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掌握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监管,通过对20家基层医疗机构现场进行查看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医疗废物监管中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医疗废物 监管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养老机构照顾者实施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方法社区护士对照顾者实施6个月的护理安全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照顾者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照顾者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有显著提高(X2=21.194,P<0.01);养老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组间差距有统计学意义(X2=6.721,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发挥了护理管理的专业优势,有效降低养老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安全 照顾者 医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养老机构老人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早期有针对性的干预MCI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养老机构100位老年进行MCI筛查;将老人分为正常组和MCI组,两组老人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认知功能、既往病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的老人被诊断为MCI患者,主要在记忆力、视空间执行功能、抽象能力三个认知域存在障碍。在单因素分析中体育锻炼、社交活动、睡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发病与受教育年限、智力锻炼有相关性(P<0.05)。结论养老机构中老人MCI发生率高,需要有组织的进行科学干预;MCI发病的相关因素中,受教育年限低、体育锻炼、社交活动、智力锻炼、睡眠密切相关。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养老机构 痴呆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在日常检查中收集的辖区内口腔诊疗机构信息数据,探讨辖区内口腔诊疗资源的结构、分配情况。

  • 标签: 口腔诊疗 资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ELISA法重新检测HBsAg金标试纸法检测后标本的必要性。方法将扬州市中心血站2017年1月—10月收集的30548份标本分别用金标法和ELISA法对HBsAg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经ELISA法检测HBsAg金标初筛197份阳性的标本有50份阴性,30351份阴性标本有78份阳性。结论HBsAg金标快速检测虽操作简单,反应迅速,携带方便,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差。用ELISA进一步检测,更好的避免假阳性与假阴性,保障了血液安全的同时挽留了假阳性的献血者。

  • 标签: 采供血机构 HBSAg 金标试纸法 ELISA 复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虹口区养老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做好养老机构内卫生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8年选择虹口区内养老机构作为监测点,采集室内空气、环境物表、餐饮具和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结果2016—2018年虹口区养老机构总体合格率为93.55%,2017年合格率最高。养老机构室内空气的总体合格率最高,为100.00%,工作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86.92%。细菌学检测结果,菌落总数合格率(94.28%)低于大肠菌群合格率(98.87%)。结论虹口区养老机构卫生消毒质量还有待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成为消毒的薄弱环节。

  • 标签: 养老机构 消毒质量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联体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为建立以医联体为载体实行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保证病人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依照2009版卫生部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3个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设计调查内容,对21家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现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中发现所有21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均存在管理不规范,设施设备落后或欠缺,操作规程不规范、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灭菌物品信息无法追溯等缺陷。结论建立以医联体为载体辐射周边基层医疗机构的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模式不但可以彻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不规范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基层医疗机构对消毒供应的投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促进消毒供应质量同质化,以确保病人安全。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消毒供应室 现状调查 医联体 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
  • 简介:摘要为比较幼托机构内摆放的洗手液和固体肥皂的适合性,以及两种洗手用品用后的清洁效果,通过现场采样和染菌量计数经统计所得结果进行评价,结论是洗手液和固体肥皂使用后的清洁效果均无明显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品。

  • 标签: 幼托机构 洗手液 肥皂 染菌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进行质量风险管理探讨。方法以风险管理方法中的的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处置为基础,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进行质量风险评估。结果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中质量管理风险进行排序。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生物等效性 质量风险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兵团八家血站过去6年的献血情况,探讨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和分布特征,为制定合理有效的献血者招募策略,为今后开展无偿献血招募提供依据。方法从采供血信息采集软件(血站部分)管理版数据库中调取2012年—2017年期间献血者数据,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学历以及献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2017年共有128233人参加献血,其中男、女性比例为1.951;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占32.05%,其次是36~45岁段,占25.77%;文化程度主要以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和初中为主,占献血者人数的91.74%;献血者职业中其他职业29.30%,学生17.06%,工人15.24%,农民14.77%;献全血量以400mL和300mL为主,合计占85.97%,献机采单份占53.89%,双份占46.11%。结论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人群结构特征对无偿献血有影响。就兵团采供血机构而言,无偿献血者年龄以18~45岁为主,其他职业、大学生、农民、工人是献血的主体人群。制定针对女性、公务员、教师、医务工作者的招募策略,使这部分人群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对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提升捐献400毫升献血比例。

  • 标签: 无偿献血 人群特征 献血招募
  • 简介:摘要为比较幼托机构内摆放的洗手液和固体肥皂的适合性,以及两种洗手用品用后的清洁效果,通过现场采样和染菌量计数经统计所得结果进行评价,结论是洗手液和固体肥皂使用后的清洁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品。

  • 标签: 幼托机构 洗手液 肥皂 染菌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染病疫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3月本市的传染病疫情防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医疗条件较好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管辖下的200名居民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设为实验组,选择医疗条件较差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管辖下的200名居民作为参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居民的传染病发生率以及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与参照组居民比较实验组居民丙类疾病、乙类疾病等传染病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参照组居民比较实验组居民在疾病特征、传播途径、疾病种类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具有重要作用,医疗条件较好的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效果好,今后应提高对医疗水平较差的卫生机构关注程度,从而减少传染病发生,保证居民身体健康。

  • 标签: 传染病 疫情预防 社区公共卫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