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疾病后遗症康复中的效果。方法我院老年科收治的疾病后遗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护理,治疗组予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改良巴氏指数(barthllnedx,BI)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判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72例(80%),好转9例(10%),无效9例(10%)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45例(50%),好转18例(20%),无效27例(30%)。两组的BI和NIHSS明显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康复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作用。

  • 标签: 脑疾病后遗症 护理干预 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钠肽(BNP)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检测指标,已广泛地应用于辅助诊断心血管相关疾病。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BNP在人体不同系统病变上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机制尚未明确,BNP在临床应用仍存在较多问题,如各疾病诊断标准值建立;不同方法的敏感性,正常值的差异等,需要深入临床研究来证实。

  • 标签: 脑钠肽 疾病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非心血管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钠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习惯肺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肺功能为依据,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利钠肽进行监测,观察患者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利钠肽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加重期的利钠肽均明显比缓解期高,其中,肺功能分级高患者的利钠肽明显比肺功能分级低的患者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钠肽与慢性阻塞性疾病有很大关联性,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中治疗前后对利钠肽进行监测,能够对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有效性进行判断。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脑利钠肽 关联性
  • 简介:目的研究在小儿心脏疾病诊断中血清N末端钠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急诊入院患儿共140例,将60例心脏病患儿分为观察组,80例非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N末端钠肽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N末端钠肽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N末端钠肽是检测小儿心脏疾病的的有效指标,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血清N末端脑钠肽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单发急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及MRI、MRS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单发急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讨论其临床特征性。结果9例患者通过MRI诊断可见,1例患者病灶位于基底节区域,8例患者位于额顶叶皮层下白质,病灶边缘光滑,形状规则类圆形,结构层次典型,由病灶中心、环壁与水肿区构成,DWI和FLIAR、ADC图均为病变中心低信号,周边高信号;T1WI中心低信号,T2WI中心高信号。经增强扫描,病灶呈现出不规则的开环强化,且无显著占位效应。经MRS诊断,所有患者病变中心区域均有Cho峰增加(Cho/Cr增加)与NAA峰降低(NAA/Cr值降低)的表现。除此之外,3例患者有mI峰增加情况,5例患者有Cr峰降低情况。所有患者经相关治疗复查可见病灶体积、区域缩小,Cho峰降低和NAA峰恢复。结论单发急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测,能清晰地观察到病灶的位置、数目、形态、信号特点等MRI表现,还可以在MRS诊断中准确显示NAA峰、Cho峰、Cr峰、mI峰的变化情况,帮助医生从患者的影像学征象的特征变化中准确诊断并判断疾病的进展。

  • 标签: 单发急性炎性脑脱髓鞘疾病 MRI MRS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疾病中的中医病机和心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同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中医病机的探究及对症治疗及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6%,有2例患者经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4%。结论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医病机、给予心同病的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中医病机 心脑同病 临床效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通过植入癫痫病人颞叶的电极阵列,能以接近大脑形成认知的速度破译其脑电图信号,并进一步分析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反应,进而准确判定特定时间段的视觉刺激图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组织而致。脓肿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最常见。一般治疗原则是当脓肿尚未形成之前,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一旦脓肿形成,则应行外科手术治疗。本院接收一例“疑似慢性内血肿的脓肿”经治疗后恢复良好。

  • 标签: 脑脓肿 隐匿性感染 慢性脑内血肿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全球每年有约6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脑部疟疾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科学家称,脑疟患者都有脑肿大的症状出现,这应该是他们的主要死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中N-端钠肽前体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随机分为COPD组(A组)与COPD合并肺心病组(B组)。COPD合并肺心病组再依据病情分为功能代偿和功能失代偿两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NT-P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是否有肺心病及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B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肺心病功能失代偿组患者血浆NT-P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功能代偿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T-PproBNP可作为判断COPD患者是否患有肺心病,右心室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 标签: N-端脑钠肽前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脓肿与转移瘤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CT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脓肿6例,转移瘤4例,观察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脓肿多以全身或局部感染为首发症状。血象及脑脊液检查呈炎性改变,病灶多为单发,呈环状强化,内壁光整,外壁略不规则,灶周有轻中度水肿。转移瘤常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血象及脑脊液检查正常。病灶常为多发,小瘤灶多呈结节状强化,较大病灶主要为环状强化,壁厚薄不均,部分可见壁结节,灶周见大范围指状水肿。结论脓肿与转移瘤各具其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合临床及相关化验检查,CT能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脑脓肿脑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腔梗与动脉梗化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腔梗与动脉硬化32例患者病例资料,了解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临床治疗中医生采用内服用药与静脉滴注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其中26例患者口服5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其中单一用药患者10例,配合服用40mg维路通片患者10例,剩余6例患者配合服用40mg尼莫地平片。21例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二联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初期所用药剂为160mg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并配合使用500m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末期使用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20ml活素或0.4g路通注射液。结论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以及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临床治疗腔梗和动脉硬化效果显著,可将其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规用药。

  • 标签: 脑腔梗 脑动脉硬化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80例COPD合并肺性病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h研究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变,PaCO2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研究组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人机同步率、气管插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合并肺性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肺功能,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NPPV 临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养血清颗粒治疗供血不足头痛头晕等疗效.方法108例患者均给予养血清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连服3周,观察治疗前后头痛、头晕变化,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治疗前后颅内动脉变化。结果养血清颗粒治疗供血不足头痛、头晕有效率达91.7℅,能双向调节供血不足患者的脑部血流异常,减少血流速度的不对称性。结论养血清颗粒能有效调节供血不足引起的脑部血流异常,显著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脑供血不足TCD头痛头晕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奥巴马总统力挺美国的‘脑计划’,说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已得到146美元的收益,因此期望‘脑计划’也会带动产业的巨大效应。我国科学家也要通过我们原创性的研究,通过新技术的研发,推进我国的新技术革命。”在复旦脑科学研究发布会上,专家表示,中国脑计划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08年国际卒中会议和欧洲卒中会议上,再次提出了“小血管病引起大问题”的论点。小血管病的研究成为当今国际卒中界及国内脑血管病的研究重点。本文简单对小血管病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养血清颗粒对于慢性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慢性供血不足患者将其分为二组。全部患者对给予其降血压、降血糖等常规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以使用养血清颗粒,对照组患者则加以使用曲克芦丁。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及中动脉血流量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3%高于对照组6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及中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者。结论慢性供血不足使用养血清颗粒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及中动脉血流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养血清脑颗粒 曲克芦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肺性病的效果。方法将65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及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及纳洛酮治疗COPD合并早期肺性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