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急救患者护理过程中关于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本院急诊所收治的所有急救患者中选取其中的4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这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识别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院前急救依从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精神,从而提高第护理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急诊急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粘贴式腕带在ICU患者身份识别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ICU使用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员服的胸前,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腕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定期观察两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腕带在实验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腕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使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服胸前可减少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识别所需时间,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士核对的依从性,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患者 改良腕带 身份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合并心衰早期识别进行剖析,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H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心衰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10例患者通过早期识别及护理干预,5例并发心衰,发生率4.54%,均得及时处理后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HD患者并发心衰早期准确识别,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死亡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早期识别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生命支持,心电监护仪观察动态心电变化,心电图识别基本知识,监测各种基本项目,心理护理和药物护理,在抢救期间给予电击除颤或胸外按压、药物处理。结果本组患者20例在24h获得控制,其余全部在72h得到控制。其中21例患者经过电除颤及运用心律失常药后复苏成功。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对各种恶性心律失常有紧急的判断能力,熟悉心电图特点,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抢救程序,以提高疗效。

  • 标签: 恶性心律失常 心电监护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小组,确定“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由76%提升到90%。结论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是各项诊疗护理工作重要的前提,开展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无陪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患方满意度。

  • 标签: 腕带 新生儿身份识别 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