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栓塞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具体方法,并评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脑栓塞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及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显效32人,有效11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患者显效27人,有效10人,无效13人,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栓塞后遗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基本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脑栓塞后遗症 康复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患者的无痛化护理干预效果,旨在提升癌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方法主要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癌患者76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无痛化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在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疼痛评分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癌患者的无痛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舒适护理 癌痛治疗 效果 生活质量 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癌治疗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癌治疗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舒适护理,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在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癌治疗患者来说,加强临床舒适护理十分必要,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在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 标签: 舒适护理 癌痛治疗 效果 生活质量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重度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镇痛治疗及本科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分析两组对镇痛治疗的依从性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按时服药、汇报疼痛、不惧不良反应及不惧成瘾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对镇痛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癌症疼痛 护理效果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药物治疗加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辨证加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功能评分分别为(39.15±2.36)、(42.93±1.87),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功能评分分别为(18.26±2.12)、(27.73±1.5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脑梗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化学萃取方法处理兔胫神经,并移植于wistar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观察大鼠早期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只作为神经供体,切取双侧胫神经各3cm,经化学方法制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其中15段用4500U/ml的NGF溶液4℃浸泡24小时;另15段置于无菌PBS缓冲液中4℃保存备用;选取witar大鼠45只,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实验组(A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复合NGF移植组、对照组Ⅰ(B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移植组、对照组Ⅱ(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分笼喂养,术后1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胫后肌群运动诱发电位,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大鼠胫后肌群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为平均为A组21.16±2.31m/s,B组为13.37±1.89m/s,C组为21.43±2.18m/s,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神经恢复效果优于B组。结论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个月,复合NGF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优于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效果更加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 标签: 鼠坐骨神经 NGF 异种神经移植 神经电生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型听神经瘤患者24例,均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将肿瘤在纤维镜下切除。结果本次选取的患者24例,22例肿瘤全切,全切率占91.7%;2例次全切,次全切率占8.3%。术后面神经功能H-B分级,18例≥Ⅱ级;6例Ⅲ级。术后脑脊液漏4例,行加压包扎,引流后治愈。行平均6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手术成效,临床需掌握手术技术,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

  • 标签: 大型听神经瘤 显微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癌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均分的方式把纳入本次研究的80例癌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本研究,常规组采取传统疼痛难忍用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疼痛教育护理干预和规范化疼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满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控制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二者数据通过比较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均<0.05。结论对癌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予以合理且规范化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癌痛 护理干预 疼痛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每周五次,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质量,患者恢复速度较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脑中风后遗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平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35例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所有患者进行抑平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痛经评分和血清CA125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治疗后的痛经评分和血清CA125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抑平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减少患者的痛经疼痛程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抑痛平 子宫腺肌症 痛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腺癌晚期患者服用奥施康定片后的癌控制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这一年间在本院接受胰腺癌晚期治疗的患者共72例,全部服用奥施康定片进行治疗,并在服药的基础上为患者行以用药指导、心理引导与生活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患者护理结果。结果72例患者在服用奥施康定片,并行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癌情况在大体上得到了控制,患者生活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严重的医疗不良事件不曾发生。结论奥施康定片的临床治疗与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胰腺癌晚期患者的癌情况,意义鲜明,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癌痛 晚期胰腺癌 针对性护理 奥施康定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息风解痉汤辅助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息风解痉汤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9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自拟息风解痉汤辅助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脑梗塞 息风解痉汤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愈根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6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病人全部采用我们自拟的“愈根方”治疗,并详细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65例中治愈38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3%,其中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自拟“愈根方”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自拟 愈根痛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86例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同期选择前来我院体检的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电生理进行分析。结果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四肢无力,自发疼痛等,在在远端潜伏期以及远端波幅方面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电生理异常可在该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青壮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w、4w的NRS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w、4w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在对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方法对300例符合重症护理条件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神经外科重症护理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方法得当、记录明确详尽,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降至最低。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质量。方法将上肢择期手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b组采用常规异感定位,局麻药为0.375%罗听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S1)、手术切皮时(S2)、手术开始30min(S3)各时点心率、血压及SPO2,并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及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及Spo2较b组稳定,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发生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为小儿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