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费汀格法则并运用在优质护理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执行力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费汀格法则指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对于护理工作更是如此。对于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病人的满意度如何,90%是我们可以通过事件发生后护士的反应及处理决定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涉及两个特性程序性和个人特性。程序性是指提供技术质量的方法和程序。个人特性是指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采取怎样的态度、行为和语言技巧1。所以认识费汀格法则,培训护士提高技术技能能熟练运用各项处理流程,培养护士拥有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态度、有效的沟通的能力。

  • 标签: 费斯汀格法则 优质护理 流程处理 心态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的手术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感染性休克患者64例进行研究,按照麻醉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接受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结果(1)手术中观察组心率(71.3±12.6)次/min、血压(112.8±11.3)mmhg、呼吸次数(17.3±2.6)次/min、血氧饱和度(96.5±6.6)%,对照组心率(63.6±12.0)次/min、血压(100.3±12.9)mmhg、呼吸次数(15.2±2.4)次/min、血氧饱和度(97.1±3.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共出现3例并发症(心动过速1例、高血压1例、恶心呕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4%,对照组共出现3例并发症(心动过速3例、高血压2例、恶心呕吐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比较适合感染性休克患者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美联合酮替芬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阿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酮替芬,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23例临床控制,14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20例临床控制,10例显效,总有效率82.2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45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停药后症状均消失。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美联合酮替芬治疗慢性咳嗽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斯美 酮替芬 慢性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80例慢性咳嗽儿童血测定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根据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是否增高分为两组,即慢咳Ⅰ组(总IgE、EOS增高)、慢咳Ⅱ组(总IgE、EOS正常)各40例,两组均停用一切抗生素,给予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睡前服用,一日一次,疗程四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显效率比较,慢咳Ⅰ组明显高于慢咳Ⅱ组(P<0.01);慢咳Ⅰ组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测定及外周血EOS计数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慢咳Ⅱ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测定及外周血EOS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特钠咀嚼片治疗血清总IgE及外周血EOS计数高的儿童慢性咳嗽临床起效快,效果更明显,并可降低其在血清中的水平。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慢性咳嗽 血清总IgE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与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以及诊治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所接收的50例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昏厥与阿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选取的50例患者中,27例患者在发作时为缓慢性心率失常,占比为54%,23例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占比为46%。其中有9例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24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恢复心率,13例患者对其采取直流电治疗后恢复心率。结论患者在发作时,其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缓慢性心率失常和快速性心率失常,建议前者对其植入心脏起搏器,而对后者则以及时复律为主,以此来终结心律失常的发作。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源性晕厥 阿斯综合征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使产后尿潴留的产妇能在短时间内顺利解出小便,以减轻产妇的痛苦。方法把150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成新的明穴位注射法和新的明肌肉注射加开塞露肛门上药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产后尿潴留的产妇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在病种差异性不大的情况下,新的明肌肉注射加开塞露肛门上药效果明显好于新的明穴位注射法(p<0.01)。结论新的明肌肉注射加开塞露肛门上药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广泛用于治疗产后尿潴留。

  • 标签: 新斯的明 肌肉注射 开塞露 肛门上药 产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探讨朗格汉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影像学特点与鉴别诊断。回顾性分析3例组织学证实为骨LCH典型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对照,鉴别诊断。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CT平扫和MRI磁共振扫描。

  • 标签: 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 MRI CT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依匹汀、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2016年5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患有慢性荨麻疹的46例病人自由组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依匹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观察组中采用地氯雷他定对该病进行治疗。经过4周的治疗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研究中依匹汀的总显著率为82.61%明显高于地氯雷他定的69.57%。结论依匹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相较地氯雷他定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依匹斯汀 地氯雷他定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老年人因身体器官逐渐衰竭,出现身体不适时间较多,有一定的耐受性,且认知能力较差,表达能力有限,如本次病例患者,阿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不够明显,主诉不足够给予医护人员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现象,因此,便要求医护人员提高对病人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的动态观察,以及做好与其他病种的鉴别诊断,医护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抢救技术,以便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 标签: 阿斯综合症 院前漏诊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汀在慢性湿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依匹汀胶囊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湿疹局部外涂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EOS、IgE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EOS及IgE均得到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EOS及Ig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汀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慢性湿疹 依匹斯汀 润燥止痒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咪唑汀(皿治林)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澳能)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咪唑汀10mg/d及外用卤米松乳膏)和对照组(仅外用卤米松乳膏);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痊愈率为21.95%,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53.66%,对照组痊愈2例,痊愈率为4.88%,总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3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口服咪唑汀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优于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且副作用少。

  • 标签: 咪唑斯汀 卤米松乳膏 慢性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格拉哥昏迷(GCS)评分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单纯颅脑损伤患者(60例)当成研究对象,评估患者的GCS评分,根据评分情况把患者分成轻型、中型、重型以及特重型等损伤,根据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研究中,5例轻型损伤患者中有1例(20.0%)患者恶化;在8例中型损伤患者中有2例(25.0%)患者恶化;在37例重型损伤患者中有31例(83.78%)恶化;在10例特重型损伤患者中未出现低氧血症。结论在单纯颅脑损伤患者中,格拉哥昏迷评分可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确保可根据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医疗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均下降,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单纯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4.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广泛的应用于治疗中。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腹膜炎再次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路径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 腹膜透析 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孟鲁特口服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小儿哮喘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化痰、止咳、抗干扰、吸氧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口服孟鲁特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星期,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湿音、哮鸣音、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P<0.05为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湿音、哮鸣音、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孟鲁特口服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孟鲁斯特 口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司他汀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耳鼻喉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2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0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司他汀片1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颗粒,5g/次,3次/d,两组连续用药14d,观察服药14d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9%显著较对照组(78.3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鼻痒、喷嚏、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司他汀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玉屏风散颗粒 盐酸司他斯汀片 过敏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方亚旦生发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脂溢性脱发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方亚旦生发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组(治疗组,36例)予以复方亚旦生发酊外擦并按摩,2次/天,并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50mg/次,3次/天;复方亚旦生发酊组(对照组,38例)予以复方亚旦生发酊外用。每疗程为时2个月,共3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结果总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4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3.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亚旦生发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高于单用复方亚旦生发酊。

  • 标签: 复方斯亚旦生发酊 复方甘草酸苷片 脂溢性脱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疗法联合孟鲁特对小儿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一年内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80例,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基础治疗方案,为患者实施抗感染、吸氧、止咳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雾化吸入疗法,将使用的基本止咳药物经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观察组使用雾化吸入疗法联合孟鲁特进行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疗法联合孟鲁特对小儿呼吸道感染咳嗽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呼吸道感染咳嗽 雾化吸入疗法联合孟鲁斯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孟鲁特钠治疗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孟鲁特钠,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8.6%)显著低于对照组(34.3%),但是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斯特钠 复发率 过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