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端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治疗老年肱骨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应用LPHP治疗66例老年肱骨端骨折,男30例,女36例,年龄60~84岁,依据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48例,Ⅳ型骨折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致伤原因车祸13例,坠落或跌倒53例。通过随访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功能。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2例肱骨头坏死,均为Ⅳ型骨折,肱骨头侧钢板下骨吸收2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8例肩关节活动受限,Neer功能评分优38例;良20例;可8例。优良率87.9%。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等情况。结论LPHP治疗肱骨端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Neer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治疗肱骨端骨折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择取我院起于2012年4月,止于2014年4月,接收入院的肱骨端骨折患者,共计47例。把随机分组原理作为主要依据,对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7例患者进行科学的分组,即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4例,行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23例,行非锁定钢板治疗。于治疗后,合理判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锁定钢板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法进行治疗,安全可靠,且更利于其骨折创口的愈合。

  • 标签: 愈合 锁定钢板 并发症 肱骨近端骨折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端骨折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将近3年来我院肱骨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例随机选出经肩峰前外侧切口手术入路病例15例,经传统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手术入路15例,共30例,分为观察组(肩峰前外侧切口组),对照组(传统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切口),从手术过程及术后6个月、1年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结果从手术过程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比较,肩峰前外侧切口在治疗肱骨端骨折中更科学,更合理。结论对于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端骨折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峰前外 传统经三角肌胸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肱骨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3),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优有5例,良有8例,差有7例,优良率为65%,观察组患者优有9例,良有12例,差有2例,优良率为91%,对照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观察组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4.3±8.4)min、(24.3±3.7)d、(376.2±22.3)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1.5±9.6)min、(15.7±3.4)d、(221.8±26.7)ml,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端骨折比较,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端骨折的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常规手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前庭康复治疗对平衡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平衡障碍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功能性伸手试验、Fukuda试验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治疗对平衡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前庭康复治疗 平衡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股骨转子间骨折62例,依照治疗方法差异分组。31例入组研究组,采用股骨端锁定钢板治疗;余31例入组对照组,采用DHS(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住院日短,髋关节活动时间短,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可予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药房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药品过期失效损耗,完善效期药品管理流程,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方法我科室在病区药房推行品管圈活动,成立QCC小组,科室组织培训,学习掌握QCC使用流程及常用七大手法,针对病区药房效期药品开展专题讨论,分析要因,头脑风暴,提出解决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病区药房效期药品品种数量,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过期失效药品损失。

  • 标签: 品管圈 近效期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治疗肱骨端骨折患者,临床探究采用锁定钢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5~2015.6期间96例经诊断为肱骨端骨折入院治疗的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组在采用肱骨锁定加压钢板,观察两组手术、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较治疗组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多,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肩关节能力恢复较治疗组差,P<0.05。结论临床在对肱骨端骨折治疗时选取锁定钢板,患者肩关节能力恢复好、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

  • 标签: 疗效 骨折 肱骨 近端 钢板 锁定
  • 简介:摘要我国有很多种中药药材,而且来源相对较为复杂,以往鉴定中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颜色、味道以及形状等外观进行鉴定,但是鉴定结果并不是非常客观,带有一定的经验性、主观性。近年来,光谱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加工炮制鉴定、产地鉴定以及中药品鉴定中已经广泛应用到红外光谱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药鉴定的准确性以及便捷性。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药鉴定中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的具体体现以及优势,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中药鉴定 近红外光谱技术 应用分析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肱骨端锁定接骨板(LPHP)、肱骨端解剖钛板、钢针3种手术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肱骨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的58例为A组,采用肱骨端解剖钛板固定的42例为B组,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的39例为C组,比较3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B、C组。结论肱骨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比肱骨端解剖钛板及钢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端粉碎骨折更具有优势,是治疗老年肱骨端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老年肱骨 粉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碘131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比较其近期治愈率、有效率及远期复发率。结果碘131组治愈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碘131疗法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的疗效显著。

  • 标签: 碘131 抗甲状腺药物 甲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平衡针灸降糖穴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2名患者,对其进行3天的平衡针灸降糖穴的治疗方法后,对其血糖值、尿糖值及糖尿病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并与平衡针灸降糖穴治疗法实行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平衡针灸降糖穴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及尿糖值具有明显的降低,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也有减轻,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衡针灸降糖穴的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平衡针灸 降糖穴 2型糖尿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半肩置换与Philos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研究出老年复杂肱骨端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13年5月-2016年1月,天津医院创伤病区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复杂肱骨端骨折患者,且随访时间均在两年以上的40例患者。分为半肩置换组和Philos钢板组,其中半肩置换组15人,Philos钢板组25人。术后随访时间24~29月,平均25月。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肩置换和Philos钢板都可用于治疗老年复杂肱骨端骨折。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Philos钢板 半肩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明确有效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5月~2015年3月接收的92位股骨端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使用DHS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及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改善,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术后愈合快,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DHS PFNA 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FNA.蛇形锁定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我院2013年9月-2016年4月共122例患者,其中62例使用PFNA内固定60例使用股骨端蛇形锁定板。对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对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下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PFNA组明显优于股骨端蛇形板(P<0.05)。结论PFNA作为一种新型髓内固定系统较股骨端蛇形板具有创伤更小,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更快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近端蛇形锁定板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症,采取一般股骨端钢板与PFN两种手术方法,对比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本科随机抽取2014年8月到次年8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30名,其年龄在47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岁。对这30名病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5人,甲组采用普通股骨端钢板固定,乙组采用PFN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时长,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予以对比观察。结果对比二组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二组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有所长,加强控制和注意该两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需结合实际来选择内固定方法。

  • 标签: 普通股骨近端钢板 PFN 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行股骨端锁定钢板治疗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经治疗后,有0例无效,有效率为100.0%。Matta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结论股骨端锁定钢板治疗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更佳,患者的预后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实用技术,具备临床实用性。

  • 标签: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