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炎症鼻性头痛的病因、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3月50非炎症鼻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变异。经鼻内镜术治疗后随访1年~1.5年,40头痛完全消失,8明显减轻,2无效,总有效率为96%。结论非炎症鼻性头痛主要系鼻腔解剖结构变异引起,CT联合鼻内镜检查可提高其诊断水平,及时行鼻内镜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非炎症鼻源性头痛 鼻腔解剖异常 鼻内镜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一动脉瘤患者并发神经性肺水肿的抢救护理过程。护理的重点是氧疗的护理,颅高压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输液管理和基础护理。该患者抢救成功,平稳转出NICU至普通病房择期手术后康复出院。

  • 标签: 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 动脉瘤 护理
  • 简介:摘要OBSL1基因编码细胞骨架适配蛋白,其在连接细胞膜结合胞核蛋白中发挥细胞质支持网络作用,与3M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多与此有关,而在其他疾病的研究中少见。本文旨在对OBSL1基因的结构、功能、与3M综合征及肿瘤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OBSL1 分子机制 3M综合征 肿瘤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3期
  • 机构:经过治疗后,当猫头鹰俯冲而下时,“盲”鼠也能迅速逃脱。这多亏一种新基因疗法重新替换了眼球深部细胞使其可以感知到光。经过治疗后,在播放猫头鹰视频时,盲鼠会像正常的老鼠一样寻找躲避的地方。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课题组,对1976年到2014年全球暴发的7次埃博拉疫情中的埃博拉病毒(ZEBO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ZEBOV的GP基因受到自然选择作用,而且在2014年暴发的毒株中具有显著加快的进化速率,推测该基因的变化与此次大范围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相关。相关论文已在最新一期国际传染性疾病研究期刊《传染、遗传和进化》上在线发表。这一发现对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设计有重要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性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2005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性糖尿病的患者200,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100,给两组都采取常规护肝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再使用恩替卡韦,对照组再使用诺和灵30R,观察其病毒学应答情况、糖尿病控制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性糖尿病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糖尿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性糖尿病的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 治疗效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分子血液病研究室张广森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新的亚型,发现并克隆了该型APL的致病基因GTF2I-RARA。相关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英国血液学杂志》。这是我国学者发现并报告的第三种APL致病基因,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报道的第十种变异型APL融合基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8期
  • 机构: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报告,他们通过一种新型基因技术,重新激活人体红细胞中一个“沉睡”的基因,成功提高了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产量。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新方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英国卫生部门宣布,将在今年在英格兰地区率先开放11所“基因医学中心”,对数万组基因进行测序,以找到与癌症、罕见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有关的基因,从而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课题组,对1976年到2014年全球暴发的7次埃博拉疫情中的埃博拉病毒(ZEBO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ZEBOV的GP基因受到自然选择作用,而且在2014年暴发的毒株中具有显著加快的进化速率,推测该基因的变化与此次大范围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相关。相关论文已在最新一期国际传染性疾病研究期刊《传染、遗传和进化》上在线发表。这一发现对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设计有重要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地区近两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基因qacA的携带情况。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30mg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qacA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1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65株为MRSA(其中qacA基因阳性率为10.8%),共有9株qacA基因呈阳性(阳性率为6.3%)。结论自贡地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qacA基因携带率低于国外文献报道,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基因qacA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英国卫生部门宣布,将于2015年在英格兰地区率先开放11所基因医学中心,对数万组基因进行测序,以找到与癌症、罕见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有关的基因,从而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未来3年内,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把这类医学中心的数量增加到100所,目标是对10万组基因进行测序,找到一些重大疾病的“遗传密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在创伤中分子机制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基因表达的研究。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的技术,其用来研究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可以从更高层次的角度上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在本文中,探讨了皮肤修复领域中对基因芯片的应用。

  • 标签: 皮肤修复领域 基因芯片 科技的应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活动的季节性变化意味着免疫系统在冬天会令发炎情况加剧。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与发炎相关的疾病,例如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到了冬天通常会恶化,而且为什么人们通常在夏天更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性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性心律失常患者40,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频发室性早搏5,室上速1,结性逸搏1,房颤2,室速1,频发房性早搏1,肥厚11,不齐7,过缓8,过速10,ST低平13,T双目4,S-T下移16,Q-Tc延长2,T倒置15。经对症治疗,31好转(31/40,77.5%),9死亡,(9/40,22.5)。1结性逸搏患者经抗胆碱药物治疗24h后心律正常,其他10异位性心律失常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48h后心律正常。结论心电图异常是神经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作为重要的临床诊疗指标。

  • 标签: 神经源性心律失常 异常心电图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对44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工作责任、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及技能考核等。结论急诊护士压力主要包含工作责任、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及技能考核几方面,可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的缓解措施,减轻急诊护士的压力。

  • 标签: 急诊 护士 压力源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中医的核心思想就是“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指导着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实践,近年兴起的基因检测技术充分证明了中医“治未病”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二者从宏观及微观两个不同层面诠释预防观念并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

  • 标签: 中医&ldquo 治未病&rdquo 基因&ldquo 治未病&rdquo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2期
  • 机构:《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氧化磷酸化,能量物质在线粒体内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生成高能磷酸类物质,驱动着整个细胞的持续生存。线粒体中有13种氧化相关的酶都是由线粒体自身携带的DNA转录翻译得到的,其他的则是由细胞核中的DNA转录翻译得到。针对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往往会引起线粒体酶的功能异常,进一步导致细胞能量供应出现障碍,体现在生物整体上则是,线粒体缺陷相关的疾病。比如在人类中,这些疾病往往会导致多种系统的功能异常,例如发育迟缓、神经系统问题、肌肉协调性差等等。使问题更麻烦的是,这些线粒体疾病往往并没有很好的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