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产科护理文件书写中的效率。方法我院于1~3月份通过到现场抽200份病历对体温单、待产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进行调查,存在问题列入整改范围内,于4~8月份应用pdca管理,09~11月份现场抽200份病历对体温单、待产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调查发现,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pdca成效管理后有利于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应该全面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文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乐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160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征得产妇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导乐分娩进行干预,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评价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过计算发现,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高于观察组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较为积极,可以明显减少产儿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而导乐分娩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导乐分娩 产科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整体护理的有效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人的传统观念、生理、文化、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采取合适的整体护理措施,以满足产妇最大限度的需求。包括术后止痛、创伤护理、母乳喂养和身心等护理方法,实践于产后康复的整个过程。结果通过整体护理,未发生产妇乳腺炎和产褥期抑郁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达98.1%,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9.4%。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更有效、及时地解决病人关注的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地母婴健康教育,对产妇康复起到促进的实际作用,提升了产科整体形象。

  • 标签: 产后 整体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其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分娩产妇30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0例,通过观察产后母乳喂养率和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来评判。结果实验组的分娩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观察组的分娩产妇,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也高于观察组的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对分娩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母乳喂养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随访服务在提高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择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2013年~2015年生产的379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2014年前收治的1613例产妇产后不进行随访,而2014年~2015年的2180例产妇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上门随访。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复查率、母乳喂养情况,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复查率、母乳喂养情况,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产妇产后复查率和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并发症,通过实施出院后产后随访服务,加强延续性护理工作,同时提高产后复查依从性,改善产妇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随访服务 产后复查 母乳喂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方法,并总结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2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评情况、服务态度调查情况、产妇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到产科病房中,可满足产科患者的身心需要,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产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提升产后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门诊2016年6月—2017年2月接收的110例产妇作为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5例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5例产妇均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55例产妇的泌乳时间相应较短,喂养成功率均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55例产妇,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利于缩短产妇产后泌乳时间的同时,切实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预后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母乳喂养 成功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指导产妇正确哺乳等,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包括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正确喂奶体位以及饮食护理与睡眠护理等。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第2、3d时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2天和第3天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84%、96%,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58%、60%;观察组产妇母乳充足的例数为4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乳充足例数26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适于在临床领域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产后母乳喂养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病案信息管理是针对于以往病案的信息提取与加工,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源,也为临床的同类治疗提供依据。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可对对医护人员工作成果的信息化和再提练化,对改善医院病案信息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应用对策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把好病案信息管理质量关、加强病案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管理奖惩措施。

  • 标签: 病案管理 信息管理技术 医院管理 信息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生化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样本,给予生化检验,自2015年1月起实施质量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的质量。结果质量管理后,检验符合率高于管理前,同时医护患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经分析显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与科室温度、湿度、操作规程、洗液更换、试剂平衡时间等有关。结论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经质量管理,保证了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 质量管理 经验
  • 简介:摘要在医院管理中,病案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最初的传统纸质档案到现阶段的光盘、索引以及条形码等方式,充分反映出病案管理的持续进步。本文就从在病案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入手,探究提出若干工作措施,促进医院依托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病案管理质量。

  • 标签: 医院病案管理 信息技术 提高质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药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受逐渐普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影响,我国的中药管理信息系统亦开始建设与完善。但是,中药管理与西药管理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并不能够完全效仿现代信息技术在西药管理中的方法。为此,本文主要对给予现代信息技术的中药管理应用作出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给予现代信息技术的中药管理必要性,其次主要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中药管理具体应用,希望能够提升我国的中药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技术 中药管理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医院的卫生管理工作中,对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实现充分的利用手段,能够为医院工作者提供更多意见。

  • 标签: 信息技术 医院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护理与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影像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患者,2017年8月—2018年2月50例患者对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8月50例患者对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影像科的护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 标签: 模块化管理 影像科护理 技术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在我国各领域的发展中,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对于我国医疗医药行业来讲,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引入我国的药房管理中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管理效率,并规范了整个管理流程,从而推进我国医药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当前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升药房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旨在为推进我国医药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献力。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医院药房 管理
  • 简介:摘要基层在职干部的健康水平,影响着单位的综合实力。但是,从各单位目前的在职干部日常健康管理和住院管理情况来看,还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所以,在对在职干部的健康进行管理时,还需要借鉴其他单位的一些优秀做法,使在职干部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本文对在职干部的健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利用健康管理技术促进在职干部的健康水平进行探讨。

  • 标签: 健康管理技术 在职干部 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满足手外科住院患者对工伤知识的需求,探讨个案管理技术对工伤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现对工伤致骨折后患者在伤后所出现的共有的典型心理,实施个案管理小组护理,对个案管理的对象分类和问题症状进行评估和分析,执行、效果评价。结果护士开展个案管理是降低了手外科工伤患者焦虑恐惧情况,说明个案管理技术是可以应用于工伤患者这一个案护理过程中的。

  • 标签: 个案管理 工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及指导模式。方法将本区的72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实施技术管理和指导,对比技术管理和指导前后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经技术管理和指导后,社区严重精神障碍人员的检出率为97.22%(70)例,应急处置率为88.89%(64例),管理率为93.06%(67例),肇事肇祸率为8.88%(6例),轻度滋事率为20.83%(15例),治疗率为91.67%(66例),各项管理指标均优于实施技术管理和指导前数据(P<0.05)。结论技术管理与指导可提高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效果,减少精神患者滋事事件,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障碍的了解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可在社区机构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技术管理 指导模式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医院导管护理质量实时监测体系,实现导管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提高导管护理质量。方法基于商业智能技术建立导管名称、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知识库,设计出标准、规范的导管记录单并嵌入智能辅助决策功能,用数字资源整合技术实现导管管理指标的提取与整合,指导临床的导管护理。结果实现导管名称的统一、护理记录的规范、导管护理问题的智能辅助决策和导管相关指标的全面监测。结论基于商业智能技术的导管管理软件有利于提高导管护理质量管理效能,保障临床患者安全。

  • 标签: 商业智能 导管护理 信息化 智能化 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