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8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宫瘤消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E2、FSH及L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可有效改善各激素水平,疗效确切,值得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宫瘤消胶囊 子宫肌瘤 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性元宫、爱母及吉妮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且无上环禁忌症的38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组128例。A组安放活性元宫,B组安放爱母,C组安放吉妮,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脱落率分别为4.69%(6/128)、5.47%(7/128),明显高于C组0.00%(0/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因症取出率分别为14.06%(18/128)、15.63%(20/128)明显高于C组3.13%(4/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78%(1/128)、1.56%(2/128)与C组0.78%(1/12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元宫、爱母及吉妮避孕效果均较好,其中吉妮环发生脱落与因症取出几率相对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活性元宫环 爱母环 吉妮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位难产产妇94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接受产程护理干预)各47例,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自然分娩率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高于参照组68.09%vs.21.28%;就剖宫产率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低于参照组17.02%vs.48.94%;就总产程时间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低于参照组14.89%vs.51.06%,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护理干预应用于位难产产妇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多功能取钳和传统取钩两种器械在宫内节育器放取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12月诊治的60名要实施宫内节育器取的妇女,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取钩,研究组采用多功能取钳,实施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取时间、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取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取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取顺利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取困难和取失败的患者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壁损伤和节育器断裂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功能取钳取出节育器可明显降低取的困难程度,并且提高取器准确性,降低取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有很大的实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功能取环钳 传统取环钩 宫内节育器
  • 简介:摘要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在临床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谈吐优雅,举止端庄能够为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理解、耐心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在护理中以患者为中心,树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患者沟通时讲究技巧,能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患关系 沟通 护理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位难产产妇7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9例经阴道助产分娩,35例经剖宫产结束分娩;45例胎位置异常,12例宫缩乏力,8例骨产道异常,4例巨大儿,3例软产道异常,2例原因不明。方法导致位难产的原因较多,多因各种因素共同所致,在处理时应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合理用药,尽量使其转变为顺产,必要情况下可行剖宫产终止分娩。

  • 标签: 头位难产 发生原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方法选取我院200例采用碘对比剂注射剂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注射碘对比剂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碘对比剂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碘对比剂外渗11例,发生率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和外渗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护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其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尤为严重,甚至致残或猝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个体化的护理及宣教,对患者高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护理工作要从患者的生理、社会与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医学教育网整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进膳食结构,防止肥胖,提倡戒酒、戒烟、并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高血压。笔者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2月-2016年10月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帮助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干预模式来帮助患者实施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梗阻性难产的临床原因,为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提供较为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97例位梗阻性难产产妇的临床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位异常因素约占80.41%(78/97);产道异常产妇约为11.34%(11/97);宫缩乏力产妇约为5.15%(5/97);巨大儿因素约占3.09%(3/97)。78例位异常梗阻性难产产妇中,41例为持久性枕横位,约为52.56%;32例为持久性枕后位,约为41.03%;持久性枕横位产妇剖宫产率约为48.78%(20/41);持久性枕后位产妇剖宫产率约为84.38%(27/32),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持久性枕横、后位为导致位梗阻性难产的主要原因。严密监测产程及胎降低可以及时对头位梗阻性难产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 标签: 头位 梗阻性难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中我院收治120例位难产产妇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与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徒手旋转胎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胎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娩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将142例行剖官产术出现娩困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而通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娩困难的研究工作,以帮助患者能够顺利进行分娩工作。结果根据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胎高浮因素影响的孕妇有62例,占据着总人数的43.66%,而受到胎深嵌的影响的孕妇有40例,占据着总人数的28.17%。同时,还有的孕妇存在着孕期腹壁脂肪过厚以及麻醉方面原因而造成了娩困难的问题,分别有30例和10例的孕妇,占据着总人数的21.13%和1.04%。结论如果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了娩困难,必须进行原因的分析,并且给予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孕妇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母婴身体方面的伤害。

  • 标签: 剖宫产术 娩头困难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产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位难产产妇98例作对象,选择同期没有发生位难产产妇102例作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产妇发生难产的病因主要有巨大儿、子宫收缩乏力和胎方位异常三种,研究组产妇三种病因发生率分别为10.2%、66.3%、72.5%,对照组分别为3.9%、20.6%和1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位难产的发生率仍然比较高,在分娩之前诊断并采取合理的剖宫产是治疗的关键,可有效保证产妇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妇 早期诊断 处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的正畸患者中安氏二类错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这一类错合也引起了医生的注意。我们发现,具有协调的咬合与骨骼形态关系的患者,他们大多数上颌与下颌骨基本是同时发育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更协调和漂亮的侧貌。然而,存在二类错合的患者,通常表现出前后向咬合的不调,伴有或不伴有上下颌骨的不协调。研究发现,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错合患者,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临床治疗达到影响上下颌骨相对生长速率快慢的程度。本文将阐述关于II类错合的骨骼发育、影测量及病因的一些相关问题。

  • 标签: 安氏II类 牙弓形态 头影测量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期女性人群经米索前列醇、取钳联合取临床观察。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64例绝经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使用取钩进行取,研究组则使用米索前列醇与取钳联合取,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一次性的成功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绝经期患者选用米索前列醇与取钳联合取,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用时,减少出血量,提高取的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绝经期女性 经米索前列醇 取环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包皮切吻合器与常规包皮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实施常规包皮切术治疗)和治疗组(n=63,实施包皮切吻合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包皮切术相比,包皮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常规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 包茎 包皮环切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异位妊娠保守性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0例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情况回顾性总结。结果保守治疗中52例药物治疗,8例保守手术治疗。结论重视异位妊娠患者心理护理,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检查血β-HCG,孕酮和B超检查包块变化,并正确指导饮食,严格卧床休息等是异位妊娠进行保守治疗护理重点。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护理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在护理过程中的失误,降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