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及配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腹泻次数、家属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1.54%,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实验组患儿每天腹泻次数为(2.22±0.42)次,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27±5.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腹泻症状。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推拿 小儿腹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湿疹采用中药外洗与中药封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慢性湿疹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观察分析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本组50例总疗效为96%;2例无效患者中1例恶性肿瘤,1例慢性肾衰;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时采取中药外洗及中药包治疗效果显著,能提升生活质量,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值得推荐。

  • 标签: 中药封包 慢性湿疹 生活质量 中药外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平均住院时间3.5±1.5天,总有效率100%。结论做好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加快腹泻恢复速度,使患儿尽快康复出院,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腹泻 小儿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中药房内中药进行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中药房药品情况进行研究,对中药药品的调剂、准确发放的占比率、患者对于中药房内中药质量管理的满意度等等进行探讨研究,综合医院各个情况,最后对中药房内药物的质量管理服务质量做出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结果在经过较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之后,医院中药房内中药的准确发放率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各类药品的调剂准确率也逐渐升高,患者对于中药房内中药实行的质量管理满意度较高,与之前的常规管理相比,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行的质量管理办法当中,信息化管理的合理利用使得中药房内中药的质量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相对较高的满意度,综合各个方面来看,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房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材质的好坏不仅受采购加工的过程影响,也与中药材的贮存保管是否科学合理相关。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为较为特殊的中药制剂。本文从中药仓库的建筑要求、中药的储存及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在库检查三个方面,提出医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对策,以更好地保证药品的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材 中药饮片 贮存保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用止血中药的复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系统复习常用止血中药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对常用止血中药的临床分析的复习,总结临床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熟悉常用止血中药的临床特点,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止血剂 中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炮制应用于中药质量及药效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黄芪的用药对象均为40例气虚发热、脾虚气陷型(经中医辨证诊断)患者,随机分为各2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蜜炙黄芪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未炮制的黄芪饮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药材质量、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药材的多糖类含量、黄酮类含量和皂苷类含量均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18/2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13/2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5.00%(1/20)低于对照组30.00%(6/2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炮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但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中药炮制 中药质量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探究传统中药汤剂及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0)给予实施传统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组(n=40)给予实施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将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配方颗粒要比传统中药汤剂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中药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中药是传统国粹,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也逐渐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已经逐步成熟与完善,技能大赛进入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阶段,技能大赛对于推进中医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中药技能大赛 职业院校 中药专业 影响
  • 简介:摘要中药材在医药学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中药治疗的效果,也关系到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和振兴。所以,必须要明确中药材种植的现状,提高中药药材的品质。本文根据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中药种植现状和如何提高中药材种植质量展开了相关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 标签: 中药药材 种植现状 药材质量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和使用中药饮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具体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饮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85%,而对照组的血压达标率为8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具体效果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中药配方颗粒在服药方法、药物处理、药物携带等方面更加便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腹泻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发生腹泻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患者腹泻发生在肾移植术后1月~13年内,中位时间4年1个月,持续时间2d~18个月;一年内发病时间点4~9月44例,10~3月26例。肠道感染30例(42.9%),菌群失调10例(14.2%),免疫抑制剂副作用21例(30%),使用引起腹泻的非免疫抑制药物4例(5.7%),不明原因5例(7.1%)。17例患者行粪便细菌培养,6例便培养致病菌阳性,20例患者霉酚酸谷浓度明显增高。结论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腹泻与肠道感染关系密切,同时高霉酚酸浓度为高危因素而且与肾移植时间相关,根据腹泻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治疗肾移植后腹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移植 腹泻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病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腹泻病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1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也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病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中药气味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法、方、药,处方用药,中药气味配伍用药是辨证施治最后一环。辛属五味之首,取其辛通润养,于病则攻,于体则补,成为治疗常用方法。

  • 标签: 五味 四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穿刺输液,对照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液体通畅情况、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堵塞、观察周期内人均穿刺次数及人均穿刺费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组与传统穿刺成功率相当,都较高;前者在液体通畅情况、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堵塞、观察周期内人均穿刺次数及人均穿刺费用上均较后者有显著减少。结论静脉留置针效果好,既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更减少了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 秋季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饮食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腹泻病体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体重结果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小儿腹泻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因腹泻对患儿体重的影响,提高治愈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病 饮食护理干预 体重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在各大数据库中寻找收集关于心悸中药复方的有关文献,将心悸中药复方数据库建立起来,总结药物的类别频次以及使用状况,分析用药规律。结果266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处方,补虚药物的使用率占首位,使用频次为462,使用频率为35.23%,炙甘草使用130次,占方频率为73.09%,桂枝使用116次,占方频率为70.92%,是各处方中使用最频繁的补虚药物。结论心悸中药复方的用药以桂枝以及炙甘草为主,注重对人体益气养血,并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的药物为辅,符合中医治疗心悸益气养血为主,安神化瘀为辅的原则,也印证了心悸本虚为主,痰瘀火热兼夹为标的病理特点。

  • 标签: 中药 用药规律 心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用抗病毒中药的复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系统复习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对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的复习,总结临床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熟悉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中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对肿瘤患者使用中药处方治疗时,所用处方药物的药理。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6月我院中药门诊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药处方中使用较多的前5种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中药处方治疗肿瘤时,使用最多的中药分别为清热解毒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以及利水渗湿药。在处方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中药分别为白花蛇舌草、黄芪、石见穿、壁虎以及薏苡仁。结论对肿瘤患者治疗时,使用中药处方有着扶正祛邪的作用,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毒副反应,同时在治疗期间辅以其他的治疗方式,便可使肿瘤患者的生活得以改善,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肿瘤 中药处方 药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