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胸片恢复时间以及呼吸费力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显著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安全性更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90例患儿。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对比患儿用药前和用药后2h、8h、24h以及48h肺功能的变化,在治疗前后患儿机械通气的参数。结果治疗总的有效概率是96.67%。治疗后,肺功能都出现明显的改善,使用呼吸机的参数出现明显的下降。治疗之后PIP、FiO2、PEEP同治疗之前相比降低。结论PS应用在新生儿NRDS的治疗中能够改善肺泡的充气程度以及肺功能,降低机械通气的时间,而且临床的疗效显著。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固尔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改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肺氧合功能的作用分析。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接诊的108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表面活性物质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经治疗12h后吸入氧浓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78.56±19.78)min、住院时间(10.02±0.26)d显著优于对照组(125.35±24.12)min、(17.65±1.04)d;两组患儿治疗前氧分压、吸入氧浓度、二氧化碳分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12h后,观察组患儿氧分压(53.34±2.14)kPa、吸入氧浓度(0.55±0.01)%、二氧化碳分压(54.69±4.53)kPa显著优于对照组(69.24±3.09)kPa、(0.36±0.04)%、(69.25±3.99)kPa,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进行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后吸入氧浓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APACHE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减少,肺氧合功能显著改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氨溴索气管内灌洗 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肺氧合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用于重度ICP疗效。方法选择ICP患者100例,50例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腺苷蛋氨酸(观察组),观察外周血VEGF水平及、羊水L/S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水平、羊水L/S值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R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分析,ICP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与羊水中L/S值相关性系数为0.649。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提高重度ICP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及羊水L/S值,临床可通过监测ICP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间接预测胎肺成熟情况,以预防RDS。

  • 标签: ICP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接受肺动脉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扫描的患者当中,不同扫描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拟接受胸部MRI扫描检查的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动脉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扫描,医生分别选择十字交叉法与平行放置法进行扫描,对比患者接受两种不同技术处理后的不同动脉主观评分情况。结果平行放置法扫描的主观评分明显高于十字交叉法,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肺动脉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扫描的技术选择,医生应用平行放置法进行扫描的效果较好,该技术值得推广。

  • 标签: 肺动脉 十字交叉法 平行放置法 血管成像 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那雄胺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剜除术的患者106例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那雄胺。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一般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术后1月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1月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血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短期服用常规剂量那雄胺手术疗效确切。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 非那雄胺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厄贝沙坦搭配络活喜用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血压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的的尿微量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取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的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的各项指标尽快恢复正常,是临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

  • 标签: 厄贝沙坦 钙离子拮抗剂 2型糖尿病 肾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松拮抗在心脏病患者行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脏病需行心脏手术患者,根据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肌松拮抗使用情况,分为观察组(新斯的明)和对照组(不使用肌松拮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与之相仿(P<0.05),而拔管时间(5.36±1.49)min<(13.64±2.85)min和心肌收缩功能恢复时间(17.72±3.14)min<(47.75±5.06)min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心脏病患者的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使用肌松拮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在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 标签: 心脏病 非心脏手术 麻醉恢复期 肌松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宁泌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两种药物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宁泌泰胶囊。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结果(1)两组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的NIH-CPSI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CPSI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宁泌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两种药物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有效减少缓解疼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借鉴。

  • 标签: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剂 宁泌泰胶囊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铁和静脉铁对产后贫血患者输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61例产后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补血情况及输血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铁补血效果显著优于口服铁,且能有效降低输血率,在产后贫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口服铁剂 静脉铁剂 产后贫血 输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外伤骨折术后进行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的一个案例进行报告,以便评估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手外伤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本院收治的一个案例,对治疗过程和效果等进行报道。结果经过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一周后,患者损伤手部肿胀明显减退,手部感觉障碍得到缓解。结论定向透药疗法对复杂性手外伤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手外伤 康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联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钙拮抗(尼群地平)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β受体阻滞(阿替洛尔)联合治疗。比较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DBP、SBP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DBP、SBP显著较对照组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联合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钙拮抗剂 &beta 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选取3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每组各有15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吉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替尼靶向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心肌胰岛素抵抗是多种心脏疾病共有病理基础,中药活性成分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可改善心肌胰岛素抵抗及心功能。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 标签: 心肌胰岛素抵抗 中药活性成分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对饮料中甜味和防腐含量进行同时检测分析的方法。方法用中性氧化铝柱固相对样品进行萃取净化,分离物质为Novopak-C柱,流动相为浓度为0.010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然后实施梯度淋洗。结果甜味与防腐均达到良好分离效果,2.1~200ug/ml线性范围内,r值在0.9995~0.999之间,89.0%~104.5%的回收率,0.2~1.3ug/ml检出限,测定时间为7min以内。结论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操作方便,对于饮料食品防腐和甜味检测非常有效。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饮料 甜味剂 防腐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小儿鼾症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鼾症患儿,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组(实验组30例)和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小儿鼾症手术的应用具有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小儿鼾症
  • 简介:摘要对26例心力衰竭利尿抵抗患者给予强心、扩血管、控制血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利尿联合多巴胺微泵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期间加强用药前、用药时、用药后的观察及护理,同时做好一般及心理护理,23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躯干及下肢水肿明显消退、体重明显下降、食欲增加、活动耐力改善。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低血钾,1例患者发生低血压,进行停药或减速等积极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 标签: 微泵 利尿剂联合多巴胺 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25种奥硝唑衍生物体外抗厌氧菌活性。方法使用奥硝唑敏感菌消化链球菌,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25种奥硝唑衍生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奥硝唑标准品对消化链球菌标准菌株作为对照。结论通过25种奥硝唑衍生物的体外抗厌氧菌活性测定,筛选出5种抗菌效果相对优良的化合物,分别是MIC值为0.50μg/ml的S2LA-01、S2LA-02、S2LA-24和MIC值为0.25μg/ml的S2LA-06、S2LA-07。可通过进一步研究从五种化合物中筛选出更加优良的抗厌氧菌药物。

  • 标签: 厌氧菌 微量液体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MIC)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合剂与中药颗粒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药颗粒治疗,对照组制成中药合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费用成本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7.0%,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的单付用药费用为(221.5±24.8)元,对照组为(178.4±16.9)元,且观察组患者的总用药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颗粒与中药合剂的临床治疗应用疗效无明显差异,而中药颗粒进行服用治疗方便性更为显著,整体性价比相对较高。

  • 标签: 中药合剂 中药颗粒剂 比较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过程中,运用吉替尼药品,结合运用健康教育,探究这一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吉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一百例,将这一百位肺癌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健康教育组。每个小组各五十位患者,普通治疗小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而健康教育小组的肺癌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有护理人员做到跟踪访谈,随时控制患者的病症发生,记录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并根据两组患者的评分做出表格总结。结果普通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百分之八十,而健康教育小组组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结论根据以上两组数据可知,把健康教育运用到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结合使用吉替尼药品,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和家属满意,对患者治疗的进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病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