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寻找疗效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帕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基线特征及治疗后不良事件筛选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time,OS)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中位OS为5.00个月。DCR为37.9%。治疗后出现高血压、手足综合症、腹泻和蛋白尿不良事件为OS的独立预后因子,预示着更长的生存获益。治疗后出现手足综合症和蛋白尿不良事件为DCR的独立预后因子,预示着更佳的疾病控制率。结论帕替对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事件可能是帕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因子。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疗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替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效果。方法病例搜集时间2014年1月—2018年6月,病例数61例(男1例,女60例,年龄38~75岁)。随机分为常规化疗组30例,治疗组31例。常规化疗组S140~50mgBID第1~14天口服;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加入5%GS500ml中滴注90min,第1天,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组采用帕替联合化疗治疗。在常规化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帕替250mg每天口服,与化疗同步应用,至化疗周期全部结束。比较两组晚期乳腺癌疗效;中位生存期;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相较常规组,晚期乳腺癌治疗效果好、中位生存期延长,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卡氏评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除新增高血压及蛋白尿外其它与常规化疗组相当。结论帕替靶向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 标签: 阿帕替尼 多线治疗失败 晚期乳腺癌 近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替联合替吉奥用于老年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单纯应用替吉奥治疗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为对照组,抽取30例联合帕替、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为联合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缓解率23.3%、疾病控制率93.3%均高于对照组6.7%、7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帕替+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高于单纯替吉奥治疗的疗效。

  • 标签: 老年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替吉奥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口服帕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32例,均给予口服帕替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中1例死亡,病死率为3.13%(1/32);剩余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占9.67%、部分缓解4例,占12.2%,缓解率(ORR)为21.87%(7/32);疾病稳定17例,占53.12%、无效7例,占21.88%,疾病控制率为(DCR)75%(24/32)。32例患者并无毒副反应,均属于正常的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7.48%(12/32)。结论帕替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较轻微,缓解、控制病情的效果好,从而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因此,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替联合放化疗对宫颈癌抗肿瘤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至我院进行中晚期宫颈癌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帕替片,4周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以及肿瘤直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减小,而观察组减少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帕替联合放化疗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能够增强患者放化疗的临床疗效,缩小患者的肿瘤,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帕替尼 放化疗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帕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情缓解率8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与参照组的80.0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帕替进行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向分子药物联合FOLFOX4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共计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FOLFOX4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甲磺酸帕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ORR和DCR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FOLFOX4联合甲磺酸帕替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靶向分子药物 FOLFOX4 转移性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帕替联合二线化疗方案在甲胎蛋白阳性胃癌和甲胎蛋白阴性胃癌患者床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晚期患者96例进行研究,将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阳性的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将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阴性的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帕替联合二线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近期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晚期患者临床中采用帕替联合二线化疗方案治疗,甲胎蛋白水平呈阳性的患者近期化疗效果比甲胎蛋白阴性患者好,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阿帕替尼 二线化疗 甲胎蛋白阳性 甲胎蛋白阴性 胃癌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磺酸帕替与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取我院晚期胃癌患者56例,随机分研究组(甲磺酸帕替)与对照组(替吉奥)各28例,评估两组疾病控制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帕替组患者腹泻、口腔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替吉奥相比,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甲磺酸帕替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有别于替吉奥,高血压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患者耐受性良好。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 替吉奥 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男性不育症患者近年来逐渐增多,给社会及很多家庭造成了极大困扰。大量文献报道左卡汀在男性不育症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疗效,可以通过改善不育症患者精子质量而增加受孕几率。本文针对左卡汀的主要成分、作用机制及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左卡尼汀 男性不育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吉非替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治疗,研究A组单独实施吉非替靶向治疗,研究B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吉非替靶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研究A、B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B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35.48%、研究A组35.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吉非替靶向治疗,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汀静滴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疗法,研究组辅以左卡汀静滴疗法,对两组不同时段NO和CGRP水平进行统计,并对比三个月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NO和CG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静滴左卡汀有利于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修复,降低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避免短期内再次入院而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静滴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替吉奥+索拉非及紫杉醇+索拉非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期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以及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开展替吉奥+索拉非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紫杉醇+索拉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远近期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紫杉醇+索拉非方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替吉奥 紫杉醇 索拉非尼 原发性肝癌 毒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可地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确诊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280例,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40例,分别采用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氨氯地平联合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血压指标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可地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氨氯地平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可地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确诊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280例,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40例,分别采用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氨氯地平联合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血压指标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可地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氨氯地平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左卡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内科-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25例进行随机数字法(RNTM)分组,对照组62例,单纯予以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63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左卡汀治疗,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t)、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蛋白水平和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Hb、Ht、TP级血清蛋白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与左卡汀联合治疗效果较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普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作出总结与分析。方法将“替普酶”“不良反应”作为检索词,对2001年—2018年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检索。结果替普酶所致ADR中,男性占64.29%,女性占35.71%;年龄最小的48岁,年龄最大的77岁;ADR出现最快的2min,最迟者为第2d;大多数ADR均为1d内发生,为速发型;主要临床症状为畏冷寒战高热、口舌部血管源性水肿、过敏并发外周血肿、颅内出血、休克、上肢软组织内出血、多脏器功能损伤、肾动脉栓塞等,涉及各个系统器官。结论在临床应用替普酶时应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针对症状做出相应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阿替普酶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行索拉非治疗对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肿瘤科60例中晚期肝癌(2013年1月—2016年8月)患者实施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分组介入组(n=30,介入治疗)和干预组(n=30,介入治疗+索拉非),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干预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干预组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介入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索拉非辅助治疗可提升生存率,但需加强对不良反应防护。

  • 标签: 中晚期 肝癌 介入 索拉非尼 生存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时采用厄洛替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治疗的44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厄洛替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厄洛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进展期胰腺癌采用厄洛替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厄洛替尼 化疗 进展期胰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辅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60例AIS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0例,给予替辅酶0.6mg/kg,最大用量60mg;其中,药物剂量的10%在1min内静脉注射,90%加入0.9%NS液40ml在微泵下静脉注射>1h。对照组30例用依达拉奉等静滴治疗,其疗程为14天。结果溶栓后溶栓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1W后,溶栓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49%,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具有特异性局部溶栓作用,微泵下静脉注射安全有效。

  • 标签: 阿替辅酶 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