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型康惠尔自制鼻贴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方法将15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传统方法用普通医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鼻翼两侧,B组采用3M宜拉弹力胶带裁成工型鼻贴固定胃管;C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裁成“工”型鼻贴固定胃管。观察时间5~10d。对3组患者的鼻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皮肤有无过敏进行比较。结果C组鼻贴卷边、胃管滑脱、皮肤过敏率最低。结论使用新方法固定胃管牢固,对皮肤刺激小,不仅能有效降低脱管率,减轻病人痛苦,还可以增加病人美观的个性化需要,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术后 留置胃管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5例于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进入本院的病例,血常规专项检查中,以采血技术的差异予以分组,甲组46例施予静脉采血技术,乙组45例施予动脉采血技术,丙组施予44例末梢采血技术,对比WBC值、PLT值、RBC值、Hb值等指标。结果甲组46例采血对象、乙组45例采血对象的WBC值、PLT值、RBC值、Hb值以及MCV值测定结果无显著性,(P>0.05),而丙组44例采血对象各血常规临床指标的测定结果与甲组及乙组比较,(P<0.05)。结论对血常规检验患者实施不同的采取方法得到的检验结果也会不同,末梢采血方法的稳定性低于静脉采血的稳定性,所以说静脉采血更加准确,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比色板标准色标与非标准色标颜色色标的差异。排除色别的障碍。对颜色的理解、色别和描述的准确性,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要。

  • 标签: 美学 比色 准确性
  • 简介:摘要比较影像学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点联系,提高肿瘤影像学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技能,并为其今后临床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比较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细胞肝癌中MRI与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小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MRI组和螺旋CT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中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组的肝内病灶及其阳性率均优于螺旋CT组(P<0.05),两组肝外病灶及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在直径≤3cm的病灶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组(P<0.05),两组在直径>3cm的病灶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小细胞肝癌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小细胞肝癌 MRI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保温措施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60例妇科手术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单层薄被保温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鼻腔温度、心率、血氧饱和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手术中,对患者实施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能够使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改善预后。

  • 标签: 保温措施 妇科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与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优劣,为临床选择影像学检查作出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9年2月有MRI及CT影像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20个椎间盘。结果MRI诊断椎间盘突出17例20个,其中1例1个椎间盘为脱出;CT诊断诊断椎间盘突出16例19个椎间盘,1例1个椎管占位,其中3例3个椎间盘钙化,5例6个椎间盘真空征。结论CT与MRI有互补作用,CT结合临床CT检查应为首选检查,MRI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检查手段,在CT检出结果与临床不符时应进一步行MRI检查。

  • 标签: 腰椎间盘 MRI 诊断CT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曲马多联合异丙酚、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单纯异丙酚麻醉三种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旨在选择一种最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无痛人流手术病人600例分成3组,A组为曲马多联合异丙酚组,B组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组,C组为单纯异丙酚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观察三组麻醉病人的术中麻醉效果、SpO2变化情况、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苏醒时间等;进行术后镇痛效果评定和苏醒效果评定,询问患者有无术中知晓,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曲马多联合异丙酚组效果最好。结论曲马多联合异丙酚应用无痛分娩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曲马多 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人流 麻醉效果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比较宫外孕患者应用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4年8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宫外孕患者52例,据患者意愿及术中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与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经过造影观察,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为92.3%,对照组为96.2%,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宫外孕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也有利于术后输卵管的通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宫外孕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输卵管通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种不同的血气分析采血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采血方法。方法将我科近年来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对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部位进行采血,观察三组患者主观疼痛的发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足背动脉穿刺组患者在主观疼痛发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显著高于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P<0.05);而在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P<0.05)。结论利用足背动脉进行血气分析时穿刺采血,能缩短操作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足背动脉 桡动脉 股动脉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丝裂霉素C联合切除切除翼状胬肉的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的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对照组给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0.2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5.0%,对照组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0.4mg\ml切除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为62.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前、置入后及拔管前、拔管后5min的MAP、HR水平及苏醒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儿的MAP、HR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置入后、拔管前及拔管后5min,研究组患儿MA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苏醒期,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患者采用喉罩全身麻醉,不仅能保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还能降低其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小儿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隐匿性骨折应用16排CT和MR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84例隐匿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为CT组与MRI组各42例,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CT组检出34例,检出率为81.0%;MRI检出40例,检出率95.2%,MRI组的检出率高于CT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CT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7.2%、100.0%,MRI检查均为100.0%,MRI的敏感性高于CT,对比差异显著(P<0.05)。CT检查可见骨小梁中断32例,占比94.1%,其中关节面受累8例,可见骨皮质不连续2例,占比5.9%;MRI检查时T1WI提示骨皮质下级松质骨内存在不规则线状,主要表现为条状低信号带,T2WI出现形态相近的低信号现象,且清晰度低于T1WI,范围也较小,T2WI对应于T1WI的低信号带,都出现骨折线邻近区域呈片状高信号水肿,个别患者表现出T1WI低信号带邻近区域的斑点状和小片状高信号。结论隐匿性骨折应用MRI诊断的诊断符合率高于16排CT,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特点,值得推行。

  • 标签: 隐匿性骨折 16排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取出治疗中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应用对比情况。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接受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94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胃镜取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无痛胃镜进行异物取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异物取出过程中出现躁动、出血以及恶心、呕吐、穿孔等不良病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取出治疗中应用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性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常规胃镜 无痛胃镜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修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功能、美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经检查和询问,实验组患者牙齿的各项功能的恢复程度都优于对照。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修复相比,牙列缺损应用种植牙修复的治疗效果更好,总有效率更高,牙齿的恢复程度更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牙修复 常规修复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20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得出,阳性173例,阴性27例,多层螺旋CT检出阳性170例,阴性30例,阳性检出率为98.27%,超声检出阳性159例,阴性41例,阳性检出率为91.91%,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诊断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在阑尾炎诊断中较超声更具优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超声 阑尾炎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分别采用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宫外孕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阳性率明显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88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其中术前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6.14%(67/88);而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32%(8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的效果远远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

  • 标签: 经腹部 经阴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尿管固定法及高举平台尿管固定法两种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ICU101例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改良固定组54例,高举平台固定组47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护理花费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胶带更换频率、尿道损伤这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尿管固定方法在护理花费时间上无差异,但两组在胶带维持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尿道损伤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改良尿管固定法优于高举平台固定法,可以提高尿管固定依从性,减少相关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尿管 改良固定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异位妊娠检查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率(42例,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35例,81.4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观察组附件包块、胚芽、宫内假孕囊、心血管搏动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应用阴道超声检查,其有助于提升患者确诊率,提高检查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异位妊娠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通过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对于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外科收治的80例接受清创缝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用时更短。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清创缝合术治疗中通过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中心率及收缩压,并且缩短手术的总时间,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因此优质护理适合作为清创缝合术中的优选护理方案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方式 外科急诊 清创缝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