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肾小球炎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16-66岁,平均年龄为(40.1±11.7)岁。临床表现为伴血或不伴血的蛋白尿。28例伴有肾病综合症,14例伴有肾炎综合症。12例患者存在微笑病变,24例患者存在重度以下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存在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患者存在膜增殖肾小球肾炎。以肾中下极肾囊所对应的部位作为穿刺位。采用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进行局麻,每3天一次,连续30天在B超引导下行两侧肾脂肪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周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量和血清白蛋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血清肌酐和血压未见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患者的水肿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未见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使用肾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疗法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指标、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小球肾 肾囊内注射 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痊愈出院16例,好转出院4例,平均住院(9±1.2)d。对照组痊愈出院12例,好转出院8例,平均住院(11±2.3)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APSGN患者4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中,以学龄儿童较为常见,为典型病例,经治疗后6-8周补体恢复正常。肾功能治疗后1-2周呈正常恢复,入院时双肾B超呈程度不等的增大,治疗4周后29例恢复正常,1例肾积水。结论针对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急性链球菌感染 肾小球肾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HBV-GN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活动组12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均为男性,肾活检距肾脏损害时间为(5.1±4.3)个月,非活动组28例,14例为男性,肾活检距肾脏损害时间为(10.2±4.6)个月,以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两组血清IgG、C3检测结果及尿液检查异常患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活动组均为100%,非活动组分别为89.5%、85.7%。活动组循环补体C4呈较低水平(P<0.05)。氮质血症的发生率比高于活动组。肾小球基底膜(CBM)增厚活动组多于非活动组,即活动组为100%,非活动组为50%,(P<0.05);本组40例患者,明显好转24例,占60%,发展至肾小球硬化者16例,占40%。结论目前尚未完全清楚HBV-GN的发病机制,干扰素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HBV-GN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预后效果并不理想,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缬沙坦治疗的48例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血压、尿蛋白量、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使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1,P<0.05;t=2.652,P<0.05);24h尿蛋白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5,P<0.05);治疗12周后患者的血清BUN和Cr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提高,差异无显著性(t=6.02,P>0.05;t=6.41,P>0.05)。结论缬沙坦能明显降低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对患者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蒲灰散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急性肾小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护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蒲灰散。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改善率上均明显优于纯西药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蒲灰散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急性循环充血临床综合诊断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整理32例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急性循环充血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急性循环充血发病急,症状严重,X线检查心、肺及胸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明确该病的发展过程,分析临床症状,结合辅助检查,及时诊断,及早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循环充血 小儿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软坚糖浆治疗Wilson's纤维化的作用。方法38例Wilson's纤维化患儿分为软坚糖浆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复常率为84.61%(22/26),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HA、PCⅢ、LN分别为115.07±46.51ng/ml、109.02±28.92ng/ml、115.20±25.17n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软坚糖浆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软坚糖浆 Wilson's病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灌胃给予中药复方的大鼠血清对高糖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内山梨醇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mesangialcells,GMC),模型组采用25mmol/L葡萄糖和0.25mg/mlAGEs共培养三周,药物组给予高糖和AGEs的同时采用灌胃给予中药复方的大鼠血清(0.01%,0.1%,1%,5%)进行干预,酶促微量反应法测定肾小球系膜细胞内山梨醇含量。结果灌胃给予中药复方后的大鼠血清(0.1%、1%)能显著降低高糖和AGEs引起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内山梨醇含量的升高。结论灌胃给予中药复方后的大鼠血清能显著抑制高糖和AGEs引起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内山梨醇含量的升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药复方 肾小球系膜细胞 山梨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20例非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血管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高血压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致颈动脉损害可导致斑块形成。

  • 标签: 高血压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中、西医分别治疗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心绞痛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心绞痛疾病患者89例,按照患者自身选择药物的情况分为A组40例,B组49例,A组患者选择西药治疗,而B组患者选择中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B组总有效例数44例(89.79%)明显优于A组患者总有效例数29例(72.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中医药治疗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心绞痛疾病效果明显,可在临床运用中推广开来。

  • 标签: 中医药 西医药 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于临床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分别对5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sT段缺血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相比,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丹参注射液相似,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88.0%,心电图疗效显著高于丹参注射液,而心电图sT段缺血变化方面,NST与丹参注射液相似,MST降低则比丹参注射液治疗更为显著。结论红花注射液对于冠心病相比丹参注射液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将成为临床值得推广和使用的良好药物。

  • 标签: 冠心病 红花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三维示踪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纤维束,探讨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纤维结构以及这些纤维束的起止和走行径路。方法对30名健康成人(男女各15名,年龄19-29岁)行头颅常规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并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三维重建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纤维束。结果成功地显示了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纤维束的立体形态、空间走行及来源与终止。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纤维束,该技术是研究大脑神经纤维束的可行方法。

  • 标签: 胼胝体膝部 胼胝体嘴部 纤维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 简介:摘要患者,男,38岁,维吾尔族,已婚。因左侧附睾肿物逐渐增大13年入院。查体左侧附睾尾部可触及2.0cm×2.0cm肿物,质稍硬、无触痛,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血AFP,b-HCG结果正常。B超左侧附睾尾部可探及约2.5cm类圆形团块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手术中肿物大体见单个,大小约2.5cm,圆形,表面光滑,质地稍硬,有包膜,完整剥离切除肿物,术后病理附睾腺瘤瘤。小结附睾肿瘤无论良性、恶性均少见。腺瘤瘤约占附睾肿瘤半数以上临床少见,来源尚未完全明了。其预后良好。

  • 标签: 附睾 腺瘤样瘤 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术前麻醉效果是决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的麻醉方法可归纳为喷雾或雾化吸入法、气管内滴入法、环甲膜穿刺法、局部神经阻滞法及穴位按压法。方法将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术前麻醉方法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结论小容量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麻醉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麻醉较为理想的方式,但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术前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粘液表皮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2例粘液表皮癌,并在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2例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高分化者和低分化者的比例呈111,肿瘤细胞即粘液细胞、表皮细胞、中间细胞等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粘液表皮癌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死亡病例多发生在治疗后的2年内。

  • 标签: 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硫仑反应的发生原因,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强调医师的沟通告知义务,更好的防范医疗纠纷。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救治的17例双硫仑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癒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男14例,女3例)完全治愈。17例患者均与饮酒相关,饮酒是造成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发生双硫仑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头晕、心慌、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结论应用该药期间及停药7天内要禁止饮酒,临床医师要重视双硫仑反应的发生,强调告知患者治疗前后不能饮酒及接触乙醇类制剂。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双硫仑样反应 饮酒 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