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7~10天皮损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住院时间10~25天,平均12天,随访1~3年复发3例。结论治疗中去除各种诱因,查明可能引起的原发性疾病并加以治疗。

  • 标签: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性激素检验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孕症女性患者61例(观察组)与同期来我院接受性激素检验的健康女性6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性激素水平。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性激素检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以及卵泡刺激素(FSH)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比较结果还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以及卵泡刺激素(FSH)指标水平会抑制卵巢水平,这些指标与不孕症具有一定联系。结论在诊断不孕症的过程中,性激素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了解病因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根据,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孕症 性激素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类型、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有关(P<0.05),住院死亡组NLR值更高。结论NLR越高,NSCLC患者住院死亡率越高,NLR对判断NSCLC患者的病情危险性及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治疗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甘露聚糖肽口服液口服,并设对照组观察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原发病总疗程。结果实验组原发病总疗程缩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提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甘露聚糖肽对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甘露聚糖肽口服液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高血压病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2016年在本院住院高血压病人368例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门诊诊断高血压病人188例,2014年门诊健康体检血压正常病人624例为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分别采用线性相关系数r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t检验比较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中性淋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观察组一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没有相关性,其余各组相关性不大,t检验除观察组出院时中性淋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舒张压相关性不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治疗后高血压病正常舒张压之间正相关性不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不排除慢性炎症因素。

  • 标签: 高血压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82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8)和稳定期组(n=34),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C反应蛋白(CRP)、IL-10、住院天数,随访并比较NLR高低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稳定期组的WBC、NC、NLR、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进入稳定期后,WBC、NC、NLR和CRP水平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NLR高患者住院天数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LR低患者(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COPD病程变化及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30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30例普通细菌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CD64、hs-CRP和PCT水平以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D64、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64、hs-CRP、PCT的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联合阳性率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脓毒血症 中性粒细胞CD64 hs-CRP P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小儿患者诊断准确度,探究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超敏CRP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4~2016.4期间48例经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小儿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48例入院健康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抽取静脉血,对血液中超敏CRP、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进行检测。结果未治疗时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指标水平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小儿患者诊断中,对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超敏CRP水平进行检查,能有效诊断患者疾病情况,同时反映反映患者恢复情况。

  • 标签: 疾病诊断 呼吸道感染 小儿 血常规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Cys-C(胱抑素C)、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选取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对其手术前后Cys-C、NGAL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Cys-C水平均在术后24h达到峰值,NGAL水平均在术后12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肾功能,但均具有可逆性。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Cys-C NGAL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