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是细胞之间的黏附结构中重要的一种,紧密连接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诊断治疗指标。本文对紧密连接蛋白与妇科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蛋白 妇科肿瘤 细胞黏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豆状变性(HLD)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和住院66例确诊为HLD的误诊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误诊32例(48.5%);误诊为神经精神系统疾病12例(37.5%),肝病9例(28.1%),肾病3例(9.4%),骨关节病3例(9.4%),佝偻病或抗D佝偻病3例(9.4%),血液系统疾病2例(6.2%)。结论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HLD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认识不足,病史问诊不详、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不及时、不全面,尤其是临床医师诊断思维片面性是导致误诊的关键。

  • 标签: HLD/诊断 误诊 铜代谢障碍 铜蓝蛋白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纤维桩对磨牙残冠进行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磨牙残冠患者44例,共56颗患牙,根管治疗充填无症状后采用纤维桩行桩修复,术后经6-18个月的随访观察修复修改。结果56颗修复体中54颗获得成功,失败修复中1例出现桩脱落,一例出现桩折断。结论磨牙残冠采用纤维桩系统修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该技术值得在口腔修复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磨牙残冠 纤维桩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壳出血采用经额入路穿刺术治疗及术后护理。术后护理重点为(1)严密观察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2)严格做好血肿腔引流管的护理;(3)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4)加强心理护理,早期康复训练指导;(5)预防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高血压壳核出血 手术入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纤维树脂桩与金属铸造桩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牙保存性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纤维树脂桩与金属铸造桩两种不同材料恢复前牙外形,进行烤瓷牙冠修复。结果经6—24个月随访,纤维树脂桩组46例随访,一个桩松动脱落﹑一个冠折断﹑一个冠边缘密合性差。临床修复成功率为93.48%,金属铸造桩组44例获随访,一个牙根折裂﹑一个牙龈变色﹑一个冠边缘密合性差﹑临床修复成功率达93.18%。结论纤维树脂桩具有美观方便,易操作的特点,金属铸造桩在强度﹑边缘适合性及固位方面更占优势。医生在前牙修复中应结合患牙本身的条件.选择适应征来确定桩设计类型,并注意正确临床操作,两种桩冠都可以取得满意修复效果。

  • 标签: 纤维桩 树脂核 金属铸造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翻译起始因子-5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30例胃癌蜡块并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IF-5A2在胃癌中的表达,并且对EIF-5A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病理生物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对预后的意义。结果EIF-5A2阳性表达86%,EIF-5A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EIF-5A2在胃癌中有较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标签: 胃癌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桩冠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牙体修复的78例患者(85颗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铸造桩修复,B组患者采用纤维桩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牙体修复成功率为93.2%,B组患者牙体修复成功率为90.2%,两组患者牙体修复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桩冠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

  • 标签: 牙体缺损修复 铸造桩核 纤维桩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桩对Cercon氧化锆全瓷色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牙体缺损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金属合金镀金镍铬合金桩与Cercon氧化锆全瓷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非贵金属合金的树脂桩与Cercon氧化锆全瓷修复,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的修复优良率为90.91%;对照组的修复优良率为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con氧化锆全瓷与金属类材料进行应用能够有着更好的修复效果,且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不同材料的核桩 Cercon氧化锆全瓷色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简化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操作,提高修复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全冠修复的磨牙残根残冠病例98例。结果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98例银汞合金—根管钉桩用于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均获得成功,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银汞合金—根管钉桩修复后,后牙残根残冠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 标签: 银汞合金&mdash 根管钉桩 后牙残根残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散结片内服联合蜂房方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服乳散结片联合蜂房方研末调成糊状外敷乳房,对照组仅使用由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散结片(国药准字Z44020007内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8.9%;两组对乳腺增生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乳散结片内服联合蜂房方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疗效好。

  • 标签: 蜂房方乳核散结片乳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评价血清抗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50例SLE组患者、39例非SLE疾病对照组患者血清AnuA,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抗抗体(ANA)和抗双链(ds-DNA)抗体、酶免疫条带法检测其抗Sm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抗小体抗体在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Anu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和98.6%,敏感性低于ANA(P<0.01),高于抗ds-DNA抗体(P>0.05)、以及抗Sm抗体(P<0.01);特异性高于ANA(P<0.01),与抗ds-DNA抗体相同(P>0.05),低于抗Sm抗体(P>0.05);AnuA在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47.6%和73.8%。结论抗小体抗体对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等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小体抗体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Sm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抗体(ANA)对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大剂量地塞米松(Dex)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剂量Dex治疗的94例(ANA阳性者26例)ITP病例资料,比较ANA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差异。结果ANA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影响。ANA阴性ITP对大剂量Dex治疗总反应率高于ANA阳性者,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1)。ANA阴性ITP的完全反应(CR)率显著高于ANA阳性(P<0.001),并且ANA阴性ITP患者血小板的平均增值(109.838×109/L)显著高于ANA阳性者(49.423×109/L)(P<0.001)。结论ANA可以作为预测大剂量Dex治疗ITP疗效的有效指标,ANA阳性ITP患者对大剂量Dex治疗的初始疗效较差。

  • 标签: 抗核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大剂量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Ⅳ、Ⅴ级高度近视患者的白内障手术疗效及影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2例(102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3者占83%,结论Ⅳ、Ⅴ级高度近视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83%的患者可以摆脱低视力。

  • 标签: 小切口囊外摘除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低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和染色体畸变情况。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工种、工龄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全市市、县、区、乡级医院及民营医院的774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及染色体均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了检查。结果774名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微率、检出率分别为0.224‰和13.21%,平均微率在正常范围(0~3‰)1,2之内;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平均畸变率、检出率分别为0.036%和3.12%;染色体平均畸变低于正常值0.14%1,2;外周血淋巴细胞微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性别、工种、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774名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放射单位领导及从业人员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染色体畸变率 淋巴细胞微核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采取抗抗体(ANA)和抗双链DN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内科收治的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ANA,采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双链DNA。结果LN组阳性率91.18%,略低于未伴肾炎组的92.1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的0.00%比较差异明显(P<0.01)。LN组在ANA低滴度上百分率高于未伴肾炎组,而在高滴度上百分比则高于未伴肾组(P<0.05),在抗双链DNA抗体上LN组阳性率61.29%,高于未伴肾炎组的54.29%(P<0.05)。结论联合检测ANA和抗双链DNA抗体,实现检测的相互补充,对提高狼疮性肾炎诊断率和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欧维婷联合红妇洁洗液、双唑泰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欧维婷联合红妇洁洗液、双唑泰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00例,对照组红妇洁洗液、双唑泰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00例,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越于对照组(P<0.01)。结论欧维婷联合红妇洁洗液、双唑泰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好,用药时间短,减少复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性阴道炎 欧维婷软膏 红核妇洁洗液 双唑泰栓
  • 简介:摘要目的白血病细胞能够通过自分泌方式分泌细胞因子而作用于自身,使细胞大量的增殖而不分化;白血病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人脐带血(UCB)单个细胞(MNCs)中的CD34+/CD133+细胞亚群使之增殖而抑制其分化。关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能否使UCB-MNCs分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主要目的是观察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UCB-MNCs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①有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StemSpan®SFEM组;②StemSpan®SFEM组;③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高糖(HG)-DMEM组;④HG-DMEM组;⑤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低糖(LG)-DMEM组;⑥LG-DMEM组。收分离的人UCB-MNCs按2.5×106/瓶分别接种于6组培养液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于培养前和培养12天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表型CD34,CD90和CD166的变化。结果各实验组CD34,CD34/CD90和CD166阳性细胞百分比均较培养前升高。结论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UCB-MNCs具有一定的抑制分化作用,其有效生物活性物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HL-60细胞 上清液 单个核细胞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