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营养输注法对减轻危重病人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ICU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危重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持续不间断输注法,采用营养泵按80ml/h~100ml/h的速度持续输入,直至营养液输完,每日的营养液总量为1000ml~1500ml;实验组采取改良营养输注法,每输注4h,停止1h,回吸胃残余量<50ml时,进行下一次营养输入,其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各种营养并发症,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代谢方面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营养输注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营养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并发症 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营养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营养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血浆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83.4±1.5h,排便时间4.8±1.5d,血浆总蛋白59.4±1.6g/l,血红蛋白115.8±1.2g/l;对照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96.4±1.2h,排便时间6.2±1.3d,血浆总蛋白57.9±1.4g/l,血红蛋白114.7±1.5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营养能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体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胃癌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开展营养疗效分析,对比传统鼻饲法和营养泵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营养液由营养泵入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结果观察组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营养泵的营养支持方式优于传统的鼻饲方法,适合危重症患儿的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节约劳动成本。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肠内营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重度烧伤患儿实施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2例重度烧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营养的顺利实施,保障其健康。

  • 标签: 重度烧伤 肠内营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择合理营养的方法,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满足机体需求。方法抽取我科危重并无法自主进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营养液以输液泵匀速泵入,对照组营养液灌注注入,对两组进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胃管堵塞、反流、误吸、腹泻、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患者营养的吸收和病情的恢复。结论通过输液泵进行营养鼻饲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 标签: 老年 危重患者 输液泵鼻饲 普通灌注鼻饲 肠内营养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接收的9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营养支持)与研究组(营养支持),比较二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胃肠道肿瘤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提供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0.4g/(kg·d),对两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IgA、IgM、IgG、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经过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均上升(P<0.05,P<0.01),负氮平衡显著改善。营养支持期间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治疗7天后观察组各种免疫球蛋白指标均上升,对照组仅IgG活性提升,治疗14天后两组指标提升明显。第7天、14天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③血糖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充谷氨酰胺能够使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并减轻营养代谢障碍,使免疫功能得到增强。

  • 标签: 谷氨酰胺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病患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早期营养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并且住院的100例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0例与80例,实验组借助鼻胃管将营养混悬液输入患者体内,进行早期干预的营养治疗,而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给予正常的饮食,考虑到病患身体条件,基本给予流食。治疗25天后,观察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机体免疫力指标的变化及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经早期干预营养治疗与正常给予食物相比,是否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显著的改善。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6例,概率为7.5%(6/80),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15例,概率为75%(15/2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分析知脑卒中患者在应用早期营养治疗干预之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启示临床中治疗脑卒中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营养治疗。既提升本院的治疗水平,又造福患者与家属。

  • 标签: 脑卒中 肠内营养治疗 免疫力指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对预防危重病人营养腹泻的效果。方法对ICU危重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并观察营养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收集2009年-2010年我院ICU危重患者使用营养患者共120例,发生营养腹泻的13例。结论通过对营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营养腹泻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 腹泻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73-01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本科室重症监护室内颅脑外伤术后病人进行早期胃肠的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36小时留置胃管进行胃肠营养的观察护理。结论早期进行胃肠营养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胃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患者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护理策略。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转出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行营养支持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恢复,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其中34例设为观察组,在抢救之后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将另外34例设为对照组,在抢救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黏膜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AO活性、D-乳酸浓度及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应使用早期营养治疗,以保护患者的粘膜屏障功能。

  • 标签: 肠道营养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肠粘膜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护理对ICU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ICU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24小时匀浆膳食分次推注护理,实验组开展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ICU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ICU停留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ICU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CU停留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停留时间,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高。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ICU 患者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胃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开展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肠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作用,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肠胃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重症加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各为45例,分为营养组(EN)和营养组(PN),对入住ICU48h的研究对象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营养方式后的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糖(mmol/L)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后,营养组的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有升高,且各项值均高于营养组(P<0.05),营养组血糖下降值优于营养组血糖下降值(P<0.05),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腹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营养组明显低于营养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营养支持对于ICU重症患者来说,能够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且能够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进行营养的应用及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有3500例,抽取200例纳入本研究,将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性的营养支持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基础上加以营养支持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结果结果数据比较,在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以对其实施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可以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胃肠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急腹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并发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继发源性感染;并常伴随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预后,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关营养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营养营养在改善患者的病情及愈后、降低其感染率、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营养

  • 标签: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营养给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护理状况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SAP的80例患者,分组在早期即给予营养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营养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在Ⅱ级护理时间和死亡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清白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率以及Ⅰ级护理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早期营养支持可以加快SAP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减少Ⅰ级护理时间。

  • 标签: 肠内营养 早期 稳定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