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EMG)检查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中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入我院72例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腰椎CT与MRI检查,研究组加用EMG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定位损伤诊断。结果研究组定位准确率94.44%高于对照组83.33%,研究组除了L3-L4神经根损伤外,其他检测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对于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患者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

  • 标签: 肌电图 腰骶神经损伤 定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12月收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68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止血法,实验组30例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法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止血率与下床活动时间等。结果两组止血率均为100%。实验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子宫正常生理功能,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短,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宫腔球囊压迫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患者。所选取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神经内科基础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两组护理工作均进行五个月,并且于护理个月和第五个月进行效果分析,同时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患者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五个月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及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进行康复护理以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有明显升高。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并且能够在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瘫痪情况发生,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 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法应用效果比照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发生术中出血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子宫动脉结扎术止血,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止血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产褥期感染、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效果更佳,止血速度快,止血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剖宫产 术中止血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索前列醇配伍非司酮终止妊娠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6进行药物终止妊娠200例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非司酮用法用量致,索前列醇用量分别为600μg、50mg,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剂量组完全流产率为97.0%,高于低剂量组78.0%,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胚囊排出、阴道出血时间早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司酮联合较高剂量索前列醇能进步优化药物终止妊娠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药物终止妊娠 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并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9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74%>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可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10月院内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选择6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有效3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7/60)。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LH、E2、FSH、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促进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从而获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行介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和激光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59.99±2.47)min、出血量(63.58±2.77)ml、术后(4.18±0.18)d恢复、住院(6.85±0.30)d、CIVIQ(76.49±2.74)分、VCSS(4.10±0.59)分、溃疡愈合率88.8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激光手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有助于促进溃疡愈合,促使下肢静脉功能恢复,术后康复速度快。

  • 标签: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静脉曲张 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炒党参炮制工艺没有可量化参数,探讨米炒党参炮制工艺可量化参数。方法采用Design-Expert11设计,优化炒党参炮制工艺。结果优化得最佳炮制工艺为用量为药材量20%,将与党参片置138℃容器内炒制3分钟。结论建立了可量化炒党参炮制工艺参数。

  • 标签: 米炒党参 炮制工艺 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术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50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行无痛人流术,研究组患者则在术前舌下含服索前列醇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中宫缩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前舌下含服索前列醇可有效减少出血及术后并发症,促进术中宫缩,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无痛人流术 并发症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小剂量呋噻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11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早期小剂量呋噻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3天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27%,显著高于对照组52.73%(P<0.05);治疗6天后,观察组治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27%(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没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早期小剂量呋噻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小儿肺炎 呋塞米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心肌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两种剂量(12.5mg与25.0mg)非司酮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将10例采取低剂量(12.5mg)非司酮治疗者纳入A组,将10例采取高剂量(25.0mg)非司酮治疗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治疗阶段肌瘤体积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疗效记录显示,B组用药后总有效率相比A组显著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副反应统计显示,B组出现药物副反应概率较A组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高剂量(25.0mg)非司酮治疗,能够取得较低剂量(12.5mg)非司酮更理想用药效果,但会明显增加药物副反应,具体剂量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子宫肌瘤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两种剂量(12.5mg与25.0mg)非司酮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将10例采取低剂量(12.5mg)非司酮治疗者纳入A组,将10例采取高剂量(25.0mg)非司酮治疗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治疗阶段肌瘤体积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疗效记录显示,B组用药后总有效率相比A组显著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副反应统计显示,B组出现药物副反应概率较A组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高剂量(25.0mg)非司酮治疗,能够取得较低剂量(12.5mg)非司酮更理想用药效果,但会明显增加药物副反应,具体剂量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子宫肌瘤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患者20例与研究组患者2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指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疗效性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利于患者各项疗效性指标恢复,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帮助患者有效恢复健康,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宫外孕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7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氮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出现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采取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帮助患者逐渐进入良好睡眠状态,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抑郁状态,建立积极生活状态,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米氮平 西酞普兰 抑郁症 睡眠障碍 临床效果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IgA肾病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IgA肾病患者30例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来氟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治疗效果,并统计24h尿蛋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gA肾病应用来氟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 标签: IgA肾病 来氟米特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索前列醇片在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负压吸引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120例人流负压吸引术患者,随机选取术前未使用素前列醇药物干预患者60名为对照组;术前予以素前列醇药物干预患者60名为观察组。索前列醇片给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前用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术中与术后情况,并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后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宫缩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方面情况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负压吸引术前,配合使用索前列醇片,能使宫颈快速软化,宫颈扩张器顺利进入,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米索前列醇片 负压吸引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瘤宁胶囊联合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所收治患有子宫肌瘤症病患5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顺序为主,将该56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28例病患。常规组使实施非司酮临床治疗路径,干预组则采用宫瘤宁胶囊联合非司酮临床治疗路径。经过为期3个月临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性激素水平变化指标、子宫肌瘤与子宫体积变化指标。结果两组病患在接受临床治疗前期,血清中性激素指标水平、子宫肌瘤体积指标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在接受临床治疗后,血清中性激素指标水平、子宫肌瘤体积指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病患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干预组为92.8%,两组病患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指标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司酮临床治疗路径基础上,配合宫瘤宁胶囊临床治疗路径,开展子宫肌瘤临床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患自身机体内部激素水平,尽可能地将病患子宫肌瘤与子宫体积缩小,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突出,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推广及研究意义。

  • 标签: 经阴道超声,子宫肌瘤,宫瘤宁胶囊,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1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仅晨服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晨服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晨服替沙坦。均治疗8w。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9%(81/85),高于对照组81.18%(69/8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8w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于高血压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

  • 标签: 替米沙坦 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方倍他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予复方倍他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复发率为4.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复发率为17.07%,两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1.93,P<0.05);两组复发率亦存在显著差异(χ2=15.38,P<0.05);两组患者皮下萎缩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1.19,P>0.05),实验组皮内白色药物沉淀与瘢痕表面色素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56,χ2=9.35,P<0.05)。结论综上,复方倍他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具有复发率低及不良反应少优点。

  • 标签: 局部注射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增生性瘢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