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血小板计数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同时应用JT-IR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法;结果仪器法计数明显低于手工法(t=3.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计数是临床上诊断ITP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主要观察指标,同时还是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准确地计数血小板非常重要。在临床上,建议ITP患者采用显微手工法计数血小板。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计数 显微镜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于显微下,结合术前颞骨CT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症状,将34例外耳道胆脂瘤以Holt分期分为三期,Ⅰ期采取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清理,Ⅱ期采取外耳道胆脂瘤取出+外耳道成形术,Ⅲ期采取胆脂瘤取出+乳突根治(或改良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结果34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均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不只侵及外耳道,可侵犯中耳及乳突,需根据术前影像检查及不同的临床分型,尽早采取不同的术式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显微镜 外耳道 胆脂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常规检测中尿液分析与显微手工尿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检验科进行尿常规检测患者的尿液样本1500份,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与显微手工尿检两种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尿蛋白和红细胞阳性率尿液分析法高于显微手工分析法,白细胞阳性率显微手工分析法高于尿液分析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分析法检测结果总体阳性率61.53%,显微手工分析法为58.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各有特点和利弊,在实际的临床检验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时机,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尿液分析法 显微镜手工分析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检验尿液潜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行尿液潜血检验的200例检验者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尿液分析检验法与显微红细胞计数法对所有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对两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法检验结果中,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29.50%,70.50%;显微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结果显示,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30.50%、69.50%,两种尿液潜血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中,阳性率与阴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增强临床检验效果,减少漏诊、误诊现象,临床进行尿液潜血检验时,应将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与显微红细胞计数法合理结合,弥补各自缺陷,避免操作失误。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 尿液潜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下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在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近2年对24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显微下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3月行彩超检查。结果观察至术后3月,无睾丸萎缩,精索静脉曲张复发3例,睾丸鞘膜积液1例。结论显微下经腹膜后精索静脉结高位扎术需要设备少,操作简便,可有效地保护睾丸动脉和淋巴管,疗效明确,适于各级医院开展。

  • 标签: 显微镜 精索静脉曲张 腹膜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根管显微+超声技术对根管阻塞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根管阻塞患者178例(178颗患牙)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因为出现了钙化的情况、出现了塑化治疗的情况以及出现了器械折断的情况等,最终导致268个根管出现了阻塞的情况。临床采用根管显微+超声技术的方法对阻塞根管进行治疗后,最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成功完成治疗的患牙共包括142颗,共包括根管214个。临床治疗成功率达到了79.78%;根管再通率达到了79.85%;在各种类型根管再通率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根管阻塞患者,临床采用根管显微+超声技术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可以将根管再通率显著提高,最终显著提高根管阻塞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根管显微镜 超声技术 阻塞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6例行显微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患者进行手术前心理疏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有效的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6例患者行结扎手术治疗,在术后3~5d痊愈出院,均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显微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充分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的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显微镜 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与显微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检验科接收的尿液样本130例,将所有尿液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观察组采用显微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分析比较两组检验阳性率及在两种检验方法下阳性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检验阳性率为30.77%,对照组检验阳性率为27.6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尿液分析仪检验结果为标准,使用显微红细胞计数检验法中假阳性率5.56%,假阴性率4.62%;以显微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为标准,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查中假阳性率15.00%,假阴性率1.54%。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与显微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可以联合使用,对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阳性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 尿液潜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使用显微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确诊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21例,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分为观察组12例,采用显微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对照组9例,仅采用单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12个月随访结果发现,经显微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的观察组,面神经功能优良者有9人,占75.0%,面神经功能差者有3人,占25.0%,仅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对照组面神经功能优良者有5人,占55.6%,面神经功能差者有4人,占44.4%,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两组术手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脑积水,后经引流后治愈,对照组患者有2例脑积水,后经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均无颅内神经损伤等明显并发症。12个月随访结果发现,经显微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的观察组肿瘤全部消失有9例(75%),瘤体缩小的有2例(17%),无变化的有1例(8%);对照组患者中肿瘤全部消失的有5例(56%),瘤体缩小的有1例(11%),无变化的有2例(22%),瘤体略增大的有1例(1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要低,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显微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显微镜 伽玛刀 大型听神经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手术与纳洛酮治疗高血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00%、2.50%,对照组为77.50%、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为(4.53±1.32)优于对照组的(2.34±0.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显微手术与纳洛酮共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显微手术 纳洛酮 高血压脑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高度怀疑颅脑病变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120kV、200~300mA)和低剂量(120kV、90-150mA)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结果结果显示常规剂量图像质量略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图像比常规组图像颗粒略增粗,但不影响诊断质量。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不仅可以明确胸部病变的诊断,而且能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射线辐射剂量。

  • 标签: 儿童 低剂量 头颅 CT 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CT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目前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中。CT增强扫描就是在血管内注入对比剂而进行的扫描技术,主要是经静脉快速注入含碘造影剂,使血中含碘量维持一定水平,增强器官和病灶的影像效果;可以发现平扫未发现的病灶,主要用于鉴别病变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明确纵膈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以帮助鉴别良、恶性病变等;增加病灶的信息量,以便于对病灶定性分析甚至明确诊断。造影剂属于药物的一种,主要用于介入放射学操作中,用来显示血管、体腔的内部结构或状态。造影剂种类多样,目前含碘制剂较为多用。造影剂渗漏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疼痛等症状,严重降低了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及效果。为此本研究中分析了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并探讨了预防和护理方法,旨在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降低造影剂渗漏的发生率。

  • 标签: CT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渗漏
  • 简介:摘要总结了“手持护理系统”在手足显微外科的护理工作应用及体会,包括“手持护理系统”简称“手持机”使用,认为“手持机”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优化工作模式,增加护士护理时间,为患者能得到最好,最及时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 标签: 手持护理系统 护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透明细胞肾癌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时的表现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透明细胞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且在我院或转诊外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透明细胞肾癌患者23例,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皮髓交界期、实质期、排泄期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时,透明细胞肾癌在皮髓交界期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下降,低于肾实质,呈快进快出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很好反映透明细胞肾癌的强化特点,为术前诊断透明细胞肾癌及临床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期扫描 透明细胞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胃肠造影检查,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T扫描,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确诊,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3.33%(56/6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8.33%(47/60),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胃肠造影与CT联合扫描能有效提高急腹症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肠造影 CT扫描 急腹症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显微手术中经侧裂-岛叶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颞上回切开皮层治疗,观察组予以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优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为92.5%,并发症发生率为13.3%,ADL优良率为80.0%;对照组的血肿清除率为75.0%,并发症发生率为33.3%,ADL优良率为60.0%,观察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脑出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基底脑出血 侧裂-岛叶路径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复杂性手指离断的老年患者实施显微修复术,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40例复杂性手指离断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A组20例与B组20例,A组接受修复术过程中一般护理措施,B组接受围手术过程中全面干预手段,观察两组术后断指恢复情况。结果A组31只断指,术后25只(80.65%)恢复结果较好,手指存活,6只断指血液流通障碍,需接受二次手术。B组30只断指,其中29只手指存活(96.67%)。术后结果较好。结论老年复杂性手指离断患者需紧急接受医院抢救,立即进行修复手术,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术后及时进行体征监测,做好康复训练工作,大部分患者断指修复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 标签: 手指离断 显微修复术 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66例,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肺通气/灌注(V/Q)显像和64排螺旋CT扫描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使用V/Q显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方法诊断的准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直接征象表现为中心性充盈缺损、偏心性部分充盈、附壁性充盈缺损、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栓塞处肺窗显示局部纹理稀疏、肺叶和胸膜下区肺梗死灶、胸腔积液、中央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扩张。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的显示出肺动脉栓塞的形态、范围、分期和间接征象,对临床诊断来说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肺动脉血栓 栓塞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胆漏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发生胆漏2例,结石残余1例,感染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同时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法进行诊断,将观察组患者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健康人群的黄斑中心凹度平均为(219.23±8.16)μm,而糖尿病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则为(312.26±140.15)μm,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在诊断合并CME时具有较大的差异。结论相比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法,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能够对患者疾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黄斑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