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术与消毒供应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两科之间的工作联系相互交叉渗透,其特殊性使两科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更显重要。在实际沟通中,若双方产生不良情绪和各种矛盾又未能及时化解,将对日后的工作循环造成人为盲区,极不利于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促进手术与消毒供应定之间的有效沟通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基层医院 手术室 消毒供应室 有效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预防手术医院感染过程中加强手术人员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与实施手术治疗有关的4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手术管理干预,对比管理前后的相关人员考核情况以及院内感染情况发生率。结果加强手术人员管理后,相关人员的考核评分明显提高,和干预前的考核评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手术医院感染发生4例,管理实施后未发生,P<0.05。加强管理以后未发生1例院内感染。结论在预防手术医院感染过程中加强手术人员管理,能够降低院内感染,提高相关人员知识考核结果。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消毒供应的700件手术器械为观察对象,严格的执行清洗包装规范,并在消毒、分类和发放等流程进行全面的控制。结果实验前后,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质量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对手术器械实施质量管理不仅能有效的提升清洗包装质量和工作人员满意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管理 手术室器械 清洗包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用于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手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常规组(n=43)患者常规手术护理,给予干预组(n=43)患者全程无缝隙手术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干预,干预组患者进入手术时平均SAS、SDS评分相比常规组均显著降低,患者心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护理中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全程无缝隙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注射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2018年1-12月的100例门诊注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一般管理,安全管理组50例开展安全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效果。结果安全管理组满意度、心率等指标及门诊注射环境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注射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实施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手术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制定并实施相应对策,我院2017-2018年的100例手术治疗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其中未施行强化手术安全管理前的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强化手术安全管理后的50例为观察组,对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手术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强化手术安全管理后的患者非常满意度高于实施前,手术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结分析手术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并施行相对应的强化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手术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隐患 护理措施 问题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验间质评的反馈结果,总结间质评失控的原因和在控经验,提升实验检测水平。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对质评样本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17-羟孕酮(17-OHP)进行检测并上报,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共接受卫生部临检中心分发的14批次共计70份质评样本,G6PD测定结果偏倚分布范围为-13.29%~66.67%,相对偏倚平均值为4.13%;17-OHP测定结果偏倚分布范围为-10.18%~16.89%,相对偏倚平均值为1.14%。70份质评样本中,2份G6PD测定结果失控(偏倚≥30%或≤-30%),定量判断符合率为97.14%(68/70);17-OHP测定结果全部在控,定量符合率为100%(70/70)。70份G6PD质评样本反馈结果中,阴性32份,阳性38份,定性判断符合率为100%(70/70);70份17-OHP质评样本反馈结果中,阴性25份,阳性45份,定性判断符合率为100%(70/70)。每一批次项目评分结果均≥80%,本实验间质量评价合格。结论四川省新筛实验G6PD和17-OHP间质量评价结果满意,但仍存失控情况,需要密切注意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减小实验误差,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室间质量评价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17-羟孕酮
  • 简介:摘要台式灭菌在海拔4400米的高原环境下进行消毒灭菌工作,比较与平原的性能差异,分析原因,准确掌握高原环境下灭菌的性能特点,以便做好高原环境下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

  • 标签: 台式灭菌器 高原 使用体会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门诊输液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输液前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观察组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在门诊输液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在输液时的疼痛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输液 人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的护理缺陷及其管理策略。方法总结我院消毒供应护理工作,查找其存在的缺陷,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护理管理制度观念落后、护理队伍质量问题及职业风险因素等是消毒供应的主要护理缺陷,应引起医院重视,从而有效确保护理质量。结论消毒供应存在一定的护理缺陷,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可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的完善,从而促进医院各临床科室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缺陷 管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病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结果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血清学诊断里面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结果实验检测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室内、间质量控制来保证。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实验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能力验证来实现。结论布病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其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 标签: 质量控制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把手术的护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限度或消除。方法选取150例手术治疗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75例患者中,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4例(5.33%)研究组75例患者中护理安全不良事故0例(0.00%),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采取安全隐患防护措施,对不良事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医患护患关系的促进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门诊抽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对我院门诊抽血患者22500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门诊抽血工作流程、实行弹性排班、加强专科培训及护患沟通、完善服务细节、进行教育宣教。结果优质护理服务从在门诊抽血开展后,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血标本不合格率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抽血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结论门诊抽血应全面开展优质服务,保障患者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抽血室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院内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6月间ICU收治的2168例患者,共发生ICU院内医源性感染132例,感染率为6.09%,对比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与入院检查时的血尿便常规,以及痰培养、穿刺或者引流分泌物的病原检查结果,检查患者是否出现新的病原体。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院后随访,具体判断参照《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执行。结果132例患者感染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59(44.70%)例、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29(21.97%)例、消化道21(15.91%)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7(12.88%)例和切口感染6(4.55%)例,感染菌种分别为革兰阴性菌81(61.36%)例、革兰阳性菌37(28.03%)例和真菌14(10.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使用机械通气、使用深静脉留置管、使用泌尿道插管、使用抗生素、ICU时间≥14d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收治科室内外和镇静药物使用5d组间差异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机械通气、深静脉留置管、泌尿道插管、抗生素、ICU时间都是ICU院内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ICU 院内感染 医源性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护理工作中发生护理中断事件的原因,并讨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武警湖北总队医院2018年1月—8月在护理质量监控中发生的758件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时机进行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策。结果通过对护理中断事件进行分析,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手术护理工作中护理中断事件明显下降。结论对于护理中断事件采取科学的对策,为临床的医疗安全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护理中断事件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护理当中科学运用人文关怀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00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00例患者在手术中运用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余下100例患者在手术中运用人文关怀护理作为人文组。结果人文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要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在手术中接受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可以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护理对策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高龄患者9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手术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护理之后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治疗的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治疗的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护理能够明显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 转子间骨折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供应进行质量控制对于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实施供应质量管理前后,各取25例住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管理前后各科室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对比,评价可行性和效果。结果管理前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8.0%,管理后组的感染率为4.0%,进行供应质量控制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医院的供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科学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消毒的效果,降低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几率,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 标签: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层流手术感染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手术进行手术的患者500例,其中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前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后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层流手术实施完善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层流手术室 感染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监护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研究。方法选择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处理。结果50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肺部真菌分离情况中,白色念珠菌分离所占比最高;查到孢子和菌丝共29株,所占比58.00%。在不同抗真菌药物中,氟康唑S敏感性最高/R敏感性最低,与其他药物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概率较高,以气道开放、不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密切相关,故此需将诱发因素消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