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通过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医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法以我校开展多种形式技能竞赛活动的经验,探索大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专业人才方案的修订、校企深度融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团队成员问的团结互助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学生综合素质量显著提升,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结论该实践教学方法可行、为同类院校提供一定的示范借鉴作用。

  • 标签: 职业技能大赛 医药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激发全院护士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提升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岗位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知识型、技能型高素质护士队伍。由我院护理部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护士岗位劳动技能竞赛活动于每年4月举行。竞赛项目包括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两方面,主要考察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急救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护理 技能竞赛 思考
  • 简介:摘要护士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危险因素,研究相应防范措施,促使护士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作。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通过探究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因此应努力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缓解其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加强护理管理,给予有效的干预策略,使得护士在轻松的状态、健康的心理下进行工作。

  • 标签: 护士 职业认同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职业暴露防护对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影响及预防处理措施,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参加调查的5200份医务人员资料进行分析(每年1300份),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在院期间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人员0、6个月乙型肝炎五项定量分析检测报道,分析职业暴露防护对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影响及解决对策。结果调查的5200份问卷调查中,79例医护人员发生HBV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52%,其中主要以护士为主,占58.23%;不同年份中2013年HBV职业暴露人数最多,其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职业暴露防护能有效降低乙型肝炎职业暴露,本院通过完善职业暴露上报时间、预防用药及防护体系,加强免疫疫苗接种力度后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职业暴露防护 乙型肝炎病毒 影响 处理措施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方法以我院临床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医护人员年龄分为A组(20~30岁)、B组(31~40岁)、C组(大于41岁)。对比(1)A组、B组、C组工作年限、职称。(2)A组、B组、C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成绩。结果①A组、B组、C组工作年限、职称比较有差异(P<0.05)。②A组、B组、C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成绩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中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其中工作年龄久、职称高的医务工作者掌握情况较好。

  • 标签: 临床医护人员 心肺复苏 掌握
  • 简介:摘要阐述PDCA循环的内容和特点,综述PDCA循环在临床和在校护生的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认识在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PDCA的应用状况,发现其研究的不足并找到研究的方向。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操作技能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技能大赛在促进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以本校某护理班级抽取74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37人接受常规护理实践教学,实验组37人接受常规护理实践教学并参加护理技能大赛,最后再让两组护生参加同样的期末综合考试。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成绩都普遍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自身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技能大赛有利于护理实践教学,提高了护生护理操作能力,并且促进了护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 标签: 护理技能大赛 促进 护理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文章围绕构建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的影像技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首先在岗位技能基础之上对影像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进行探讨,然后对本专业在岗位技能条件下的岗位实践内容与评价体系展开阐述,最后在岗位技能基础之上对影像专业毕业实习的综合考评进行了研究,望能够引起各方重视,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确保高校所培养的影像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符合本岗位的技能需求。

  • 标签: 影像技术 岗位技能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境创设案例在神经内科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三个病区前后不同时期,层级为N2级以下护士76名为研究对象,2014年6月前的38名护士为对照组,2014年7月后的38名护士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神经内科技能培训,实验组为情境创设案例培训法。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情境创设案例培训能极大增强培训兴趣、评判思维、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及护理风险防范能力。结论情境创设案例能培养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士专科技能与沟通能力,提高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护理应急能力,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护士 情境创设案例 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医患沟通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医学类院校也开始重视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本研究旨在采用应激理论和关键事件技术,为提升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促进医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1。本研究旨在通过SEGUE量表来评价我院不同专业实习医学生目前的医患沟通能力水平,同时能够通过评价促进医学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重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医学生 医患沟通 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情景教学模式在新职工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3-2014年新入职工共467人,随机分成传统教学对照组197人,情景教学实验组272人,将两组职工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及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情景教学模式技能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3);理论成绩传统教学模式优于情景模式(P<0.01);情景教育模式下仅教师演示操作百分比低于传统教学模式,余均高于传统教学模(P<0.01)。结论情景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学习兴趣,且具有临床高仿性,但需更合理优化案例及进行教师培训,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 标签: 情景教学模式 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的论述,阐明口腔科院内感染可防控。

  • 标签: 口腔科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分析医务人员产生职业暴露的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防控措施,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和职业标准预防的依从性以及暴露后的应急处理,规范各项操作,纠正导致职业暴露的高危行为,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一年全院医务人员,包括实习生、进修生及工勤人员100例暴露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一例的资料,分析每一例发生的因素,统计发生的高危行为。结果100例上报人员分别为护士70例,构成比70.0%;医生16例,构成比16.0%;实习医师3例,构成比3.0%;实习护士3例,构成比3.0%。其它8例,构成比8.0%。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操作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意识淡漠;监测系统不完善等为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发生暴露的因素多,应采取干预对策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后的32名助产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前32名助产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文件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防护对策。结果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物理化学因素感染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等,观察组血源性疾病感染阳性率、锐器损伤率以及伤后正确处理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助产人员职业危险事件发生率,保证助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助产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督导应用于基层医院新上岗护士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40例新上岗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带教主管负责制)和观察组(护理督导专职培训),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合格率及培训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督导能够真正落实基层医院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内容,有效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

  • 标签: 护理督导 基层医院 新上岗护士 技能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01月~2015年12月以来,我院供应室中的28名护理人员,对他们在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显示,28例护理人员发生利器刺伤的例数和次数最多,其次为紫外线损伤、噪音损伤以及烫伤,最少的是污染血液损伤和化学消毒剂损伤。造成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污染器械的回收、手工清洗器械以及手套防护不到位,并且同防护知识不足、防护意识不强以及手工搬运利器等因素也存在较大的关联性。结论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主要体现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损伤,其危险因素同自我防护措施、意识和管理等有关,因此,供应室必须要加强在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知识宣教,严格器械管理,明确回收工作流程。

  • 标签: 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