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普外科脓液细菌感染率及耐药分析,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方法采集脓液标本;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Dade公司生产的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普外科送检的631例脓液标本中408例培养出细菌,感染率为64.66%。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227株)、肺炎克雷伯菌(41株)、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31株)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肠球菌属(13株)为主要致病菌。结论外科脓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外科脓液标本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应及时送检标本确定病原菌,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 标签: 脓液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耐药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23例ICU医院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就诊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耐药进行分析,做好详细统计。结果本组23例患者共分离出68株病原菌,分别为革兰氏阴性菌60例,革兰氏阳性菌5例,真菌3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最高(P<0.05);检出前三位菌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三种菌种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较低。结论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种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应不断强化监测力度,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最大程度避免耐药菌。

  • 标签: ICU 医院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方法采用目标检测法,选取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89例为标本,对患者进行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检测。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209株,具有耐药的菌株51株,占据病原菌的24.40%;具有耐药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34株,占耐药耐药的66.67%。如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对不同的抗生素耐药能不同,占据革兰阴性杆菌10例,占耐药的29.41%,占多耐药的14.71%。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比例较高,是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早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进行分析,为预后避免其发展为多重耐药球菌提供临床依据,值得临床广为采用。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全自动分析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2015年版CLSI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5090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8.1%、14.9%、14.0%、13.1%、6.2%和4.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为66.1%、39.1%和36.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4%。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82.1%和34.9%,对美罗培南为82.3%和33.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有很高的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布与耐药。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门诊与住院483例患者标本,利用西门子微生物软件鉴定系统对药敏结果进行判定。结果分离培养出的483株细菌,其中有318株革兰阴性菌,占65.84%;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最高,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最高的为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中耐万古霉素菌株没有分离出来。结论临床科室需要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细菌耐药情况科学利用抗菌药物。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包头地区临床感染性疾病致病菌谱的检测与耐药成因。方法对包头市6所医院感染性疾病致病菌检测并对细菌耐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272例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2184株,临床常见感染性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念珠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5%,因此这些药物已无法起到治疗作用,故无法应用于临床。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因此这两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必须控制细菌的耐药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科学应用。

  • 标签: 感染性 菌谱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耐药,为接下来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将在我院中所收治的70例肺炎链球菌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给予专用药敏卡对其进行检测。结果70例肺炎链球菌患者中,其中来自儿科的有,来自痰液标本的有71.43%,分布在冬季的有42.85%,以及0至6岁之间的儿童有45.71%。两组根据季节分布进行比较,P小于0.05,差异不具有可比性。探查70例肺炎链球菌患者对于药物的耐药,其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次之,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则为0;探查70例肺炎链球菌患者对于药物的敏感性,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厄它培南、万古霉素、氯霉素等均处于80%以上。儿童组分离菌株对于左氧氟沙星相比于成人组的耐药率较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70例肺炎链球菌的来源是痰液,主要分布在儿科、以及冬季,患者年龄大部分处于0至6岁这个阶段,其中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厄它培南、万古霉素、氯霉素等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患者具有一定效果。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提供抗菌药物选择。方法对我院2016年下呼吸道痰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占70.3%;感染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假单胞菌(27.0%)、克雷伯菌(16.9%)、不动杆菌(12.3%)、大肠埃希菌(9.7%)和表皮葡萄球菌(8.5%)。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其它肠杆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12.3%、10.9%和6.3%。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为100%,对其它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大于70%。革兰阴性杆菌除对亚胺培兰和美罗培南敏感性高外,对其它抗菌素的敏感性都不高,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率都小于50%。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以机会性细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素有较高耐药率。应该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并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产生。

  • 标签: 下呼吸道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患者)呼吸道致病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204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鉴定所选患者的呼吸道致病菌,并给予药敏试验,探究其菌群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结果所选患者中,80例为痰培养阳性者,64例为单一感染,其中包括26例真菌感染者、38例为细菌感染者;16例为混合感染,其中,11例为真菌与细菌混合感染、3例为细菌混合感染、2例为真菌混合感染;检出95株病原菌,71株为格兰阴性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最多;16株为格兰阴性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另见8株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比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比较高。结论AECOPD患者呼吸道致病菌主要为格兰阴性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耐药检测以及细菌培养可以为临床中的合理用药提升指导,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呼吸道致病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进行研究,了解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2005年-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采取个案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应调查住院患者7104例,实查7104例,实查率100%,医院感染现患率平均3.89%,共检出病原菌17株,检出率48.9%,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1.2%,其他革兰氏阴性菌(G-)占41.2%,奇异变形杆菌占5.9%,头葡萄球菌占5.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9%。无多重耐药菌株检出。检出的17株病原体中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占52.9%,胃肠道感染占29.4%,泌尿道感染占17.6。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多为下呼吸道感染,与老年病患、免疫力低下等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吻合,提示这类感染病例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与药敏试验为参考,经验性用药时应考虑老年人的特点与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区别。

  • 标签: 精神病专科医院 现患率调查 病原学 耐药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中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了解中药药理药性,并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特征,选择合适的中药预防疾病的进展,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中有很多含有中药药理药性,这些抗生素在应用的过程中与西药不同,医生应该谨慎使用,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对金银花、鱼腥草以及板蓝根等几类抗菌类中药的药理药性进行分析、总结,了解抗菌类中药药理药性,提高临床上应用抗菌类重要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合理发挥抗菌类重要的功效,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3600株。应用PCR法对其耐药基因IMP、NDM、KPC、VIM、OXA的耐药检测,同时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别。结果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检出率0.44%,细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为25.6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7,对其他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均呈现出较高耐药。16株细菌中KPC阳性8株,占50%,IMP阳性8株,占50%,VIM阳性4株,约占25%,OXA阳性1株,约占6.25%。结论产碳青霉烯酶在细菌分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KPC、IMP是主要的基因型,因此,加强对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烧伤病人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原因,总结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防止医院内感染流行爆发。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呈迅速增加趋势,加强烧伤病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严格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菌发展,做好手卫生和基础护理、防范好交叉感染是降低烧伤病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并有针对性地干预和培训护理工作。

  • 标签: 烧伤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疾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感染疾病科接受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4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1.43%。结论有效的护理对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综合护理的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感染疾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014—2016年我院住院10个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免疫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球蛋白对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后有明显提高。但多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单独治疗。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PCT、CRP和WBC等各项指标明显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症病人,在抗感染,促排痰护理的基础上,合理加用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了,有利于感染控制及恢复,预后较好。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药基因突变以及L型耐利福平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采用PCR-SSCP法,对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进行测试。同时,进行常规的药敏实验。然后,对比检测的结果。结果在96例肺结核标本中,有54份被检出为MTL型,占56.3%,包括42例人型结核分支杆菌,12例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在药敏试验中,将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4株敏感,耐药率为52%。通过PCR-SSCP分析中,显示21例为阳性,检出率为42%。在恢复试验中,显示21株rpsL基因突变株中,15株依然对利福平有耐药,占到71.4%。29株rpsL基因阴性株中,有26株恢复为细菌性,占到89.7%。结论对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进行测试后,有24株对利福平产生耐药,占52%。21株显示阳性,检出率为42%。根据药敏结果,以及PCR-SSCP法,得出的两种办法的符合率为80.9%。

  • 标签: 结核分支杆菌L型 rpsL 耐药基因 PCR-SSCP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实施常规管理时住院患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30份。研究组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实施PDCA循环法时住院患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30份。两组均实施多重耐药菌目标性检测。结果研究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多重耐药防控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多重耐药防控管理 PDCA循环管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的。方法选取我院已被确诊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应用PCT监测,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剂量按照推荐剂量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剂量及炎性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7.1±1.4)d,明显优于对照组(10.0±1.9)d,同时研究组药物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的各项炎性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减轻了医院的床位周转压力。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监测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