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对患者进行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检验的19例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百分率,镜检法明显高于仪器法,其余三种细胞镜检法均明显低于仪器法,但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两种方法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应用中,镜检法最优,其次则为仪器法。

  • 标签: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82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8)和稳定期组(n=34),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C反应蛋白(CRP)、IL-10、住院天数,随访并比较NLR高低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稳定期组的WBC、NC、NLR、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进入稳定期后,WBC、NC、NLR和CRP水平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NLR高患者住院天数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LR低患者(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COPD病程变化及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意义。方法选用32名来我院治疗的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使用UC-MSC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5.9±1.3)%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TP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T细胞亚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是引起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单一治疗的疗效常不满意,多种治疗手段综合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放射治疗技术与外科切除、内科化疗以及介入治疗是当今肿瘤的四大治疗体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放疗的副反应及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脱颖而出。但其治疗肿瘤的机理及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的均不多。

  • 标签: 肺癌 125-I 粒子 凋亡 p53 Bcl-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性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8月的8075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资料,其中413例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将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组织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液基细胞阳性病变与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ASCUS30.43%(7/23)、LSIL45.95%(17/37)、HSIL82.35%(14/17)、SCC100%(1/1)。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筛查宫颈上皮性病变的有效手段,结合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进一步检查可使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ART)对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滑膜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CCL5水平的影响,探讨青蒿琥酯治疗RA的免疫机制。方法收集RA患者关节液标本25例,体外分离培养滑膜细胞,以生长良好的3~5代滑膜细胞进行实验,调整细胞浓度,分为细胞对照组、ART组、MTX组。(1)不同浓度的ART作用于滑膜细胞24h,12.5?g/mlART作用滑膜细胞8、24、48h,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细胞凋亡。(2)不同浓度ART和MTX分别处理滑膜细胞48h,用ELISA法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5水平。结果(1)对RA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ART在3.125~25?g/ml浓度范围内作用滑膜细胞24h后,早期凋亡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但当ART的浓度达到50?g/ml时,早期凋亡细胞率反而降低;12.5?g/mlART作用滑膜细胞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2)对CCL5水平的影响不同浓度的ART和MTX分别处理细胞48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显著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CCL5水平,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青蒿琥酯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细胞凋亡 CCL5 青蒿琥酯
  • 简介:摘要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血细胞形态学主要包括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两部分,血细胞形态诊断质量的高低,对于血液病的诊断是关键。本文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 标签: 血细胞 形态学检验 临床意义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护理方法进行集体的讨论和研究。结论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患者人数的增加,掌握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对局部牙龈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修复后牙龈出血、红肿、龈缘变黑及口腔异味等情况,使近来学者从各个角度来研究和比较各金属对局部牙龈的影响。由于烤瓷铸造合金在口腔内可释放出离子并沉积于牙体表面和牙龈,对与其接触的牙周组织造成一定的刺激,促进牙龈炎症发展,这是引起修复后牙周损伤的重要因素。而作为牙周组织健康状态指标之一的龈沟液在这种情况下的量与质也非常重要。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在龈沟液内检测出多种炎症介质和炎症调节因子,其中白细胞介素-1β(Crevicularinterleuin-1βIL-1β)已被公认为在牙周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另有学者研究发现在牙周致病菌携带者的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与龈炎指数、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显著相关。本文将重点从非贵金属烤瓷冠的应用现状、非贵金属烤瓷冠对龈沟液中IL-1β和IL-8的影响以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等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白细胞介素-1&beta 白细胞介素-8 牙周病
  • 简介:摘要Wnt/β-catcnin信号通路是Wnt信号传导通路中最为经典的信号通路。它是调节软骨代谢的重要途径。Wnt蛋白被证实在软骨基质合成和转归,骨质形成和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老化过程中,p53/p21在细胞老化调控通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p53/p21通路在Wnt信号激活关节软骨促间充质祖细胞老化中起介导作用。本文就Wnt信号通路与软骨细胞老化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Wnt/&beta -catcnin信号通路 细胞老化 软骨细胞 p53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浆细胞性乳腺炎采用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乳管镜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外科治疗,对两组的疼痛情况和复发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前的疼痛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分级改善明显,并且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外科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有效缓解,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外科治疗 乳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5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经相关治疗之后,其临床不良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用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质平均上升(20.03±10.02)g/L,血小板以及白细胞异常的患者,其均在用药2周~3周内恢复正常。结论导致患者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与患者的消化系统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患者应加强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视,改善饮食结构,采用叶酸以及维生素B进行积极的治疗,以此缓解其临床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巨幼细胞 贫血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10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综合护理。结果所有患儿均好转出院,预后良好。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传染性疾病,不需进行特殊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加强护理,优质的护理可以加强改症的预后。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综合护理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适形放疗非小球细胞肺癌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放疗)和实验组(立体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立体适形放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立体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技术在降低输血反应发生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204例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0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数学与白细胞过滤技术输血,观察两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4.71%,同乙组的0.098%相比,差异显著;且两组在体温升高值、PT值与APTT值、TT值以及FIB值方面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ALB与TP值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技术的应用,对减少输血者输血反应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白细胞过滤 输血反应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讨论临床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变化规律,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均接受化疗治疗,对患者化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搜集相关资料,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小细胞肺癌经过临床化疗后,在第1个周期结束后,患者的平均原发性病灶肿瘤体系将会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在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病灶肿瘤体系,将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需特别注意,与第1个周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采用化疗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变化的规律,可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促使患者获得较高的康复水平,降低临床痛苦。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肿瘤 体积变化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