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检测分析,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5例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心悸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早期复极综合征,ST-T非特异性改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女性心率变异性降低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心悸的发作与心律失常,神经调节失平衡有关。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可筛选出与心悸的多种原因,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早期极综合征 ST-T改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及家属依法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导致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护理人员作为一个与病人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群体,护患关系的日益紧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探讨预防对策,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护理服务,共同构建护患双赢的良好局面是十分有益的。

  • 标签: 护理服务 护患关系 纠纷 防范
  • 简介:摘要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本文以单位创建劳动和谐达标企业活动为实例,介绍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在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医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和谐劳动关系 共建 和谐医院
  • 简介:摘要研究“三医联动”在深化医改中的应用,本文探究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保体制改革及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的内涵及切入点,进而分析制约“三医联动”存在的各种问题基础上,对三医联动所涉及的政府、医药、医疗、医保各个方面改革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

  • 标签: 三医联动 医改 应用
  • 简介:摘要因为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力度的全面改革,对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在鼓励方面,还是在监督方面都有一定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药品稽查上下联动机制的构建思考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药品稽查联动执法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从加大区域专项联合整治、推进稽查信息联网共享、建立案件协查通报机制、实行区域多部门协作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做好我国药品稽查工作。

  • 标签: 药品 稽查 联动机制 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医院社区联动的政策支持、医院社区联动的信息化建设、国内医院社区联动机制下护理发展的现状,指出医院社区联动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探讨的地方健康教育同质化管理,参与联动机制的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及信息化过程中与护理专业匹配的研发,发展护理专科门诊等,以期更好地促进联动机制下护理的发展。

  • 标签: 医院-社区联动 护理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2导联心电图在诊断心源性晕厥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有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并嘱其诱导晕厥发作,同时记录下心电图,仔细分析其晕厥时的心电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发生黑朦、晕厥19例,其中14例晕厥发作时记录到严重的心律失常,长P-R间期和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与晕厥发作密切相关,在出现以上两种心律失常时发生晕厥的几率也远高于其他心律失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5例未记录到心律失常。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对排查心源性晕厥的可能病因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检查阴性者尚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还需多次排查,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标签: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院联动社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行为干预达到血糖恢复正常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糖尿病前期人群100例,通过团队知识讲座、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进行生活行为干预9个月。对患者自身前后进行对照研究,比较糖尿病前期人群在空腹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以及运动水平、吸烟饮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空腹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水平、吸烟饮酒情况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院联动社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空腹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以及运动水平、吸烟饮酒方面有明显的转归影响。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医院 社区 生活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诊断的初筛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75例,对其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的心脏状态。以出现ST段下降时机体有无症状来判断其是否为隐匿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结果175例冠心病患者中,隐匿型冠心病108例(61.71%);有临床症状的冠心病患者67例(38.29%)。两组患者的ST段变化幅度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持续时间更长,两组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隐匿型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共发生心肌缺血704次,其中176次(25%)发生在凌晨0至早上6点;心肌缺血528次(75%)发生在上午7到10点。结论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能有效提高隐匿型冠心病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初筛价值,对于及早对患者做出诊断,及早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隐匿型冠心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半年间1896例动态心电图,对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严格筛选。结果共检出113例,检出率为5.96%,其中男性80例,女性33例,年龄15~69岁。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100%

  • 标签: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早期复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检查,并分析总结其心电图特征。结果心电图特点可见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的f波,室上性QRS波形态同正常窦性者一致,若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可见有宽大、崎形,及R-R间距不规则。结论心电图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心脏纤颤的特征改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和及时诊断。

  • 标签: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心房纤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节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38例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病态窦房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现快慢综合征时间发作时主要心电图表现。结果出现快慢综合征时间主要集中在300~500(31例)及2200~2400(19例),而在800~1000及1100~1300时间段未发现快慢综合征,而在800~1000及1100~1300时间段未发现快慢综合征,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房颤者33例,房扑者3例,房性心动过速者1例,交界性心动过速者1例。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快速有效的诊断病态窦房节综合征,并区别患者临床表现与心动速度的关系,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诊断方法。

  • 标签: 12导联 动态心电图 病态窦房节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上的优势。方法本院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给予对照组3号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实施12号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估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T段下斜率、ST段抬高率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心律失常检测结果上,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导联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联动治疗方案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取瑞舒伐他汀结合中成药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与同期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动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疗效,可以作为临床优选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药物联动治疗方案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瑞舒伐他汀 步长稳心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昆山市产妇进行三联动延续性护理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抽查600名首先对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系统、二胎、合并症及高危因素等各个方面对产妇目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在这600名产妇中随机分两组,对照组(n=300)和实验组(n=300),对照组产妇及其新生儿出院后接受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产妇及其新生儿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延续性护理管理。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的掌握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护理干预模式对昆山市产妇进行延续性护理管理,保障了母婴安全。

  • 标签: 延续护理 母婴安全 高龄产妇 &ldquo 二胎&rdquo 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2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出院后予社区常规跟踪随访。观察组先在综合医院予系统规范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出院后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师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组内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优于常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方法。

  • 标签: 医院社区联动 自我管理教育模式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