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常规胸腔引流相比改良胸腔引流治疗肺结核并张力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在近两年病例中,分别随机选取50例常规手术治疗肺结核并张力性气胸患者和改良手术治疗的肺结核并张力性气胸患者。分别纳入常规组和改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改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胸腔引流治疗肺结核并张力性气胸的效果优越,且更加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张力性气胸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引流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57例胸腔引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7例胸腔引流患者经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重视对胸腔引流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胸腔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参照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引流,观察组给予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引流,对比其效果。结果两组各项手术情况和总有效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7.32%)明显少于参照组(24.39%),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与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引流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后者操作简便、取材便利、并发症少,值得优先推广。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术 双腔气囊导尿管 自发性气胸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胸腔穿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肋间胸腔引流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次数、胸液消失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能有效引流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胸腔引流治治疗胸腔积液的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治疗胸腔积液的病患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30例,参照组病患按照常规进行处理,实验组病患予以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病患胸腔引流手术的治疗情况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病患在引流的流量比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与参照组的病患在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上也具有较大差异,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患使用胸腔引流的方法治疗胸腔积液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引流的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病患的痛苦,加快病患的康复进程。

  • 标签: 护理干预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实施胸腔引流过程中,观察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95例。针对所有患者实施胸腔引流。在此过程中配合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自发性气胸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完成护理后分别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有自发性气胸胸腔引流患者完成护理干预后,患者肺复张时间为2天-27天,平均时间为(6.9±2.5)天。未表现出死亡的患者。所有患者全部成功治愈,对患者进行为期7个月-3年的出院随访,患者未表现出疾病复发的情况。在上述几方面,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自发性气胸胸腔引流患者,临床给予护理干预,有效促进气体排除以及吸收,促进裂口早期愈合,临床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成功率。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126例胸腔引流的护理,以期探索更好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对126例胸腔引流的患者进行护理,并且观察护理的效果。结论通过对胸腔引流的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气胸 血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对64例恶性胸水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并加以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恶性胸水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4%,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疗效确切,精心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顺铂 恶性胸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置管冲洗负压引流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形成肛瘘的几率。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随机分为置管冲洗负压引流组(治疗组)和切开引流组(对照组)。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病例追踪随访6个月,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半年内治疗组40例中形成肛瘘者1例,占2.5%,对照组40例中形成肛瘘者7例,占17.5%,P<0.05。结论肛周脓肿置管冲洗负压引流与切开引流相比较,前者可显著降低术后形成肛瘘的几率。

  • 标签: 置管负压引流 切开引流 肛瘘发生率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ENB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1例患者行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的有效护理。结果经过充分的术前检查与准备,61例患者行ERCP后通过鼻胆管引流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有效的术后护理,对提高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ERCP ENBD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在骨科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22例患者经清创后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10d。结果拆除引流装置后,创面均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结论负压封闭转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其住院时间,减轻了医护人员得工作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对比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和粗硅胶导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50例与粗硅胶导管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组明显低于粗硅胶导管组(P<0.05),差距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选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诊疗方案治疗慢阻肺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定向置软管脑内血肿清除的护理方法和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做好术前与术后护理,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患者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进行顺利,42例脑内血肿清除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有1例再次出血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定向置软管脑内血肿清除术后的好转和康复,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

  • 标签: 脑出血 定向软管 脑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科病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6例承受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医治病人的护理得失(经验)。结果16例病人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作。结论选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医治损害创面,可操控感染;消除经久难愈的创面;缩短创伤愈合时刻;为治疗皮瓣移植提供很好的条件。

  • 标签: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 骨科创伤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新型鲁尔接头与原有的橡胶接头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引流胸、腹水,行腔内灌注化疗的效果观察。方法2015年1月—2015年4月对50例行胸腹腔引流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鲁尔接头,对照组采用常规橡胶接头,观察比较二种方法的引流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通畅率为100%,与对照组(96.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折叠率和引流管脱位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舒适满意度、管道安全固定满意率以及隐私保护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创新型鲁尔接头优于常规橡胶接头。结论创新型式鲁尔接头简单、实用、安全、经济,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 标签: 胸腹腔引流术 创新型鲁尔接头 橡胶接头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HIH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56例HIH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则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进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在患者入院初期和接受治疗5个月后,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入院初期,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5个月后,实验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可以有效清除血肿,对HIH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医疗实践中参考采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软通道 微创穿刺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针对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46例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中78例患者按15~30ml左右的血肿量,将血肿近似平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中心设计一个靶点,行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治疗。结果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与单靶点治疗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时间分别为(2.8±1.4)d,(5.8±3.2)d,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预后(Activityofdailyliving,ADL)优于单靶点组(P<0.05)。结论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手术创伤小,血肿溶解,排出进度加快,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多靶点 立体定向技术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予以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1.8%,患者在应激性溃疡、颅内感染、穿刺处出血的发生率低。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可更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救治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硬通道 微创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小切口结合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加置管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旷置引流,两组术后处理相同。观察两组术后24h有无尿潴留、首次换药时疼痛评分(VAS)、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术后6个月内疾病有无复发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尿潴留、首次换药时疼痛评分、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内疾病有无复发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弧形小切口结合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减少术后尿储留,减轻术后换药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弧形小切口 置管引流 高位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型)采用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和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4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型)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入组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观察组采用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0.5年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良好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残余血肿量和住院时间都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术后0.5年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优良率为32%(24/75),低于观察组的54.7%(41/75),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型 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