例患儿在胃镜检查中出现了轻度呛咳问题,通过丙泊酚的注射使其安静下来;2例患儿在进行麻醉时出现了呼吸抑制问题,并通过面罩加氧得以恢复;5例患儿伴有心率、血压、血氧的轻度下降,减缓操作后状况得到缓解。严重并发症如心肺骤停等并没有出现在整个过程中。结论无痛胃肠镜诊治儿童胃肠病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儿童胃肠病 诊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血清炎症因子在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McAb-APAAP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发病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6、TNF-α与IFN-γ和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儿童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过程。

  • 标签: CD4+T 淋巴细胞 炎性因子 胃肠炎 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胃肠手术治疗患者106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常规组手术应用常规普通护理模式;快速康复组手术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胃肠手术时间、术后第一次排气、进流食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便秘、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快速康复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便秘、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胃肠手术时间、术后第一次排气、进流食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大,可有效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胃肠手术患者 胃肠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实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2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6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实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率与胃肠功能恢复综合恢复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 胃肠功能
  • 简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结果也提示,雌激素对帕金森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就雌激素舆雌激素受体的特性、雌激素对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通路的影响、雌激素在帕金森病模型中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雌激素 帕金森病 神经保护 发病率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外科手术与抗菌治疗的联合治疗对复杂性胃肠外科感染的临床预后起决定作用。系统抗菌治疗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消除导致感染的致病菌、降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恢复机体正常生理状态、避免外科手术导致的感染、感染范围的扩大以及减少消除感染的时间。

  • 标签: 胃肠疾病 感染 抗菌药物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心理护理对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动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肠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及肠排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SDS评分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2、4.908,P=0.03、0.04)。结论给予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肠动力 负性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以上差异皆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肠手术 胃肠功能恢复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D4+/CD8+变化情况。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各组治疗7d内PCT和CD4+/CD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3d和7dPCT降低、CD4+/CD8+升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PCT降低,CD4+/CD8+升高。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糖皮质激素 重症肺炎 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术操作与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行胃肠减压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临床痊愈,胃肠减压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结论胃肠减压术的正确使用,对腹部疾病尤其是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胰腺炎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减压术 操作过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