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6月11月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科收治的肝衰竭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lb、CHO)、凝血功能(PTA)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TBil低于治疗前(P<0.05),Alb、CHO、PTA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肝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诊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2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均采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变化,观察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各项发病症状显著好转,未出现护理不良反应,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采用血浆置换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好转,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综合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浆置换 红斑狼疮 护理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亚急性肝衰竭血浆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例重症亚急性肝衰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胆红素指标有所下降,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未发生感染、压疮、血栓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加强感染、压疮及血栓的预防和监测,注意营养状况评估和营养支持,是促进重症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亚急性肝衰竭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肝炎患者在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期间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后对其个人情绪以及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0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护理配合方式,对照组(70例)选择基础护理方式完成治疗配合;观察组(70例)选择基础护理+舒适护理方式完成治疗配合;最终就两组重型肝炎患者个人情绪以及不良反应表现。结果同对照组重型肝炎患者个人情绪评分对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重型肝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14%)对比,观察组(4.29%)降低程度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重型肝炎患者在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选择舒适护理方式进行配合,对于个人情绪的缓解以及不良反应的减少可以进行明显作用,从而促进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改善。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人工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个人情绪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浆置换联合CRRT在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救治中的护理。方法对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早期应用血浆置换联合CRRT的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血压的变化及容量负荷动态调整治疗参数及血管活性药物泵入的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根据CRRT机器装置工作状态及时处理报警;根据动态监测ACT的值及时调整肝素用量保证抗凝效果;积极预防并发症;有效地隔离。结果早期应用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护理顺利进行,有效的减少肺水,有效改善了心、肝、肺功能,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患者在ICU治疗17d后转至普通病房,观察1周后康复出院。结论面对H7N9禽流感患者在早期做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过程中,护理应有熟练的专科知识及业务,有效落实隔离措施,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治疗参数,有效的抗凝,积极准确处理报警,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血浆置换 CRRT 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关节置换术患者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40例择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D组、对照C组,各20例。D组于诱导前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1ug/kg/h静脉泵注持续10min,之后予0.5u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C组注射等容生理盐水。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4小时(T3)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A)的变化,并检测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T1、T2时组间比较,D组患者SBP、DBP、HR、Adr、NE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手术刺激所产生的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波动,起到降低心率和血压效应,发挥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血脂水平及组成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分娩的PE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PE患者的常规血脂指标。以同期正常分娩的孕产妇作为对照。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脂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中,年龄、孕周无统计学差异(P>0.05),PE组收缩压、舒张压、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血脂指标的比较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甘油三酯(TG)、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HDL/LDL、LDL/apoB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患者血浆血脂水平及组成的变化更趋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这种改变可能参与PE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子痫前期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急性创伤愈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创伤愈合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并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也能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急性创伤愈合 护理 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40例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6月收治的40例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24h、72h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股骨头置换 术后 护理 并发症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血浆脑钠肽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检测脑钠肽对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心功能分为四组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31例,Ⅳ级29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为46~73岁,平均年龄53.9±12.4。四组患者在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四组患者脑钠肽及LVEF的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结果四组病人的总体及两两比较均有差异,Ⅰ级组~Ⅱ级组P=0.007;Ⅰ级组~Ⅲ级组P=0.002(P<0.01);Ⅰ级组~Ⅳ级组P=0.001(P<0.01);Ⅱ级组~Ⅲ级组P=0.009(P<0.01);Ⅱ级组-Ⅳ级组P=0.009(P<0.01);Ⅲ级组~Ⅳ级组P=0.005(P<0.01)。心功能Ⅰ级至Ⅳ级患者脑钠肽的水平两两比较均有差异,心功能越差,脑钠肽水平越高。结论脑钠肽可以做为心功能的预测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肺栓塞患者D-D二聚体的含量的变化,明确D-D二聚体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大面积PTE患者(46例)、小面积PTE患者(50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57例)和空白对照(181例)分为4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所有患者D-D二聚体水平和PTE患者治疗后4d、7d的D-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浆D-D二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PTE组D-D二聚体水平高于小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d,小面积PTE患者D-D二聚体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且明显低于大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两组PTE患者D-D二聚体水平均基本恢复正常,两组D-D二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D-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PTE的一项敏感的辅助诊断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PTE患者治疗效果的指标。

  • 标签: 肺栓塞 D-D二聚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分子标志物)的血浆水平与多种可控生活习惯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探讨适合阿尔茨海默病(AD)预防、干预的生活习惯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方法以年龄40~70岁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浆Aβ1-42和其他有关体检项目的检测,通过问卷调查等记录体检者的一般生活习惯和状态。结果参加体检的40~70岁人群Aβ1-42的检测值为74.55±26.91pg/ml,女性高于男性;经过分析,熬夜、麻将嗜好、吸烟、独居等4项与Aβ1-42血浆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其中熬夜为最显著的危险因素(β=1.159,χ2=17.714,P=0.000);锻炼身体、社交、喝茶等3项与Aβ1-42血浆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熬夜、麻将嗜好、吸烟、独居等是导致Aβ1-42血浆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锻炼身体、社交、喝茶等则对之有保护作用,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利于AD的预防。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beta -淀粉样蛋白 生活习惯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对比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参照组相比参照组的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可以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愈合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很高。

  • 标签: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 高龄 股骨颈
  • 简介:摘要目的为甲型血友病的诊断寻求一种简便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用自制“普通冰冻血浆”和新鲜血浆对凝血因子VIII缺陷的标本,同时进行APTT纠正实验,新鲜血浆能纠正而“普通冰冻血浆”不能纠正的为凝血因子VIII缺陷。结果实验检出全部凝血因子VIII缺陷的标本。结论通过实验可以轻易判断病人凝血因子VIII缺陷,对基层医院诊断甲型血友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甲型血友病 普通冰冻血浆 APTT纠正实验
  • 简介:摘要对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该类手术配合的特殊性,总结术中与术后护理方法,及时预见安全隐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升主动脉置换 全弓置换 降主动脉支架 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留取30份新鲜冰冻血浆,选取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融浆机37℃下20分钟融化后分为两份,一份在25℃温度下保存、一份在4℃温度下进行保存,所有样本在融化后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0小时均进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试管法体外活化测定ACT、TMA。结果所有的检查样本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能得到血凝块特性的TMA、ACT等参数值,血浆融化后在保存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时间点ACT值与0小时的指标相比,显著升高(P<0.05),但TMA值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72小时,虽然有部分凝血因子活性衰减,但是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如能正确利用能有效避免医院血液成分浪费。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不同的保存时间 温度 凝血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效果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16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3.61%,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10.8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利用围术期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产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采用血浆长链非编码RNAH19的潜在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64例,并同期选择接收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34例,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接收常规体检的健康女性3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浆中H19表达水平检测,分析血浆H19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的关联性,分析血浆长链非编码RNAH19、CEA以及CA153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发现血浆H19表达水平与ER、淋巴结转移、c-erbB-2、PR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95%),同时研究组复发率为(2.38%),常规组复发率为(14.2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H19与CEA、CA153联合诊断的价值(AUCROC=0.862),要高于各单独诊断的价值。结论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血浆长链非编码RNAH19,其潜在诊断效果较优,能够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血浆长链非编码 H19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护理及其实施效果。方法2017年9月—2018年6月162例患者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纳入对照组82例(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80例(行针对性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疼痛护理的应用对减轻患者疼痛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很大帮助,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做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临床治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