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共同内群体认同和际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绍际威胁和际信任这两种群际关系。这些研究探讨了共同内群体认同是如何影响到际关系,际关系又是如何作用于共同内群体认同的。

  • 标签: 共同内群体认同 群际关系社会认同 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的护理经验提高颈椎病的治愈率。方法对3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按摩、药物和理疗等方法综合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康复。结果30例颈椎病患者,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5%。结论护理工作对颈椎病的治疗、促进康复,巩固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治愈率提高,复发率降低。

  • 标签: 颈椎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优缺点,实行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意义。方法收集17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测量耳后切口的长度,最短的切口为3.3cm。结果实行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受试者术后平均听力在33dB左右。正确识别率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不断增加,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扬扬格双音节词识别率大于等于90%的占94.7%。语言能力随植入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主题对话达到三四级的占89.5%。于正常情况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聋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切口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最大意义便是外形美观,术后听力效果好,极大减轻了聋儿家长的心理压力。

  • 标签: 小切口 感音神经性耳聋 耳蜗植入
  • 简介: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迟到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能写会画,因此特别受家人和老师的宠爱。妈妈总是说我“像她一样漂亮”,周围的人也说我“长得跟花儿似的”。上小学时家离学校远,迟到对我来说是经常的事,但是外表讨人喜欢的我很少因迟到而挨批评,

  • 标签: 中国 当代 小说 作品赏析 《漂浮在自己的小天堂》 夏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化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细胞肺癌患者28例临床化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联合化疗可使局限期和广泛期SCLC患者的反应率达80%~90%,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0%~60%和20%~30%。目前,局限期SCLC的中位生存时间已经达到18个月,广泛期SCLC为7~9个月。结论联合用药全身化疗,以达到最高的治疗反应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的目的,同时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可以接受的最低程度。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切口治疗成人疝气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成人疝气的患者80例,随后将这80例患者进行等量随机分组,分为传统手术组与切口手术组,每组各40例。其中传统手术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而切口手术组患者采取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切口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疝气患者采取切口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小切口治疗 成人疝气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人体维持健康离不开肠道菌的动态平衡,肠道早期菌的多样性对机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婴儿期是肠道菌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婴儿肠道菌具有动态性和脆弱性的特点,且易受多重因素影响。本文从婴儿肠道菌的建立、影响因素,及其相连疾病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疾病 影响因素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延平区托幼机构餐饮具卫生状况。方法使用大肠菌快速检测纸片。结果桶、盆等大餐具的合格率较碗、杯、调羹等餐具的合格率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意义(x2=5.53,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疑为肝细胞癌患者采用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比两种方法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48例肝癌病灶经MRI平扫确诊率为68.75%,显著低于动态增强的95.83%(P<0.01);MRI平扫对肝癌的检出率为20.8%,显著低于动态增强扫描的62.5%(P<0.01)。结论SHCC在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增强扫描可更准确、客观的早期发现SHCC,提高SHCC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MRI 增强 小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易于侵犯转移,具有病程短,生存率低的特点。尽管细胞肺癌早期对化疗,放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初始治疗失败后,大多数患者会死于复发和转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非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然而细胞肺癌同样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尝试,包括VEGF,IGFR,mTOR,EGFR和HGF抑制剂的应用,但这些新药并没能有效的提高PFS和OS。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新药在细胞肺癌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这些药物包括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复合体,PARP抑制剂,表观遗传抑制剂/先天免疫激活剂,以及RNA聚合酶II的抑制剂等。本文将从分类,流行病学,预后及目前在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对现代心理学而言,分析脑电图(EEG)信号是判定大脑认知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能反映大脑活动的EEG信号会受到噪声影响,为了应对此问题,可对波变换进行调整,选择自动滤波器,利用其具备的优越滤波功能,结合波变化的优点,实现噪声的清除。对脑电图信号的辨别而言,这种调整可以判定更多波形的特点,可见此方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以往的辨别方法。

  • 标签: 小波变换 脑电图信号 波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在血透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科室微信并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利用微信进行医院及科室相关信息的发布、日常护理工作细节的提醒、新技术、新理念及各种护理问题交流讨论、业务学习等内容,通过发送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发到微信,供全科护理人员分享,达到无缝隙管理的目的。结果将微信运用于血透室护理管理中,体现了人人参与管理的意识,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还增强了科室凝聚力。结论微信平台的应用,为护理管理信息沟通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有效补充了以往护理管理信息沟通手段的不足。

  • 标签: 微信群 血透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的临床检验,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74例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检验结果,总结影响因素。结果末梢血血常规检验结果中WBC、RBC、Hb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Hct、MCV、MCHC、PLT水平低于静脉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H水平与静脉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更稳定,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患儿病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表法将这2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每组均为13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传统的切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的患儿则是进行切口手术治疗。将两组患儿在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之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患儿在进行切口手术之后的出血量、手术平均使用时间及患儿术后的住院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相当显著,不仅恢复快、创伤,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小儿疝气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纸片法对于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大肠菌的有效性。方法对98份水样分别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总大肠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阳性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方法大肠菌MPN值符合率为96.93%。结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相对于多管发酵法,纸片法更加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

  • 标签: 大肠菌群检测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和耐药性的特点,以及与抗生素使用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耐药菌的蔓延及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ICU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随机选取两年确诊为下呼吸到感染患者,采集每例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再培养分离,采用Kirby-bauer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两年共培养菌株36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5.21%,革兰氏阳性菌占25.74%,真菌占19.11%感染菌呈多重耐药。两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明显增多的趋势,耐药发展速度快,合理科学用药非常重要。对我院及本地区ICU感染中抗生素的选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用药的依据。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 细菌 耐药
  • 简介:摘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几百万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IBD)患者,IBD主要包括两种临床类型(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2)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其主要影响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IB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存在多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环境诱导、肠道的免疫机制、肠道菌、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药物、妊娠、应激等。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菌的平衡被打破,启动基因易感个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IBD发生,最主要的观测证据如下(1)IBD的肠损害主要发生在细菌计数最高的部位;(2)大便分流与CD患者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未进行大便分流的患者复发率远高于大便分流患者;(3)基因易感性的UC患者在行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肠道细菌在回肠袋大量定植引起肠黏膜炎症反应。本文就肠道菌与IBD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女性生殖道B链球菌(guoupBstreptococcus,GBS)感染与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PROM)的关系及预防治疗。方法随机选择445例孕妇,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接种B链球菌显色平板,用于分离鉴定围产期女性阴道分泌物中GBS。结果445例孕妇阴道分泌物检出GBS58例,占13.0%,GBS(+)组与GBS(-)组比较,PROM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围产期女性生殖道GBS的感染与PROM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对产前GBS阳性者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抗生素预防治疗。

  • 标签: B群链球菌 胎膜早破 感染 围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