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205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出现17例手术切口感,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Ⅱ类切口、手术时间>2h和住院时间>15d都是患者手术切口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针对患者的手术切口感影响因素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其发生感染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感染采用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方式实施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90例产褥感染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联合氨苄青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方式实施辅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退热时间、产后住院时间、产后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91.1%,对照组71.1%(P<0.05);退热时间、产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不良事件仅仅1例,对照组有6例(P<0.05)。结论产褥感染采用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方式实施辅助治疗,可以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保证产妇产后安全。

  • 标签: 产褥感染 氧化氢 甲硝唑 冲洗 宫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过氧化氢冲洗宫腔治疗产褥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产褥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硝唑+过氧化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过氧化氢治疗产褥感染疗效理想,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硝唑 过氧化氢 产褥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宫腔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产妇感染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宫腔冲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3±1.1)d、(5.1±1.2)d、(8.2±1.5)d;对照组分别为(6.8±1.3)d、(8.5±1.3)d、(11.3±1.7)d;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宫腔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甲硝唑 产褥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碘伏冲洗+左氧氟沙星预防切口感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1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做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7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甲组患者为104例,乙组患者为103例。此次研究乙组生理盐水冲洗+静注头孢噻肟钠,研究甲组碘伏冲洗+静注左氧氟沙星,总结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感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儿切口愈合的总优良率(97.12%)大于乙组患者(88.35%),有统计学意义(χ2=5.916,P=0.015)。甲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1.92%)小于乙组患者(9.71%),有统计学意义(χ2=5.744,P=0.016)。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碘伏冲洗+左氧氟沙星可促进切口良好愈合,并降低切口感发生的概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手术 碘伏冲洗 左氧氟沙星 切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抗生素及术中碘伏冲洗对阑尾炎切口感的防治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不使用抗生素,在术中使用过氧化氢冲洗,实验组患者在术前使用抗生素,在术中使用碘伏冲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在术前使用抗生素和术中使用碘伏冲洗,可以减少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生素 碘伏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伤口出血,降低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觉,加速伤口愈合。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感染伤口患者100例作为对象,以随机数字法作为根据将其进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具有医学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感染伤口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感染性创伤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和出血量,加速伤口的愈合速度,取得的较好的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伤口 伤口评估 湿性换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导致阑尾手术患者切口感的因素的相关信息,并提出科学的处理措施。方法在本院选取2007年1月到2017年1月近三年时间内的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患者资料50例,并将其划分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针对患者手术切口感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导致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患者实施处理措施。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导致阑尾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的主要因素包含手术时间不准确、手术的时机不恰当、手术切口方式不正确、患者基础疾病及年龄影响,以及患者身体素质不良。针对阑尾手术切口感患者实施急性科学的处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发生的几率,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病症恢复的效率。结论总结本次研究细节能够发现,针对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性预防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几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患者身体恢复的效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阑尾 手术切口 感染因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肿瘤术后创口感的防治与护理。方法选取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头颈部肿瘤手术患者,分析其术后创口感的原因与护理方法。结果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其感染发生率为5.71%(4/70);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29%。结论对于头颈肿瘤术后患者,应加强术后创口感的防治,并对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可降低创口感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头颈肿瘤 创口感染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胎膜早破期待时间对产褥感染的影响情况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540例胎膜糟粕产妇结合其自然破膜至胎盘的娩出时间分为三组,其中甲组为时间不足12h,乙组为时间在12~24h,丙组为超过24h,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产妇感染情况和分娩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对护理内容进行归纳。结果三组产妇其年龄、产次以及分娩孕周基础资料均无数据差异,而三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比中可见甲组阴道分娩率最高,同时其产妇感染的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在胎膜早破期待时间与产妇感染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时间越短,其自然分娩率越高,同时产妇感染的发生率越低,实施有效护理措施能够尽可能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胎膜早破期待时间 产褥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20例行创伤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60例,应用常规感染预防方法)与观察组(n=60例,临床分析感染因素后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率18.33%,2组术后感染口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患者临床分析影响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切口清理是否彻底、清理时间是否及时、护理人员是否具有消毒意识、就诊环境条件等,只有减少这些不良因素干扰,及早实施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切口感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创伤 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发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8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12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能降低切口感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恢复,保证其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骨科切口感染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患者腹部切口感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普通外科患者出现腹部切口感7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另选择普通外科行相同手术治疗患者70例进行作为对照组,结合其基本资料、临床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引发腹部切口感的原因,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性别、切口长度及切口引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偏大、体重指数偏高、手术持续时间长、且切口类型分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普通外科患者腹部切口感相关因素较多,如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类型等,需注重加强术前护理、营养支持等,注重体温护理和切口监测,做好并发症预防,改善预后。

  • 标签: 普通外科 腹部切口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卫生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危险因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126例于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是否发生切口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引起切口感的因素并总结相关临床处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年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引流、侵入性操作、营养不良等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卫生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引流、侵入性操作和营养不良等,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切口感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手术室相关因素,且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当作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平均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常规化护理的51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实施综合化护理的51例患者视为干预组,分析且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的情况,并分析导致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对照组发生切口感的29例患者中,急诊手术为9例,非层流室手术为5例,手术过程中有人员参观为8例,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为4例,接台手术为3例。干预组患者相较对照组发生切口感的几率明显降低,(P<0.05)。可见,急诊手术、手术过程中有人员参观、非层流室手术、接台手术以及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等因素,均能够导致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结论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具有多种手术室因素,经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展切口感的几率,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手术患者 切口感染 手术室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与手术室护理干预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为预防骨科手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骨科手术病人950例;(一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骨科手术病人950例,(二组)一组为实施护理干预前的护理模式,二组为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与骨科手术切口感情况。结果二组手术切口感率明显下降,严谨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切口感率。

  • 标签: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护理干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病人切口感行手术室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2018年6月收治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2例,分别予以一般护理、手术室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级愈合32例,高于对照组22例,丙级伤口3例少于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7.14%(3/42)少于对照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肠胃道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术后感染,提升愈合效果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切口感染 胃肠道手术病人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关于手术切口感的相关原因以及相应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200例手术治疗的病人接受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观察组的病人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而对对照组按照医院护理常规进行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手术后切口的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5%,切口感率为3.33%;对照组手术后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切口感率为18.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有效防止其切口感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切口感染 手术是护理管理 治疗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产褥期妇女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产褥期妇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整体组(75例)和常规组(7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整体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产后抑郁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整体组患者EP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和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7.0±2.5)分和(88.9±8.3)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中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改善产妇产后抑郁,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产褥期 整体护理 EPDS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切口感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8例患者。根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34)和对照组(n=134),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切口感预防。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3h、非层流室、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急诊手术的手术切口感风险更高(P<0.05)。结论根据手术切口感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加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感染 手术室 因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