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根据脏腑的生理特点,脏易致虚,腑易致实,因此应在保护胃气、燮理升降、调整阴阳、注重平衡的原则指导下,根据脏腑虚实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补泻治疗大法。如脾虚者宜温中、举陷、益气、养阴;胃实者宜消导、通腑、清热、化湿。补益脾胃时,用药宜取味甘之品,慎用苦寒,需要时中病即止,因过用苦寒则败胃,量宜小宜缓慢收功。对于六腑的治法,古有“六腑以通为用”之说,说明腑病以实证居多,因而常常使用泻下通降之法治疗,使有形之邪得以排出,这便是实则泻之的治法。

  • 标签: 脾胃病 中医 治疗
  • 简介:摘要从中国传统医学及相关文献分析脾胃病与情志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心理疏导疗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 标签: 脾胃病 情志 心理疏导疗法
  • 简介:摘要陆家龙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总结在临床中医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咳嗽、肿瘤患者、慢性胃炎时,采用辨证施治的同时,注重顾护脾胃,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陆家龙经验 中医治疗 顾护脾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不寐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并被诊断为脾胃气虚型不寐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改善程度和疗效评分的总有效率,分析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结果加以服用补中益气汤的观察组患者失眠改善程度较大,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明显改善脾胃气虚型不寐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脾胃气虚型不寐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评价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性脾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经中医诊断为内伤性脾胃病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在治疗后对两组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6.7%,也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性脾胃病起效快,疗效好,还可预防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辛开苦降法 内伤性脾胃病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治疗脾胃虚寒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86例脾胃虚寒性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行中药治疗法,对照组行西药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脾胃虚寒性胃溃疡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促进溃疡面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脾胃虚寒性胃溃疡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的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脾胃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西医治疗,研究组使用中医升降并施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的升降理论应用于脾胃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升降理论 脾胃病 辨证施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100例患有胃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4.0%,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虚弱证胃溃疡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症状改善较好,促进胃溃疡创面的愈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脾胃虚弱证 胃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运脾调中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1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运脾调中推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8/31),对照组为70.0%(21/30),差异显著(P<0.05)。结论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采用运脾调中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建议使用。

  • 标签: 运脾调中推拿 脾胃虚弱型 小儿慢性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0例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研究,观察组予以中医升降并施方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52例(86.7%),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40例(66.7%),总有效率81.7%,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升降理论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治疗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脾胃病 中医 升降理论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10例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观察组205例,基于传统中医方法治疗,口服中药,为期六周;治疗组205例,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调理治疗,在口服中药的同时,展开治未病措施。结果在功能性肠胃炎、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的干预治疗中,治疗组的功能性肠胃、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病的治愈率分别是82.1%、62.4、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28.9%、14.8%,P<0.05,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得分(83.62±1.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77.56±1.45)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具有良好的综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脾胃虚弱证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诊所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2例胃溃疡脾胃虚弱证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2.7%,有差异性(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27.3%,对照组复发率为45.5%,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脾胃虚弱证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溃疡症状,减轻患者的充血和水肿情况,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安全有效,可广泛性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胃溃疡 脾胃虚弱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蜡疗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蜡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寒性胃脘痛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好转,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药蜡疗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痛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药蜡疗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护理对于胃脘痛病患(脾胃气虚型)的影响分析。方法在本院胃脘痛病患(脾胃气虚型)中随机抽出70例进行干预,将其中35例胃脘痛病患分入常规干预组,行一般的指导干预,而另外35例胃脘痛病患分入中医护理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对比常规干预组和中医护理组病患的护理总效率、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中医护理组病患的护理总效率、生活质量状况都优于常规干预组,结果存在比较价值。结论胃脘痛病患(脾胃气虚型)采用中医护理,可改善其疼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比较好。

  • 标签: 中医护理 胃脘痛 脾胃气虚型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补益脾胃方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我院慢性胃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0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单一治疗,实验组行补益脾胃方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腹部满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萎靡疲乏、腹痛腹泻、脉搏沉弱等症状积分较低,实验组慢性胃炎临床疗效(96.00%)与参照组(87.00%)相比较高,组间可见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补益脾胃方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胃粘膜状态,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方案在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 黄芪建中汤 临床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92例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西医治疗组与联合中医治疗组,每组各46例。其中西医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而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需要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SOD含量以及内镜分级情况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 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实施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科收治的360例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措施 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 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