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是既年轻又前沿的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合二为一的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培养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通过该学科的实验教学及合理的实践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为其以后从事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奠定可靠的基础。

  • 标签: 卓越医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道B和腹部B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123例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分别经腹部B和阴道B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B的诊断准确率为94.3%,高于腹部B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B对胚芽、附件包块、盆腔积液、假孕囊及心血管搏动的显示率高于腹部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B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B,阴道B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部B超 阴道B超
  • 简介:摘要目的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B与腹部B的不同,以及哪个更为合适。方法58位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都用阴道B和腹部B进行诊断。结果两种方法检查出患者的阳性率不尽相同,阴道B为75%,腹部B为93%。这两种结果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规律(P<0.05)。腹部B对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宫内假孕囊,胚芽的检出率小于阴道B的检出率(P<0.05)。结论阴道B在诊断异位妊娠方面比腹部B更准确,而且它的阳性检出率更高。

  • 标签: 阴道B超 腹部B超 诊断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肿瘤的不规则结构和复杂的组成限制了抗肿瘤药物的吸收和发挥,同时,现在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都是小分子药物,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最近十几二十年里,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以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两方面。本文就其近几年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材料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作扼要综述。

  • 标签: 小分子 抗肿瘤药物材料 作用机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可穿戴传感器,它可以通过测量汗水中特定分子的水平,来获得一个人生理和健康的实时信息。该传感器能为在户内外长时间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提供详细的汗液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整理本院的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收集整理并归纳出我院常见的几种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院各类说明书用药多数较为合理,亦有少数属不合理用药。结论虽然临床实践中说明书用药现象非常普遍,但必须慎重,应找出对策,通过药剂科与医务科的共同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

  • 标签: 超说明书用药 收集整理 分析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阴检查在临床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诊治72例宫外孕病人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2例孕妇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69例,阴确诊率达95.83%。结论对宫外孕诊断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技术,不仅对孕妇造成的伤害小,而且操作简单、临床准确率高,值得借鉴与推行。

  • 标签: 阴超 宫外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多数肿瘤细胞都表现出染色体的不稳定。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粒-微管是否正确结合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重要关系。Ndc80复合体由Ndc80,Nuf2,Spc24和Spc25组成,它们在动粒-微管的结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来分析代表真菌、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共17种生物的Nuf2基因的分子进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参与染色体分离和肿瘤发生的作用机理提供资料。

  • 标签: 染色体 动粒 微管 Ndc80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产后出血中的变化。方法选取68例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其中产后出血量为500-800ml为第一组,产后出血量>800ml为第二组,选取同期正常分娩的孕妇,产后出血量<500ml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常规凝血指标及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产时第二组的5项常规指标有明显变化(P<0.05),而第一组无明显变化(P>0.05),产后第一组、第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性(P>0.05);将三组产时与产后进行对比,可见第一组的D-D、ATAg、PAP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D-D、PAP呈下降趋势,而ATAg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产时比较,产时第一组D-D增高,ATA下降,具有差异性(P<0.05),第二组的D-D、PAP显著增高(P<0.05),ATA、TAT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产后比较,第一组的D-D显著升高,TAT减低(P<0.05),而第二组的TAT、ATA减低(P<0.05),D-D显著增高(P<0.05),产后第一组的ATAg高于产后第二组(P<0.05)。结论AT、DD对产后出血所致的DIC能早期诊断,常规凝血指标如PT、TT、APTT、FIB、PLT在DIC早期诊断上意义不大。

  • 标签: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产后出血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彩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的30例肠重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彩小儿肠套叠病症诊断,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彩对于肠重叠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小儿肠套叠具有彩超声响图的特异性,通过这种声响图能大致判断出病患病情特点。结论彩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70例患者进行彩的检查,对比分析彩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78%,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宫外孕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彩在宫外孕临床诊断中诊断的正确率较高,且操作便捷,是一个可信的方法来诊断宫外孕。

  • 标签: 宫外孕 彩超 诊断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eI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结果患者在手术中都顺利插管,子宫肌瘤供血完全阻断闭塞,栓塞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1、3、6个月为进行复查,经B或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1、3、6个月的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约为30%,50%、7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月经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经期缩短;治疗前血红蛋白为55~105g/L,治疗后6个月复查血红蛋白显著升高,红蛋白为105~140g/L。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能有效缩小瘤体,失败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股动脉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对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的86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诊断,对比分析彩临床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病理诊断86例患者中75例良性肿块患者,11例恶性肿块患者;彩诊断75例良性肿块患者中有71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4.66%;11例恶性肿块患者中有9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81.81%,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02%;恶性肿块分级大多为Ⅱ~Ⅲ级,良性肿块分级大多为0-I级。结论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诊断符合率高,并且对患者伤害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巧克力囊肿的B诊断及显像特点,以帮助临床提高诊断率。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9月于我院行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E.VolusonE8超高端四维彩扫描检查入选患者,观察并分析仪器扫查的准确度情况。结果经病理检查,4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中,26例为单侧囊肿,14例双侧囊肿,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5.0%和35.0%。囊肿直径10mm~85mm,平均直径(42.7±0.6)mm。B检查提示,33例患者的诊断与病理检查相符,B诊断符合率82.5%(33/40)。7例误诊病例中,3例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2例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1例误诊为阔韧带肌瘤,1例误诊为炎性包块。卵巢巧克力囊肿4种类型的B诊断率分别为单纯囊肿型75%,均匀点状型92.3%,混合型80%,实体型40%,均匀点状型巧克力囊肿的B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其它3类型,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B显像多样,虽无明显特异性但仍有规律可循,其在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如结合患者实际病症可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卵巢巧克力囊肿 B超 诊断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掌握低分子肝素钙正确的注射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腹壁右侧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技术(拔针后按压10min)为传统组,左侧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为改良组,改良组采用进针前抽取0.1ml空气Z路径注射及拔针后用棉球轻按皮肤拔出,不按压注射部位;注射30min内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注射后12h内评估注射局部的情况,包括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出血。结果改良组注射局部发生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少于传统组,皮下出血轻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 Z 路径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彩用于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彩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并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诊断异位妊娠的符合率、卵巢肿瘤蒂扭转的符合率、急性盆腔炎的符合率分别为94.1%、90%、87.5%,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诊断黄体破裂的符合率为100%。结论腹部彩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较高,准确性较高,操作便捷、较为经济,安全性较好,是临床上首选择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腹部彩超 妇科急腹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诊断腹内疝并发肠梗阻的诊断率及彩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6例腹内疝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彩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本次研究中的36例患者彩检查后确诊为肠梗阻合并腹内疝的患者为28例子,诊断符合率为77.78%。肠梗阻合并腹内疝的的彩表现为肠道局部的狭窄,疝囊进入肠管表现为平行线的多层结构,挤压庄的盲端改变;肠管的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有的患者肠壁增厚,肠道蠕动减弱。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肠坏死。还有1部分患者表现为腹腔积液,积液面积呈少量或者局限性。其余8例患者未明确诊断为肠梗阻并发腹内疝,但也明确诊断为肠梗阻,建议剖腹探查。结论彩对腹内疝并发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率,彩表现有特异性,可为腹内疝并发肠梗阻的诊断提供参考,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腹内疝 肠梗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A/B诊断进行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无种族、地域及性别的差异。仔细观察肿物的部位、生长方式、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选择前来我院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5?例患者经过临床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无误诊、漏诊。在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之前,对患者给予A/B?诊断,观察是否能够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果本组5例均为单眼发病,女3例3只眼,男2例2只眼,年龄0.8~3.6岁,平均2.4岁,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猫眼样反光”)、因视力丧失出现斜视时被家人发现引起注意而就诊。结论超声对诊断Rb为首选检查,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推动复明计划覆盖率、珍爱及延长婴幼儿生命,为临床提供及时诊断依据。

  • 标签: 眼科 A/B超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良性疾病诊断中,B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患有乳腺良性疾病76例,对其分别实施B及钼靶X线检查,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B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疾病采用B诊断方式,可帮助提升诊断准确率,更好地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 综合 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