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到院进行预输血2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们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析统计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检出率。结果2000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出12例,阳性检出率为0.6%,其中,血液疾病者和肿瘤患者8例,显著高于其他疾病(4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上,Rh系统抗体占77.11%,MNS系统抗体占33.33%。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及时了解患者输血需求,便于选择适合患者的血液,对患者临床输血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筛查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剂量常规输血与去白细胞输血在临床上的运用情况加以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78例需大剂量输血治疗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予以去白细胞输血、常规输血。对2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GOT、DB、LDH、CO2)变化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输血后3d的CO2、DB、LDH、GOT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6%)低于参照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剂量输血患者采取去白细胞输血治疗,效果明显,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 标签: 常规输血 去白细胞输血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4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输血输注的方式不同分为悬浮细胞组(n=36例)和去白细胞组(n=68例),并选择同期未输血老年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n=33例),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去白细胞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悬浮细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白细胞组术后感染率为7.35%,悬浮细胞组术后感染率为22.22%,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12.12%,三组的术后感染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白细胞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悬浮细胞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治疗中不仅减少了输血反应、术后感染率,并且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老年肿瘤患者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悬液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预计术中出血量>400ml的大中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限制性输血)和5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性输血)。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实施限制性输血能够减少手术中的输血量,从而节约用血量,对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秃发患者自体毛囊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8例自体毛囊移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6个月后随访,毛发成活率70%~90%。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自体毛囊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秃发 自体 毛囊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医疗设备的完善也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但是近几年我国出现医疗纠纷的概率增大,医患关系进入紧张状态。临床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在我国有不少的例子,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医疗技术的落后以及输血程序的不规范,当然不可避免地是患者病体所产生的突发情况,但是怎么去解决这一大难题是我们广大输血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如今所面临的挑战。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医院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严格控制输血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避免输血过程中产生传染性疾病,建立健全的医疗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环节,最大限度减少输血纠纷。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临床输血所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进一步制定相关防范措施。

  • 标签: 临床输血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用MCT筛查受血者不规则抗体,探讨术前输血检测不规则抗体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达亚美微粒凝胶技术对30298名术前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30298名患者输血前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20例,其中阳性率为0.2%,微粒凝胶法检出率为100%,聚凝胺法为87%,两种方法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必要手段,微柱凝胶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结果稳定,适于临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血清学检测。

  • 标签: 微柱凝胶 不规则抗体 血型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2015年01月01日起至2015年05月30日我院手术室行脊柱外科手术并在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补充术中失血的病人20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进行以下护理配合并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自体血液回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于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只要护理配合恰当,就能达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迅速补充失血,避免自体血液浪费,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的目的。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技术在降低输血反应发生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204例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0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数学与白细胞过滤技术输血,观察两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4.71%,同乙组的0.098%相比,差异显著;且两组在体温升高值、PT值与APTT值、TT值以及FIB值方面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ALB与TP值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技术的应用,对减少输血输血反应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白细胞过滤 输血反应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输血反应病例资料,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输血反应患者(2014年5月~2015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输血反应类型分布以及其输血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输血反应情况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以及其他反应等,过敏反应占总例数的70.00%(35/50),发热反应占总例数的22.00%(11/50),其他反应占总例数的8.00%(4/50)。同时,在50例急性输血反应患者中,其血液成分分为红细胞、血浆以及血小板,其输血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9例、16例以及25例。结论对患者实施输血治疗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从而有效预防患者因为输血而出现急性输血反应,也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急性输血反应 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 报道
  • 简介:摘要随着输血检测技术的发展,ABO血型鉴定试剂质量的提高,由血型鉴定错误而引起的急性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但临床上由不规则抗体引起迟发性输血反应还时有发生1。

  • 标签: ABO血型 不规则抗体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眼科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眼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胬肉切除术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愈合情况,患者满意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结膜移植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A)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颈外静脉移植颈总动脉模型。实验组予口服TA13.3mg/(kg?d),对照组同方法予同剂量生理盐水。术后28d采集移植静脉桥,计算新生内膜厚度。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同样分为实验组(TA干预)和对照组(PBS干预)。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移植静脉桥,实验组厚度显著减少(58.13±5.40)μmvs(39.22±6.32)μm,P<0.05。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率均受到抑制(P<0.05)。结论TA可抑制静脉桥内膜增生,应与抑制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有关。

  • 标签: 丹参酮IIA 静脉桥 内膜增生 再狭窄 平滑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2014年间成分输血在我院临床科室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在2010年~2014年五个年度分别按随机数表法各抽取输血者200例,调查、统计、对比各年度接受成分输血应用率。结果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我院临床成分输血应用率分别为60.5%、69.5%、81.5%、85.0%和91.0%,且成分血中红细胞的总体应用率均为最高,并与血小板、血浆、白细胞、冷沉淀应用率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2010年~2014年五年度我院成分输血应用率逐年升高,但在成分血应用的科学性、节约性、合理性上仍需完善,同时也应该做好成分输血的健康教育工作以便于进一步扩大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成分输血 应用状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大量输血后对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所接收的38例大手术需大量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予以大量输血,之后对比输血前与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变化,且对其凝血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的TT、PT、APTT指标均比输血前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大量输血后,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水平将显著降低,且将影响到凝血功能;因此,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大量输血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50例(治疗组),接受去白细胞输血;同期选择恶性血液病患者共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接受常规输血,对2组入选患者免疫功能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入选患者NK细胞的活性、T4/T8细胞以及T4细胞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中推行去白细胞输血方案效果突出。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细胞活性 去白细胞输血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恢复所需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自体骨移植 股骨干骨折 骨折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5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愈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6.6%(28/29),对照组为92.3%(24/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9%(2/29),对照组为15.4%(4/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且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