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存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观察组临界病变实施FFR监测,FFR>0.8者行保守治疗,FFR<0.8者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仅于CAG指导下实施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支架植入数目、手术时间及术后半年心绞痛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对于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可降低支架置入数目,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流储备分数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气清方在慢性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供血不足患者88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益气清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5.45%较对照组的79.55%高(P<0.05);观察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慢性供血不足患者应用益气清方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益气清脑方 尼莫地平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吗通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患者3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激素代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芬吗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7%,对照组为6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H、FSH、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表明,芬吗通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阴道干涩、卵巢萎缩的症状,提高血清性激素水平,与传统人工周期性激素代替治疗相比,其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芬吗通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卵巢早衰
  • 简介:摘要排卵障碍性不孕是临床常见的不孕症之一,约占整个不孕症的20%~40%,不孕症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一个主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不孕症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中药有类激素的作用,可能调整小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补肾调经方药具有调经、健内膜作用、尤其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方面。

  • 标签: 不孕症 补肾调经 卵巢储备功能
  • 简介:摘要对苷肌肽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为其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脑苷肌肽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胶质瘤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具有完整的胶质瘤病例资料的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胶质瘤预后的因素。结果比较患者的年龄、切除病灶程度、病理分型、肿瘤大小、KPS评分以及MGMT蛋白表达各因素之间生存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述因素会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的性别和肿瘤数目间生存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提示二者不能影响预后;KPS≥70分表现为良好独立预后因素,若KPS得分越高,表明预后效果越好;年龄≥40岁、部分病灶切除、病理分型Ⅲ~Ⅳ级、肿瘤直径大于5cm表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讨论影响胶质瘤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切除病灶程度、病理分型、KPS评分、肿瘤大小,高级别胶质瘤的病患手术在接受治疗后应化疗治疗,能够促进延长中位生存期。

  • 标签: 脑胶质瘤 预后因素 独立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监测b型钠肽(BNP)和心肌酶谱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2月期间40例缺血缺氧性病的新生儿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4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对入组的所有新生儿均行b型钠肽和心肌酶谱监测,比较两组新生儿BN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酶(α-HB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各心肌酶指标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b型钠肽和心肌酶谱能有效评估缺血缺氧性病患儿的心功能及严重程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BNP 心肌酶谱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CO中毒迟发性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CO中毒迟发性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患者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52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6例患者生活部分自理但不能正常开展日常活动,2例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且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CO中毒迟发性病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发病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避免其病情加重而导致死亡。

  • 标签: 急性CO中毒 迟发性脑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肺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因COPD所致肺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COPD所致的肺性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0例蛛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30例蛛网膜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治愈者7例(23.33%),好转者19例(63.34%),无效者4例(13.33%),治疗有效率为86.67%。结论对蛛网膜炎患者行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脑蛛网膜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15例帕金森病患者行深部电刺激手术的术前护理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5例帕金森病患者均接受丘脑底核电极植入手术,植入电极数目均为30,术后仅有1例发生单纯颅内积气,术后无颅内血肿、皮肤损伤、排异反应和导线外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DBS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术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孕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产科门诊及病房共200名孕妇进行分析。150例瘢痕子宫早孕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孕妇中,140名已顺利经阴道分娩,55行剖宫产手术,1例阴道助产,4例发生产后出血,孕妇满意度100%。结论通过微信平台可以逐步实现对高危妊娠的实时追踪和随访,督促其定期产检,接受孕期医院门诊产检和微信平台双重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孕妇孕期健康知识知晓度、产检满意率、自然分娩率及高危妊娠发病率。通过微信平台更好的宣传我院产科专业化的服务和救治能力

  • 标签: 自然分娩 微信平台 孕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梗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梗患者6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综合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6.7%,综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综合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综合组的MMSE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梗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能促进认知功能的改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梗患 早期康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静脉窦血栓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诊断和MRI诊断技术进行诊断检查,将CT诊断结果和MRI诊断结果并与实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诊断的准确率为75.00%,而MRI诊断的准确率为95.00%,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的准确率(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在静脉窦血栓中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静脉窦血栓的主要诊断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静脉窦血栓
  • 简介:摘要动脉硬化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导致各种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不适等,可归属中医学“眩晕”、“痴呆”等范畴。笔者在多年临床运用中医中药对其防治,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经验以总结、愿与同道讨论。

  • 标签: 脑动脉硬化 中西医防治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塞通联合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塞通联合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脑蛋白水解物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复发高级别胶质瘤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5例复发高级别胶质瘤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复发时卡氏评分(KPS)、复发时间、肿瘤切除范围、肿瘤病理分级,并分析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患者中13例全切除,15例次全或者大部分切除。患者总体生存期为2~45个月,平均17.8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复发时间、再手术后肿瘤病理分级、再手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辅助治疗是患者再次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高、复发时间长是患者再手术预后保护因素,而再手术后肿瘤病理级别高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复发时KPS评分≥70,术后较低的病理级别,复发时间超过6个月的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再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供血不足头晕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头晕发生频率、头晕持续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头晕发生频率、头晕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供血不足 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胶囊对症状性动脉硬化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症状性动脉硬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共51例,给予丁苯酞胶囊(恩必普,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g/粒),空腹口服,一次2粒(0.2g),一日四次,共14天。B组对照共47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一次10粒,一日三次,共14天。比较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对大脑中动脉的检测发现,两组病人都能提高血流的速度,但A组病人效果更显著(P<0.05)。对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丁苯酞治疗有症状的动脉硬化患者,其血流动力学得到较好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脑动脉硬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腹腔镜手术和GnRH-a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单侧、双侧)和对照组(单侧、双侧),每组33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和GnRH-a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腹腔镜手术。结果两组双侧组患者术后,AMH、E2、FSH等指标明显改善,且组间对比,观察组双侧组的FSH、AM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较大,采取GnRH-a预处理,能够降低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 储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