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CT及MRI能发现不明显的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的解剖异常。而显示关节盂缘病变和邻近软骨病变及软骨下囊性变和滑膜疝,MRI较x线平片及cT更准确。主要就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钳型(Pincer) 凸轮型(Cam) 混合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踝关节撞击症患者实施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撞击症并需实施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在术后需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后需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过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踝关节撞击症患者实施踝关节镜下的手术治疗后,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均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踝关节镜下手术 踝关节撞击症 治疗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月~2014年1月,医院共收治并应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64例。结果随访10个月~28个月;治疗后,负重行走疼痛遗留率10.94%、被动背伸疼痛1.56%、活动后肿胀4.69%,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背伸度(18.7±3.4)分高于术前(8.5±1.2)分,术后疼痛评分(34.5±2.1)分、功能评分(48.2±8.4)分,高于术前(22.3±1.7)分、(25.4±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疗效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运动功能障碍,恢复踝关节与足部功能。

  • 标签: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价值。方法24例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进行肩关节MRI扫描。包括斜冠状位T1WI、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斜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冈上肌肌腱损伤,22例显示肩锁关节骨质膨大;20例显示肩锁关节骨质水肿,4例显示肩锁关节周缘积液,4例显示肱二头肌肌腱损伤,2例显示肱骨头骨质水肿。结论MRI有助于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

  • 标签: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微创手术踝关节撞击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研究运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28岁(21-34岁),前踝撞击综合征6例,后踝撞击综合征3例。结果均获随访平均1.6年,9例患者中,7例功能恢复正常,2例踝关节轻度僵硬,活动后伴出现肿胀疼痛,临床应用中疗效评估可看出优70.7%(7例),良11.1%(1例),可11.1%(1例),优良率88.8%。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踝损伤撞击 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08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Neer分度Ⅰ度3例,Ⅱ度7例,Ⅲ度2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10例行MRI检查。12例均行前肩峰成形术,均无需缝合肩袖。结果随访时间7~33个月,平均11个月,本组12例中治愈4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11/12)。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其创伤小,同时可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肩关节 肩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SCT、MR表现,探讨MSCT及MR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或关节镜证实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肩关节MSCT、MR表现,观察和测量肩峰的形态、肩峰下间隙的宽度,观察肩袖情况及关节骨质改变。其中所有病例均行16排MSCT检查及1.5TMR检查。结果①肩峰形态扁平状肩峰3例,弧形肩峰12例,钩状肩峰15例,CT诊断30例,MR诊断25例;②肩峰下间隙狭窄CT诊断25例,MR诊断14例;③肩袖损伤CT诊断12例,MR诊断30例;④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积液CT诊断5例,MR诊断13例;⑤前上盂唇损伤CT未发现,MR诊断5例;⑥冈上肌、三角肌萎缩各3例,CT、MR诊断均做出诊断;⑦关节骨质改变肱骨大结节骨质增生,CT诊断16例,MR诊断5例;肩峰下骨赘CT诊断8例,MR诊断4例;⑧冈上肌腱钙化CT诊断5例,MR诊断2例。结论MSCT能清晰地显示肩峰的形态,测量峰肱距、峰沟距评估肩峰下间隙狭窄程度,在骨质增生和钙化显示方面具有优势;MR能精确地显示和评估肩袖损伤的情况、肩峰下滑囊改变和肩关节其他软组织损伤。MSCT联合MR检查能有效地评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学特征和病理变化,为临床正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肩峰下间隙 多层螺旋CT 肩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颈骨折行内周定术后的患者中出现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发生率及引起此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16年1—8月在我门诊复查的46例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收集与诊断FAI相关信息,对与诊断标准相符患者及时做出诊断。结果所随访的46例患者中,3例发生FAI(6.52%)。3例头下型2例GardenIV型、1例GardenmⅢ型。结论实施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当中,有FAI的存在可能,且有一定发生率,可能与术中复位质量及骨折类型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析其疗效并对此法进行可行性评价。方法任意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关节镜微创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评分评定,评分采用Mcguire评分系统。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所有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结果关节镜下显示,前外踝撞击综合症患者10例,前踝撞击综合症患者3例,前内踝撞击综合症患者5例,内踝撞击综合症患者7例,后内踝撞击综合症患者7例,后踝撞击综合症患者3例。手术前Mcguire评分为50.43±26.64分,手术后为82.56±28.6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优良率为93.33%,比较高。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患者治愈率比较高,没有明显的不适应症,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疗效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献血者的坐姿、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和穿刺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穿刺失败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从而引发疼痛,甚至会出现淤血、血肿等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要求血站工作人员重视献血者坐姿角度、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把握,明确其影响因素,进而不断提升穿刺成功率。在本次研究中将以献血者坐姿及穿刺进针角度为研究点,对其对穿刺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 标签: 献血者坐姿角度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诊断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成非撞击组与撞击组,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影像学的征象与临床症状,研究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从MRI征象中可以看出,撞击组中三角骨骨髓水肿、软骨面不够光滑、骨质硬化、尺骨远端发生硬化、囊变患者明显多于非撞击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MRI可以准确显示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病症特点,其准确性比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心衰是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多种心脏疾患发展的终末阶段。人们日益重视其临床治疗及康复,现常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运动康复治疗,多种临床调护等,为心衰患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心衰 病因病机 中医药 运动 调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封闭加几丁糖注射治疗II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II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肩峰下封闭一次加注射医用几丁糖1ml,定时每周一次,治疗五周。对照组30例肩峰下封闭治疗一次,配合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美洛昔康五周。五周后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检验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封闭加几丁糖注射治疗II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创伤小,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几丁糖 封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沙口岸供船食品的现状。方法全面调查供船食品及供船食品备案企业,对2009年1月1日以来所有申报的供船食品批批进行现场查验和监管。结果供船食品合格率为90.77%,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蔬菜农药残留和冻品包装不合要求;卫生设施简陋,逃避检验检疫现象严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贫乏,食品原辅料索证困难,检测工作相对滞后,检验检疫监管措施难以到位。结论结合工作实际,更加严格、科学、规范地对国际航行船舶食品进行检疫监管,可以大大降低供船食品的卫生安全风险。

  • 标签: 国际航行船舶 供船食品 口岸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包的控制。方法对102例有盖无侧孔或有侧孔传物盒摆放时采用开口朝下倾斜小于50度角装载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对1912例纸塑包装物品采用自制纸塑物品灭菌不锈钢搁架装载灭菌。结果102例有盖无侧孔或有侧孔传物盒摆放时采用倾斜小于50度角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均无湿包;对112例纸塑包装物品采用自制纸塑物品灭菌不锈钢搁架放置灭菌,均无湿包。结论有盖无侧孔或有侧孔传物盒摆放时采用倾斜小于45度角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灭菌合格率显著提高;纸塑包装物品采用自制纸塑物品灭菌不锈钢搁架放置灭菌,灭菌合格率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灭菌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对湿包发生的预防、识别和处理进行控制,灭菌前物品正确装载,可有效减少湿包的产生。节约成本,保证灭菌质量,杜绝医院感染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待灭菌物品装载 摆放角度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围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体会。方法选择48例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总结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及康复训练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患肢体位的摆放、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情况的观察及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等。结果48例患者经过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随访6~12月,4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采用UCLA评分标准,该标准根据肩关节的疼痛、功能、主动向前上举的角度、肌力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进行评分,优34例,良4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0%。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围术期护理及术后的早期合理康复训练,保证患肢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关节镜 肩峰撞击综合征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随访分析不同切口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异常的转归、影响因素及其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连续选取125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切口类型分类后,分别于术后1周测量切口长度及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异常的转归,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KSS)评分。结果125例患者中共有13(10.4%)例术后出现切口周围感觉异常,其中纵向切口组8例(8/75,10.6%),横向切口(包括横弧形)组5例(5/50,10.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11例患者切口周围感觉异常完全恢复,2例(纵切口组1例,横切口组1例)患者主诉仍有感觉异常,但较前明显好转,发生率与术后一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KSS临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骨折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切口周围感觉异常,但可随时间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不同切口术后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及KSS临床评分并无明显差别。故从神经损伤角度研究发现纵向、横向(包括横弧形切口)无明显差别,并非如部分文献所描述的横向切口更易损伤神经。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冠心病的一些发病因素,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了冠心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作者希望患者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接受医护人员的护理,从而降低冠心病及并发症的发病率。

  • 标签: 冠心病 预防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宣传教育
  • 简介:摘要医疗行业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对医疗体制进行改革,医院纠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社会焦点,病案管理质量是影响医疗纠纷的关键,为了防范医疗纠纷的产生,本文对病案管理与医疗纠纷的关系、病案管理中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加强病案管理角度下的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 标签: 病案管理 医疗纠纷 质量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