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转换酶异常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血清血管紧张转换酶异常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处理,ACE测定方法为酶法。结果1053例血管紧张转换酶异常的患者,其中升高的1020例ACE为122.4±21.5U/L,血管紧张转换酶降低的33例ACE为2.3±1.1U/L。结论血清血管紧张转换酶异常,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高血压 肾素 血管紧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性维生D配合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与双嚓达莫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胶丸,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性维生D联合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治疗IgA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活性维生素D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IgA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测进行分析,探究血管紧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取不记名选择与自主报名与方式选取35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与35位正常妊娠妇女,高血压患者均于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时间段内确定,分别作为观察对象与对照对象。检测血管紧张Ⅱ浓度以及血管紧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通过观察与分析,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对血管紧张Ⅱ浓度以及血管紧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的检测发现,观察组血管紧张Ⅱ浓度较高,血管紧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也较高,P值小于0.05。结论血管紧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检测阳性率较高,存在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自身抗体 妊娠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药(ACEI)与地高辛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CEI组与地高辛组,各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CEI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地高辛组,且ACEI组治疗后LVEDD及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ACEI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地高辛更加显著,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地高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预防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防患者心房颤动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治疗以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几率,进而提升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预防 冠心病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血清胱抑C(Cys-c)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中的一员,参与机体内部很多生理病理反应过程。之前的研究结果发现血清胱抑C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物,而更多的研究结果发现血清胱抑C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血清胱抑C和冠心病、心衰以及心梗等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高水平的胱抑C和其危险分层以及不良事件表现出明显的关联,但是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胱抑C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和分析。

  • 标签: 胱抑素C 心衰 心梗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在诊断及治疗指导上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02例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其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检眼镜检查,研究组给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进行视网膜检查。结果对照组经检眼镜技术检查后,80例患者被发现视网膜有病变,其病变发现率为79.21%;研究组给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检查后,95例患者被发现视网膜有病变,其病变发现率为94.06%,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被检出视网膜有病变的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P<0.05)。结论在临床的视网膜病变检查中,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检出视网膜有病变的发现率极高,并且有利于辅助临床早期发现眼底疾病,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病情进展,降低致盲率的发生,为患者免去不必要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诊断 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12月8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化疗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化疗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比较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联合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化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生存质量优于化疗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肯定,可有效延长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化疗方案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拟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5例,均使用GE128层LightspeedVCT进行神经系统扫描,检查时先行头颅普通CT平扫,所有进行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超早期与早期急性脑血管疾病。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实施CT血管造影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者60例(92.3%),实施普通CT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者42例(64.6%)。结论CT血管造影在临床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尤其对于超早期脑血管病变者。

  • 标签: CT血管造影 急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肾血管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2013年6月-2016年6月完善肾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患者44例,部分患者完成了肾静脉取血、肾脏ECT检查,分析44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肾一级血管是指肾动脉主干,肾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是指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等分支血管,肾血管损伤定义为肾血管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其中一种表现者。结果双侧肾血管损伤35例(79.55%),单侧肾血管损伤9例(20.45%);肾一级血管损伤或同时合并肾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损伤15例(34.09%),单纯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29例(65.91%)。(1)肾动脉造影表现15例(34.09%)患者存在肾一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35例(79.55%)患者存在肾二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改变,病变血管以叶间动脉(34例,77.3%)和(或)弓状动脉(14例,31.8%)受累最常见,小叶间动脉(4例,9.1%)受累相对较少;20例(45.45%)患者存在肾血管血管瘤形成,4例(9.09%)患者存在肾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节段性狭窄和狭窄后扩张交替出现。(2)28例患者行双肾ECT检查(56个肾脏),38个(67.86%)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9.59±17.88)ml/min,38个(67.86%)肾脏肾血浆流量(ERPF)降低(150.42±90.06)ml/min。其中18例单纯肾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患者双肾ECT示,24个(66.67%)肾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8.22±12.75)ml/min;25个(69.44%)肾脏肾血浆流量降低(149.13±67.14)ml/min。(3)36例患者行坐位肾活性测定(5.97±3.86),29例(80.56%)患者坐位肾活性增高。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损伤多累及弓状动脉和叶间动脉,多伴有狭窄、闭塞、微血管瘤形成,提示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病变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损伤 血管狭窄 血管闭塞 微血管瘤
  • 简介:摘要维生K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维生K1、K3、K4要在肝脏转变成K2才具有活性。维生K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凝血作用,在肝内作为羧化酶的辅酶,促进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Ⅸ和Ⅹ等合成,并使凝血酶原转变成活性凝血酶,从而发挥凝血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和广泛肠切除所致肠道功能吸收不全;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所致维生K缺乏;以及新生儿、早产儿低凝血酶原症;使用香豆类、水杨酸类等维生K拮抗剂过量而致出血患者,和敌鼠钠中毒者。维生K还可用于胆石症、胆道蛔虫所致胆绞痛、具有镇痛解痉作用。随着维生K作用机理阐明,近代还发现维生K还具有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等保健功能。

  • 标签: 维生素K 凝血酶原 r-羧化 凝血酶 凝血作用 保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1例,入院时,先行常规方法检查,后行心血管超声检查,比较心血管超声检查前后患者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分析心血管超声的临床价值。结果心血管超声检查后,患者疾病诊断准确性大幅提升。异常患者右心室Tei指数值、左心室Tei指数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者。三尖瓣返流患者中,返流程度越严重,返流速度越快,肺动脉收缩压越高。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超声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无创、快速、便捷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心血管超声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疑似心血管疾病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心血管超声检查,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患者中有85例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心血管超声的诊断敏感度为97.65%;特异度为62.50%,诊断准确率为94.62%;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超声诊断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可通过超声影像学特征予以诊断,具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42.86%、颈动脉狭窄发生率20%、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发生率40%相较于观察组74.29%、48.57%、70%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运用价值,能够为疾病风险评估与预后提供可靠参考,对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颈部 脑血管超声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血管超声检查,并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其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以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血管超声诊断缺血性脑疾病的符合率。结果经血管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以及颈总动脉PSV、RI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超声可以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185例,包括颈内动脉狭窄118例(63.78%)、椎动脉狭窄55例(29.73%)、锁骨下动脉狭窄31例(16.76%);症状性狭窄117例(63.24%),包括脑梗死患者120例,约占64.86%,脑卒中患者66例(35.68%),无症状狭窄68例(36.7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其手术效果、并发症以及远期预后等。结果本次研究中185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30d内发生脑组织缺血事件3例(1.62%),脑组织血液灌注过度4例(2.16%),无其他心肌梗死、脑出血以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40.86±10.49)个月,支架血管段复发狭窄7例(3.78%),包括颈内动脉3例(42.86%)、椎动脉3例(42.86%)、锁骨下动脉1例(14.29%);远期脑组织缺血事件8例(4.32%),其中颈动脉血管缺血6例(75.00%),在随访时间无任何患者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支架成形术 颅外脑血管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正确使用缩宫,能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对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缩宫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选取我院校医室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普通感冒患者8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维生C(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复合维生B(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照组只进行对症治疗,追踪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病程长短。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病程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普通感冒治疗中常规加用适量维生C和复合维生B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普通感冒 维生素C 复合维生素B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血管瘤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为日后肝血管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30例经超声检查发现和诊断的肝血管瘤病患资料和病理诊断做比对,观察肝血管瘤的超声表现,分析超声检查对于肝血管瘤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结果经检查结果显示,肝血管瘤的超声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混和回声型,无回声型;一般彩色多普勒不易测及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29(96.6%),具有较高的临床确诊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用于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少肝血管瘤在临床诊断中的误诊、漏诊,从而提高肝血管瘤的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肝血管瘤 超声检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电休克与舒必利静脉滴注疗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住院的32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电休克组(16)例和静脉舒必利组(16)例,采用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并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电休克组与静脉舒必利组在BPRS评定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休克与静脉舒必利对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有同样的疗效。

  • 标签: 电休克 舒必利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