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乳酸动态水平与5岁以下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岁及以下的重症肺炎患儿80例进行本次研究(研究组),根据治疗情况与预后分有效组和无效组,另纳入普通肺炎患儿40例为对照(CK组)。检测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动态水平及对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愈63例,无效17例。CK组患儿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同期的有效组与无效组重症肺炎患儿,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各时段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无效组在各时段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有效组。结论密切关注与监测血乳酸动态水平及24h乳酸清除率,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 标签: 血乳酸动态水平 重症肺炎 病情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90例心房颤动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图情况,总结房颤心电学的显示特征,为日后诊断与治疗房颤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心血管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将90例患者的24小时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异常现象。结果90例心房颤动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后有51例患者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异常,异常的检出率为56.66%;动态心电图共检测出有12例患者为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3.33%,其中室性早搏是最为常见的异常原因。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检测心房颤动对异常的发现情况较好,同时易能检测出阵发性心房颤动,能有效确定阵发性房颤的具体位置。

  • 标签: 心房颤动 24H动态心电图 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早期预防措施。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选取62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差异,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两组在正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心律失常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325)、血脂异常(OR=2.968)、糖尿病(OR=2.602)、吸烟(OR=2.292)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于山西省汾阳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68例癫痫患者的24h动态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了解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68例患者中,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发现异常60例,异常率88%,痫样放电46例。常规脑电图监测,发现异常29例,异常率42%,痫样放电16例。结论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癫痫 24h动态脑电图 常规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在医院的100例间歇性夜间显著ST-T改变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100例持续性ST-T改变的患者选取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开展24h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查结果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中夜间ST-T显著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夜间ST-T改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IL-6、IL-10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集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按入院0、1、2、3、7天测血清IL-1、IL-6、IL-10、PCT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对照组测入组时血清IL-1、IL-6、IL-10、PCT水平。分析炎症因子、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时,IL-1、IL-6、IL-10、PCT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脓毒症早期诊断各指标AUC比较,PCT>IL-1>IL-6>IL-10;IL-1、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各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AUC比较,SOFA>PCT>APACHEⅡ>IL-1>IL-10>IL-6。结论IL-1、IL-6、IL-10是辅助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IL-1与脓毒症预后有关,IL-6、IL-10与脓毒症预后无关。

  • 标签: 脓毒症 炎症因子 降钙素原 危重症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列表式有效期的管理方式在救护车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6年8月救护车物品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6年11月使用列表式效期管理情况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物品接班时间、物品完好备用达标率、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每月物品完好备用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接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使用急救物品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救护车物品管理中实行列表式效期管理,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加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在管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列表式效期管理 救护车 物品管理 应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孤立性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经病理确诊的孤立性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进行研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观察最高强化值和出现的时间。结果22例肺结核球中,18例不强化,4例呈周边环状强化;21例炎性假瘤中,均呈现高度强化,CT值都在100HU以上;7例增强后最高CT和主动脉最高CT值同时出现,分别为注射后的22s、24s、25s、29s、31s、32s、34s。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在反应肺结节的血供特点方面作用明显,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球 炎性假瘤 动态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83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收集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83例做对比研究,应用抛硬币的方式的分组,对照组(n=38例)监测应用常规心电图,而观察组(n=45例)监测应用DCG,对比分析两组监测结果,探讨DCG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疾病检出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55.26%(P<0.05);观察组房室传导阻滞等7项指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应用DCG监测,具有敏感、准确、快速等优点,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肌酶谱中(CK、CK-MB)和肌钙蛋白(cTnT)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人对40例近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入院患者的早期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实验数据进行了观察和总结。结果?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的血液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呈现阳性诊断标准结果的时间存在差异。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钙蛋白(cTn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抽取44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予以检测,对比2中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小儿病毒性心肌心电图改变类型的检出率。结果①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是93.2%,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的81.8%(P<0.05);②动态心电图检测时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ST段改变、T波改变、Q-T时间延长、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显著,其阳性检出率较高,且心电图变化明显,为本病的确诊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探讨在冠心病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情况下,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是否有效。方法在这一次研究中,采样的样本来自于2014年至2016年阶段,由本医院接受治疗的924例病人的详细资料,将这924例样本分开为462个对照组与462个观察组作为实验记录材料。为了体现数据的合理性,将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使用的普通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而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接着,记录这两组诊断的成果数据,并进行适当的对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全面诊断、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从而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两组对比效果数据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方法诊断冠心病的检出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检查,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显著优于动态心电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冠心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可以为冠心病患者的术前诊断及介入手术术后支架处血管的通畅程度判断、预后分析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胸冠状动脉超声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和监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40例,同时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和监测,其中动态心电图作为观察组,常规心电图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所得的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在监测患者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短阵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和监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做以总结。结果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0.05,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动态心电图 价值分析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66例,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和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种心电图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更为理想,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价值和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先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率检测,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类型、表现检出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检出阳性病例共55例,阴性病例33例,准确检出率为62.50%;动态心电图检出阳性病例共68例,阴性病例20例,准确检出率为77.2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短阵室上速、房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性早搏成对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持续24h观测患者心率、冠脉缺血变化情况,记录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时间、特点,通过心电信号可以准确判定心律失常类型,在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诊断及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诊的110例间歇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检查采用静态心电图,研究组检查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心电图对阳性率的诊断无差异(P>0.05),就诊断间歇性心律失常方面,研究组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的诊断率,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显著好于静态心电图。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静态心电图 间歇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4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检查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在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上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提升检出率,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准确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结果72例心肌缺血患者中SMI者占70.8%,多于有症状者29.2%(P<0.05),且SMI患者ST下移发生率、幅度及持续时间与有症状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SMI发作时间段多为6~12时,占51.6%,高于0~6时12.5%(P<0.05)。结论DCG诊断冠心病SMI患者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