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秀丽主任医师在临床中关于头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四则病案,通过病案分析发现师在临床中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虫类药,使临床疗效有很大的提高。

  • 标签: 虫类药 袁秀丽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高热惊厥的小儿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的教育,并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细心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结果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了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家庭护理及预后等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及时抢救、良好的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教育,对减少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热惊厥 健康教育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布氏杆菌病与其他脊柱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相似性,于是总结本院近一年确诊的由布氏杆菌性引起的脊椎炎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通过归纳总结来提升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对比分析1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脊椎炎的CT、MRI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病理学资料的整理与已确诊的脊椎病变的影像表现比较。结果布氏杆菌病多见于腰椎,病变椎体骨质破坏一般较轻,且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域小且多,一般都是破坏只局限于椎体边缘的单个椎体破坏最为明显,不累及椎弓根,一般椎体无压缩改变,脓肿区域较为局限且相邻椎体周围也可出现脓肿,椎间盘破坏程度也相对较轻。结论根据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与其他脊柱病作出鉴别诊断。

  • 标签: 布鲁氏杆菌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予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113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相关资料予以分析,并针对具体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包括意外事件、执行医生嘱咐错误、给药错误;多发部门输液室、儿科、内科;发生率护龄低于2年发生率最高,护龄2-5年次之;直接风险率超过80%。结论临床护理操作是引发临床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在防范护理风险时,应该强化护理培训工作,积极完善相应的护理制度,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 护理制度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控制患者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内科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儿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使护理人员完成护理评估,同时还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需要,帮助患儿及家属适应环境,取得家属及患儿的信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更能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在儿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儿科护士需要学习并掌握与患儿沟通的特点、途径及技巧。

  • 标签: 护患沟通 儿科护理 特点
  • 简介:摘要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新生儿 硬肿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临床和X线表现,探究两者之间的特点和关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134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分析新生儿患者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所选新生儿肺炎患者中,支气管肺炎85例(63.4%),大病灶肺炎29例(21.6%),大叶或节段性肺炎7例(5.2%),间质性肺炎13例(9.7%),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阴性4例(2.9%)。结论X线诊查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新生儿肺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的分析,对如何提高新生儿肺炎诊断率提出建议。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X线临床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采血室的管理,保证了患者的检验质量,有效地预防了交叉感染,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方法通过改善采血室环境,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加强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体验到了全程、人性化的服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患者的满意。结论由于加强了采血室的各项管理力度,使患者能顺利并愉快的完成检验项目,提高了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保证了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保障。

  • 标签: 静脉采血 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2月~2014年12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糖尿病患者112例,分别给予常规以及全程健康教育,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饮食调节、运动治疗、生活方式改变、血糖监测、靶器官损害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观察组再次入院或门诊治疗率6.25%,低于对照组3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水平,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柳州市16所示范性幼儿2011-2014年在儿童肥胖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2014年每年对柳州市16所示范性幼儿儿童进行体检一次并获得儿童体格发育数据,参照WHO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应用身高别体重法评价儿童肥胖。结果2011-2014年市区示范性幼儿儿童肥胖总检出率为7.39%,不同年份肥胖检出率有增长趋势(X2=212.584,P=0.000);3~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31%、6.04%、9.01%、10.22%,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X2=250.630,P=0.000)。结论儿童肥胖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且逐年递增,家庭、托幼机构及社会应早期加强健康教育,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采取适当的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

  • 标签: 3~6岁儿童 肥胖 发展趋势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O监测技术在肿瘤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0例危重症患者行PICCO监测,做好PICCO导管护理、PICCO校正、预防感染等。结果均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监测时间最短2h,最长8d。监测期间未发生意外拔管和动静脉血栓形成,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局部渗血、血肿等发生。结论对肿瘤危重症患者进行PICCO监测,做好各项护理,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PICCO 肿瘤 护理 危重病
  • 简介:摘要医学本科生早期临床实践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与拓展临床思维能力,为未来临床工作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目前带教教员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矛盾等原因,减少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的机会;加之医学本科生多选择考研、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实践落实不到位,实习兴趣差,以及带教积极性不高,教学管理不严格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医学本科生的临床能力。探索新的护理带教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员素质,保障临床教学工作的落实。

  • 标签: 本科医学教育 护理带教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阳光心”模式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康复站收治过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制订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开展工疗、农疗、娱疗等社会功能康复训练活动,观察时间1年,并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对本组患者进行康复效果的评价。结果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站时与康复训练1年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及家庭经济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在社区“阳光心”接受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自信心,减轻患者症状,是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社区 阳光心园 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及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穿孔性阑尾炎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法,对照组进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医疗成本、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残余脓肿发生情况、放置引流管、切口感染率、应用止痛药率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医疗成本、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予以腹腔镜手术,高度微创,可促进病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穿孔性阑尾炎 腹腔镜 开腹 阑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