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4名,微创组及对照组各27名。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以内安排手术治疗,并在术前均给予基本护理与与基础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对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引流行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总有效率。结果微创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传统开颅手术的对照组。微创血肿引流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 引流术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穿刺引流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到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使用胆囊穿刺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肠胃减压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的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的优势。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0名患者出现手术切口发炎,有2名患者出现大出血,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患者术后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对患者的伤害小,患者住院的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的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重症胆囊炎 胆囊穿刺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的手段进行腔内治疗,加强对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结果该治疗方法具备较高的穿刺成功率,且有较高的高全性,并发症少,能够更加方便控制引流速度。结论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的方式能够为医生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患者也能够适应手术的过程,该手术方法有显著疗效,操作十分简便。

  • 标签: 深静脉导管 胸腔置管引流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管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管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管穿刺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血肿清除率、引流时间、注入尿激酶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引流时间、注入尿激酶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ADL分级中Ⅲ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管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且颅内感染率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双管微创穿刺引流术 大量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性中心静脉管引流胸腔积液处理中应采取的科学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胸腔积液病患52例,依照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2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行基础护理,对干预组病患实行科学护理。结果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一次性中心静脉管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病患实行科学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充分发挥治疗效果。

  • 标签: 一次性中心静脉管 胸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的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7例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等;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关心体贴患者,术后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胸腔镜检查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的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7例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等;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关心体贴患者,术后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胸腔镜检查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上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医院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采取负压引流技术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从心理护理、患肢局部护理、用药护理、负压护理四个方面实施护理工作。结果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64例患者中有62例得以好转,总有效率为96.86%,护理效果非常显著。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采取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糖尿病足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合并T管引流、胆总管切开取石合并纤维胆道镜取石、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按患者选择分为三组,甲组16人,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合并T管引流进行治疗;乙组16人,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合并纤维胆道镜取石进行治疗;丙组16人,采用肝叶(段)切除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调查患者出院后三年内结石复发率以及再次手术率。结果丙组患者三年内结石复发率、以及再次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甲组及乙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情况优于甲组,但优势不明显。结论肝叶(段)切除可有效降低结石复发率,有利于患者康复,为肝内胆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合并T管引流术 胆总管切开取石合并纤维胆道镜取石术 肝叶(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科胸腔镜联合冷冻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内科胸腔镜联合冷冻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总结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67例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7.0%,3例患者经二次治疗后好转,2例病程长,胸腔内纤维板厚,剥离不佳转外科治疗。术后未出现感染。结论有必要加强内科胸腔镜联合冷冻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冷冻治疗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肌瘤剔除,观察组则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则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病率以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且术后病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阴式 开腹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角型青光眼病患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角型青光眼病患50例,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普通看护,护理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病患眼压、视力变化情况对比,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概率。结果护理组取得了96%的满意概率高于对照组的72%,护理组病患眼压和视力变化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角型青光眼病患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病患眼睛视力的恢复功能,基层医院应普及。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中,采用路径护理服务,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本院收治的90例采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5例,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在给予常规方式护理服务的同时,给予路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在给予常规方式护理服务的同时,给予路径护理服务后,借助SCL-90量表测试,其心理情况评分为(90.8±15.6)分。其疼痛感VAS评分为(3.8±1.2)次/min;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借助SCL-90量表测试,其心理情况评分为(73.1±12.3)分。其疼痛感VAS评分为(7.2±2.5)次/min。研究组病人在病人疼痛情况及心理情况等方面,都要明显好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中,采用路径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缓解病人手术疼苦,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安全,提升病人对疾病及其治疗的认知,因此该护理方式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路径式护理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TMS)与传统开胸治疗胸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例)采用传统开胸治疗,观察组(n=33例)采用VA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TMS治疗胸外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开胸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对腹腔引流管与肠粘连关系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方法2011年2月到2014年3月我院对普外科53例患者进行手术,术后腹腔引流放置.主要是选取细管径以及质地柔软的负压硅胶引流管,并且和中央装置吸引相互连接,把负压调节到四千帕到六千帕,持续的除吸液体。放置到引流管要以低位以及便捷为准则,通畅患者是处在半卧位或者是平卧位。同时要避免硅胶管的弯曲以及扭压,可以插入三腔活塞进行引流,在进行戳孔的时候要尽量的保持低位,边缘要进行止血,在对管径进行戳孔的时候其大小必须要事宜,最后进行固定引流管。记录插入的长度以及数量,同时要留置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内容物减少必须要立即进行拔出。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而得出53例患者采取手术之后腹腔引流的方式,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提供更好的帮助。结论采取手术之后腹腔引流放置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帮助,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引流管 肠粘连 关系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慢性骨髓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方法40例肱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均实施病灶清除并置管引流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心理护理、防治合并症、防止切口感染,早期进行全面系统的康复锻炼,并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40例患者术后8周内伤口愈合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肱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实施病灶清除并置管引流手术治疗,效果可以肯定,加强围期的护理配合,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及防止交叉感染

  • 标签: 肱骨 慢性骨髓炎 病灶清除 冲洗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