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永仁县2017年麻疹抗体监测结果,以及时发现工作薄弱地区以及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我县认真按照省州方案的要求,于2017年6月5日—6月8日对猛虎乡(猛虎村、迤帕拉村、么苴地村)、中和镇(波者地村、万马村、进化村)、莲池乡(勐莲村、莲池村、查里么村)开展了麻疹抗体监测工作,本次共监测331人,通过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方法监测麻疹IgG抗体水平,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31人中有免疫史185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146人,免疫史率为55.89%(185/331),6岁以内麻疹免疫史率为100.00%,15岁以上麻疹免疫史率为0.00%;抗体显示阴性6人,阳性325人,抗体阳性率为98.19%(325/331);14岁以内的儿童麻疹抗体的阳性率较14岁以上的更高;抗体阴性6人有中和乡4人与莲池2人。结论永仁县各地区总体上形成了麻疹免疫屏障,但人群麻疹免疫史率较低,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2次剂率,确保超过95%。

  • 标签: 麻疹抗体 永仁县 结果分析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预输血者56例,借助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方式,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特异性予以统计。结果56例患者中,可知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为6例,占比为10.71%;不规则抗体阴性检出50例,占比为89.29%。另外,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D型为1例、抗-DC型为1例、抗-E型为1例、抗-e型为1例、抗-M型为2例。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精准把控患者输血需求,以便在输注适合血液的前提下,保证其输血安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筛查 输血安全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人群的麻疹血清抗体水平状况。方法选择遂宁市1050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麻疹IgG抗体血清学检测,并且观察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共采集1050份标本,检测1050份,检测率为100%,其中875份为阳性,阳性率为83.33%,并且不同年龄组的麻疹抗体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但是不同性别组的麻疹抗体水平比较无区别(P>0.05)。结论遂宁市健康人群的麻疹血清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免疫接种率,从而增强麻疹免疫力。

  • 标签: 麻疹 健康人群 IgG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且需要输血的10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经100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研究证实,不规则抗体患者有5例,阳性率为5%。结论患者在输血治疗之前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提高其输血的安全性,同样也降低了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抗体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1200例住院以及门诊患者血清进行检测,TPPA为确认试验,评估其他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CLIA法检出阳性率为97.75%,假阳性率为0.27%;金标法检出阳性率为82.02%,假阳性率为5.31%,TRUST法检出阳性率75.28%,假阳性率为0.39%;联合检测法(CLIA法、金标法、TRUST法)检出阳性率为71.91%,假阳性率为0.09%,用TPPA确认为梅毒螺旋抗体阳性血清标本中,金标法与TRUST法弱阳性标本S/CO(1-5)阳性检出率低于S/CO>5阳性标本。结论CLIA、TPPA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良好,其他两种试验方法的假阴性、假阳性率高,可作为检测辅助试验,同时结合多种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检测 化学发光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之影响,近几年来不孕、不育症的发病机率呈现显著的上升态势,通过查阅和检索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就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进行综述,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的祖国医学认为其病理机制焦点在肾,及伴有肝郁脾虚、瘀血、湿热等原因,西医的研究认识到肾虚是现代医学的病理表现是免疫功能异常。祖国医学治疗此病具有有效又安全的特点,毒副作用未见明显,理想的疗效。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抗精子抗体阳性 女性 免疫性不孕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成都北部地区18678例Rh-CDE血型及23592例不规则抗体,探讨其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对其进行Rh-CDE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结果Rh-CDE血型样本中检测出其CDE抗原有双群或弱阳性现象,成都北部地区人去抗筛阳性率为0.47%。结论对患者进行常规Rh-CDE同型配合相合输血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有效预防迟发型输血溶血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Rh-CDE血型鉴定 不规则抗体筛查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自身免疫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联合检测情况及联合检测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结果对照组血清ANA及ENA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率0%,观察组ANA检测,阳性率SLE患者96.72%,SS患者90.91%,MCTD患者87.5%,PM/DM患者85.71%;RA患者50.0%;PSS患者80.0%。SLE组抗Ro/SSA抗体检出率最高85.24%,SS组抗La/SSB抗体81.81%,SLE组抗Sm抗体检出37.70%;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检出情况,SLE组77.04%,SS组72.72%,MCTD组87.5%,PSS组20.0%;Scl-70抗体PSS组检出40.0%;抗Jo-1抗体PM/DM组检出57.14%。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ANA和抗ENA抗体检测具有互补性,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抗核抗体(ANA)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及测定斑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斑秃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正常人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及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中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显著高于正常人,因此患者的阳性率比正常人较高。

  • 标签: 斑秃 甲状腺激素水平 甲状腺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LE)疾病,应用不同方法诊断效果的探讨。方法选取66例来我院进行SLE疾病检查和体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后给予所有患者ENA抗体,以及血清体液免疫方法的身体检查,记录、比较分析所有人相关指征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检出率较高,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SLE疾病的确诊难度较大,需要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查与确诊。

  • 标签: SLE ENA抗体检验 血清体液免疫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结核将患者分为肺结核并胸膜炎组(对照组)与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液与胸腔积液中的结核抗体。结果对照组患者血与胸腔抗体积液结核抗体检测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和胸腔积液结核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结核抗体与胸腔积液结核抗体分别为阴性与阳性时,检测结核抗体有助于提高对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准确度,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标签: 结核抗体检测 结核性胸膜炎 免疫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诊为结核病患者180例以及非结核病患者15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IgG检测,观察两组患者阳性检测结果。结果肺结核患者IgG抗体阳性率为84.44%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IgG抗体阳性率8.33%(P<0.05)。结论在结核病诊断中,进行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阳性检测率较高,便于对肺结核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快速康复,该检测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球蛋白G抗体 结核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ID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空腹采血3mL,2h内分离血清备用。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用Hep-2细胞/猴肝组织复合片作为抗原片。抗ds—DNA检测采用IIF法,抗原片采用绿蝇短膜虫。抗ENA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血清ANA、抗ds—DNA及抗ENA测定结果以及不同ANA荧光模式下各AID疾病的分布情况。结果120例AID患者ANA阳性率84.2%,抗ds-DNA阳性率为38.3%,其中SLE患者抗ds-DNA阳性率为65.2%,特异性达到96.6%,抗ENA阳性率为56.7%。本次研究共检测69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1.3%,镜下显示为单一核型以颗粒型阳性最高23.8%,如镜下显示为多种核型则以颗粒/核仁/其他为主,阳性率为36.5%。以上统计结果显示,SLE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图谱以颗粒型为主。PSS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以核仁型为主。结论在AID诊断中,同时检测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又降低漏检率,不仅能指导诊断,还可以对AID分类和疗效观察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检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中的CagA抗体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100例,将其根据疾病的不同分为慢性胃炎组(CG)、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胃癌(DC)、无症状患者(AC),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HP抗体进行检测,并且借助ELISA法对各组CagA-IgG进行测定。结果慢性胃炎组(CG)、十二指肠溃疡组(DU)、胃溃疡组(GU)、胃癌组(DC)、无症状组(AC)中患者的血清HP抗体的检出结果显示,DU组和GU组患者的HP和CagA+HP感染率显著的比AC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G组、GC组和AC组进行比较,HP感染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疾病中CagA-IgG的表达能够对其致病原因以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是不可以作为区分CagA+HP感染的单一指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CagA抗体 胃十二指肠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碘摄入量与Graves病发生、转归相关性。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组Graves病患者、对照组健康人群;高尿碘Graves病患者、非高尿碘Graves病患者Graves病患者;Graves病转归良好者、Graves病转归不良者TSAb检测值。结果研究组TSAb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尿碘Graves病患者TSAb活性显著高于非高尿碘Graves病患者(P<0.05);转归良好Graves病者TSAb活性显著低于转归不良Graves病者(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Graves病发生、转归与碘摄入量、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性,接诊病例后综合判断其实际病情并给予各项对症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优疗效、预后。

  • 标签: Graves病 碘摄入量 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 发病 转归情况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促孕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不孕症患者100例,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强的松、维生素E、维生素C常规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治疗,2组均于经期停药1周,经后继续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后2周的抗精子抗体转阴率、治疗后2年内妊娠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失访7例,观察组失访5例。观察组的抗体转阴率及妊娠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促孕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不孕症 抗精子抗体阳性 自拟中药促孕方 常规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清样本并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胶体金法检测其肺炎支原体抗体,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94例患儿中,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28例,阴性66例,阳性率29.79%;胶体金法检测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6例,阴性78例,阳性率17.02%,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ELISA法检测所需时间明显长于胶体金法(P<0.05)。以ELISA法为标准,发现胶体金法有12例假阴性,其假阴性率12.77%。结论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互有优缺点,胶体金法操作简易,检测所需时间短,但其假阴性率高,极易漏诊;而ELISA法检测阳性率高,但其操作耗费时间长,且操作要求高,因此,临床可将胶体金法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初筛检测手段,ELISA法则作为胶体金法显示阴性但临床诊断有阳性支持的复检方法。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采用雄激素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患者30例采用雄激素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经治疗基本缓解5例,明显进步8例,进步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偶有轻微头胀头痛、恶心纳差、皮疹,且渐能消失,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取雄激素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良好,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途径。

  • 标签: 雄激素 促红细胞生成 联合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纳入我院45例2017年2月—2018年4月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选择糖皮质激素加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对两组疗效;血小板上升的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峰值时间;施治前后患儿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血小板上升的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峰值时间、血小板计数的情况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无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预后肯定。

  • 标签: 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