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EA和CA199在胃癌诊断和临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6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CEA和CA199水平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CEA和CA199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EA、CA199水平(18.1±4.5)、(123.7±42.3),均高于对照组(3.4±1.0)、(19.7±9.2);病理分期越高,观察组患者CEA和CA199水平越高(P<0.05)。结论血清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胃癌诊断准确率,并判断病理分期,为疾病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专业参考。

  • 标签: 胃癌 CEA CA199 病理分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的异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术前均采用胃镜活检检查进行病理诊断,并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比较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在确诊胃癌、胃癌病理类型以及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胃镜活检在确诊的诊断率为82.5%,漏诊率为5.0%。胃镜活检在确诊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印戒细胞癌方面诊断率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活检在确诊胃癌分化型方面的诊断率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活检在术前确诊胃癌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对胃癌病理类型的诊断方面与术后病理仍存在一定距离。

  • 标签: 胃镜活检 胃癌 术后病理 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障的分期护理措施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白障患者60例的临床分期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手术均获成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6天,59例患得视力恢复良好,1例因眼底疾病术后视无明显提高。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手术治疗 护理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肾内科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lgA肾病100例,对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0例lgA肾病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最多见,人数为48例占比48%。其次为单纯血尿,27例占比27%。肾小球病理改变以II、Ⅲ、IV级为主。结论lgA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具有一定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

  • 标签: lgA 病理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哮喘是马来西亚一大多发病和常见病,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为目的。方法把哮喘分为两个期,一是痰瘀阻肺,二是正气亏虚,不同时期用不同方药,痰瘀阻肺期治以化痰祛瘀,降气平喘,方用温胆汤加味;正气亏虚期治以扶正固本,预防反复,根据辨证,扶正分扶肺,扶脾,扶肾之不同,遣方用药则有偏重。结果1208例中,治愈1063例(88.00%),显效137例(11.34%),好转8例(0.66%),无效0例(0.00%),有效率100%。结论运用传统中医药的分期辨证,遣方用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优于西医药,也体现出中医药的优势所在。

  • 标签: 分期辨证 哮喘 马来西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4例,所有患者手术前都进行胃镜活检,手术后进行外科病理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胃镜活检和外科术后病理检测相同率达61.76%,不相同率为38.24%。在胃癌分化程度上相同率达73.53%,不相同率为26.47%。结论尽管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测和外科术后病理检测效果有稍微的不同,但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的准确率仍非常高,能促进胃癌的医治效果。外科术后病理检测用在胃癌全面评价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术前胃镜活检 外科术后病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术后石蜡病理以及术前活检病理之间的符合率。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的67例宫颈癌患者。记录67例宫颈癌患者术前活检病理检查的肿瘤FIGO分期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以及病理类型腺癌、腺鳞癌、鳞癌和其他类型的例数,并记录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的肿瘤FIGO分期以及病理类型的例数,计算符合率。结果术后石蜡病理检查以及术前活检病理对肿瘤FIGO分期为ⅡB期、ⅢA期、ⅢB期患者的符合率明显高于ⅠA期、ⅠB期、ⅡA期患者(P<0.05);术后石蜡病理检查以及术前活检病理对其他病理类型患者的符合率明显低于鳞腺癌、腺癌和鳞癌患者(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进行活检病理检查可能会出现漏诊,应加强对少见病理类型以及早期宫颈癌患者开展活检病理

  • 标签: 宫颈癌 术后石蜡病理 术前活检病理 临床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之间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36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和胃癌根治术治疗,分析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之间关系。结果胃癌患者HP感染发生率在69.6%左右,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胃癌发病部位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均会对其HP感染的发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 标签: HP感染 胃癌 癌症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300例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术后采用分期护理干预,既能提高满意度,又可改善髋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 髋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病理科的200份石腊切片进行检查和检查过程中改进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技术改进后的切片染色效果,优于技术改进前的切片,且骨组织、胃镜活检、脂肪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成功合格的HE切片利于病理的准确诊断,提高HE染色技术,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以确保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二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疾病的本质,作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若是能够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改革 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情况。方法随机选取60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再对患者进行术后病理检查,对比分析胃镜活检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情况。结果术前胃镜活检确诊率显著低于术后病理确诊率(P<0.05)。经胃镜活检显示印戎细胞癌(5.00%)和管状腺癌(8.33%)的诊断率低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P<0.05),而对乳头腺癌(45.00%)和粘液腺癌(41.67%)的诊断率高于术后病理诊断(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胃镜活检作为一种术前诊断方法有着比较理想的准确度,这在胃癌的预防与早期治疗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胃癌患者 术前胃镜活检 术后病理诊断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形态及其临床病理特点,以降低大肠癌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确诊的89例大肠息肉,总结分析病人临床表现、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类型与息肉癌变的关系。结果89例大肠息肉中,以左半结肠为多;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最多,其中绒毛性息肉恶变率最高,且息肉越大,恶变率也越高,非腺瘤性息肉均未见癌变。结论腺瘤型息肉与大肠癌高度相关,其中绒毛性息肉恶变率最高。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均应及时切除与活检,可显著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 标签: 大肠息肉 内镜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肝脏肿瘤病理资料。结果肝脏肿瘤病变中,绝大多数为恶性,良性以海绵状血管瘤居多,恶性则以原发性肝细胞癌为主。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其内镜下的特点、部位及组织病理类型。结果早期胃癌胃镜下分型I型3例(9.4%)、II型19例(59.4%)、Ⅲ型10例(31.2%);浸润深度仅限于粘膜内20例,侵入粘膜下层12例;病理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14例、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6例、乳头状腺癌4例。结论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方法是确诊早期胃癌的可靠及首选的方法,医务人员应增强胃镜下对早期胃癌的表现和病理组织类型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和准确性。

  • 标签: 早期胃癌 病理分型 内镜检查
  • 简介:摘要文章着重指出了精神病人临床分期的心理护理,包括急性心理护理,治疗期和缓解期护理,此外还介绍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以期能起到的效果。

  • 标签: 精神病人 临床分期 康复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取病理活检的系统化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胃镜下取病理活检的患者共计40例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系统化的护理后,受检者的焦虑评分均值为(52.3±4.1)分,平均检查时程为(19.2±4.4)分钟,而对照组受检者焦虑评分均值为(60.3±3.5)分,平均检查时程为(28.7±6.5)分钟,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于缓解受检者焦虑情绪、缩短检查时间和顺利完成活检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胃镜 病理活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141例经病理科证实为肺部结节的发生部位和形态学特征与病例组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总结不同肺部病理组织的CT影响,提高临床上肺部结节的诊断率。方法所及入院患者中141例经病理诊断的肺部结节患者,运用病灶薄层、增强扫描、后技术处理等CT扫描技术,关注肺部结节的发生部位、形态特征等,研究肺部结节的CT表现与病例类型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不同病理组织的CT。结果在病灶部位上,结核球的部位较集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的发生部位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特征上,周围型肺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发病部位来说,结核球击中在两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居多。从形态特征上讲,分页征、毛刺征、空泡征等以周围性肺癌居多。

  • 标签: 肺部结节 肺癌 CT扫描技术 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