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使用人工泪液、糖皮质激素液,口服中药治疗中、重度蒸发过强性的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门诊按照国际研究组(DEWS)标准分级为2及3级、SIt正常患者71例(142只),按级分层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以局部滴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0.1%氟米龙滴眼液(参天堂制药)联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仅局部滴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荧光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SIt)及眼压。各项指标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8周后,从表炎症、症状体征、BUT、FL等得分,治疗前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蒸发过强性患者局部点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0.1%氟米龙滴眼液联合口服中药治疗较未中药效果更好。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中医中药 抗炎 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慢性睑缘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睑缘炎性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慢性睑缘炎性,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慢性睑缘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手术舒适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青光手术有47例,依照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有2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有25例,实施舒适护理。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组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手术舒适护理效果佳,临床需重视。

  • 标签: 青光眼手术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无晶状体25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无晶状体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前矫正视力为0.1~0.6,术后3个月视力为达0.2~0.8。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为(1871±462)个/mm2。结论人工晶状体能提供全天光学矫正,不要摘换,现已成为矫正无晶状体的最理想方法,得到普遍应用。

  • 标签: 无晶状体眼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检查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80只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T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且对其的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利用CT进行检查,发现眼外伤主要包含眼球损伤、眼眶骨折、眼眶的软组织挫伤、眼内异物、眶内异物、晶状体脱位、复合性损伤、眼球变形以及晶状体脱出。结论利用CT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眼外伤的检查,有助于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眼外伤 CT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青光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情志调节护理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了中医情志调节护理之后,治疗的依从性、积极情绪等方面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青光患者在护理中,运用中医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具备针对性,而实施此类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青光眼 中医护理 情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处理。方法对19例青光术后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青光术后白内障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的特点。

  • 标签: 青光眼 术后 白内障手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膏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睑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膏涂布于睑缘,观察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膏涂布于睑缘。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总有效率逐渐提高,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眼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霉素地塞米松膏对睑缘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睑缘炎 妥布霉素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80)青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各40。对照组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眼压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滤过泡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治疗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三个月治疗组Ⅲ期、Ⅳ期型等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50%(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青光患者,对其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青光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104)青光患者,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与参照组,每组46例(52)。对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值、焦虑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值改善程度、SA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对青光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还可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青光眼 视力恢复 焦虑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青光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0天、40天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青光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复合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闭角型青光运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抑郁评价量表(SDS)和焦虑评价量表(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下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在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使住院时间缩短,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1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外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都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完成造影,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荨麻疹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组内、组间焦虑、抑郁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性、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眼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具备一定的安全性,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患者产生焦虑等情绪,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增强。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临床护理 眼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门诊接受尿常规检验的15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接受化学法、尿沉渣检验,对比不同检验方法的尿常规结果以及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干化学法、尿沉渣以及联合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4%以及24%,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21.3%和35.3%,与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对比,联合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化学法相比,尿沉渣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更低,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化学法和尿沉渣检验的错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学法和尿沉渣相比,联合法检验的误诊率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显著,为相关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降低误差风险,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 联合法 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对5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切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2例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和视力恢复情况良好,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通过充分了解病程特点,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填充术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PACG患者为对象,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奇偶顺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皆进行药物控制眼压,并择期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的青光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及心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没有太大差别,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眼压没有明显差异,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眼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在围手术期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眼压情况,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 心理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高龄患者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164例青光合并白内障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64患者手术过程中未发生视网膜出血以及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其中46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轻微葡萄膜炎症状,21例患者前房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渗漏,13例患者术后人工晶体表层形成渗出膜,通过使用散瞳药物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后,以上症状在3周内消退。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视网膜脱落、角膜失代偿以及驱逐性的脉络膜出血等相关术后并发症。结论利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高龄患者的青光合并白内障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适合作为临床治疗该病症的优选方案。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术 青光眼 高龄患者 合并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中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病患15例(30)只,在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其护理作用。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15例病患均手术顺利,视力矫正效果良好,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在结合护理干预的前提下,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改善视力且安全性较高,可以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且疗效较好的高度近视矫正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前房 晶体植入 护理配合 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