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对58例危重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针对不同病因和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熟练科学的护理方法是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成功的关键。结论CBP是危重患者救治中的重要治疗手段,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护理方法,最终为CBP患者预后质量提高做出有效保障。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危重患者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9例重症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白细胞数量、CRP水平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前白细胞水平以及CRP水平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白细胞水平以及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68%低于研究组9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疗效高,白细胞数量、CRP水平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脓毒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孕妇分娩时采用连续助产护理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62例护理1组采用连续助产护理模式,62例护理2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探究使用连续助产护理模式在孕妇分娩时的影响。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护理1组(3.23%)与护理2组相比(14.52%)显著较低(P<0.05)。结论将连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孕妇分娩上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连续性助产护理 孕妇 分娩结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予连续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用药依从。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和用药依从良好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其用药依从

  • 标签: 连续性护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控制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观察枸橼酸钠溶液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并适当简化抗凝监测指标,以期得到更为简便、有效的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

  • 标签: 枸橼酸钠 抗凝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床边连续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61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61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BNP(心衰定量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后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BNP水平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连续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急救中具有显著效果,辅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及生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危重症 护理 心理 心衰定量标志物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初产妇给予连续个性化助产模式对于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224例初产妇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助产模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112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的助产模式,研究组采取连续个性化的助产模式,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疼痛反应率、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研究组的疼痛反应率20例(17.86%)显著低于参照组34例(30.36%),研究组的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给予连续个性化助产模式,不仅能够缩短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同时,还能够减少疼痛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连续性个性化 助产模式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连续与间歇肾替代疗法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肾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75.00%,χ2=6.275,P=0.012);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Ccr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更大(P<0.05)。结论连续肾替代疗法治疗肾衰竭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为优越,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肾衰竭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间歇性肾替代疗法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肾脏替代(CRRT)和间歇血液透析(IHD)两种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治疗的39例疗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IHD治疗,观察组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UN、HR、Scr下降程度大(P<0.05)。治疗后对照组存活率为68.42%(13/19),观察组存活率为85%(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间歇血液透析相比,连续肾脏替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间歇性血液透析 重症急性肾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连续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分析手术室连续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无差异,出院后3个月SAS、SDS评分研究组(44.58±4.38)、(045.94±3.83)显著低于对照组(47.18±2.82)、(47.44±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心理健康评分(75.4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78±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连续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连续性护理 子宫切除术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经过对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选择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肾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可以明显地改善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以及肾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急性肾衰竭 微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和连续套锁缝合进行比较,研究出更好的缝合方式。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6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连续单层缝合的方式,共29人,B组为连续套锁缝合的方式,共31人,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上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术后一年的月经不调与切口假腔发生率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连续单层缝合比连续套锁缝合相更有优势,操作简单,使产妇在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恢复快,值得在手术过程中推荐使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以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分析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在地震后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的不良心理反应和由于心理产生的生理反应进行探讨,并研究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地震对各个年龄层次儿童的心理影响不尽相同,理性分析儿童的心理情况,并用更加温和无害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心理安慰、心理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保证其心理健康。结论地震容易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很可能导致严重终生心理阴影,通过研究地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并提出针对的心理干预方式能够尽可能的消除心理问题、缓解其心理伤害,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 标签: 地震 儿童心理影响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应用针对护理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实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5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75例开展针对护理,比较满意度、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4.67%,高于对照组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4,P<0.05),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9.33%、6.67%,低于对照组21.33%、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用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护理中,降低了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针对护理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间歇给药治疗与连续给药治疗对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结核病患者当中,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歇给药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给药治疗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查痰结果、生活质量等指标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查痰结果等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采用强化期连续给药治疗相对于间歇给予治疗而言,更有利于提高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间歇给药治疗连续给药治疗 结核病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的准确,并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进行对比。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的100例尿潜血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其进行尿潜血检测,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采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出95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5.0%;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出92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2.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用时明显长于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费用高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25元vs.2元)。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方便快捷,但费用较高。

  • 标签: 尿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学校细菌痢疾爆发的原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防控此类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某学校细菌痢疾患者6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班无症状学生63例为对照组,分析细菌痢疾爆发原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经分析发现,观察组喝生水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触病人、洗手、洗餐具、吃零食及在食堂用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测学校二次供水的水池水、寝室管网末梢水、食堂管网末梢水及教师家属楼管网水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菌群均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且在蓄水池水样中检出宋内志贺菌。结论饮用被污染的水池水是该学校细菌痢疾爆发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改善生活饮用水供水条件是避免细菌痢疾再次爆发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学生 爆发原因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近些年以来,经济逐年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升高,由高血压引发了脑卒中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逐年增多,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病概率达到了19.7%。所以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显著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遵从医嘱,对饮食情况进行注意,在治疗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饮食 因素分析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解质检测在维持血透患者(MHD)治疗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当中的50例建立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内科收治非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的50例建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电解质指标水平,同时检测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的电解质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sMg以及sPHOS指标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l-、Na+以及sCa水平则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K+、sMg以及sPHOS指标水平有显著的降低,而Na+与sCa水平则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进行维持血透治疗可有效的纠正尿毒症患者电解质的紊乱现象,进行适时电解质检测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电解质检测 维持性血透 治疗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