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性病变进行临床检测,探讨糖尿病性病变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本院会诊检查的22例(44)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非糖尿病健康体检者22例(44)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BUT检查、Schirm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法、糖尿病眼底检查等各项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糖尿病容易引发患者的损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BUT检查、Schirm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法、糖尿病眼底检查等检查,有助于糖尿病性病变的及早发现和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眼表病变 临床分析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膜松弛症(CCh)患者术后泪液学的变化。方法对Ⅲ级以上CCh患者18例(29)进行松弛结膜新月形切除,比较术前术后3月临床症状(异物感、泪溢、干涩及视物模糊)、SchirmerI试验、泪河、泪膜破裂时间(BUT)、氯霉素尝味试验的变化。结果术后3月CCh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0.00%(P<0.05)、75.00%(P<0.O5)、70.00%(P<0.O5)和83.3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chirmerI试验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T术后明显延长(P<0.01),泪河、氯霉素尝味试验术后3月正常者分别占86.21%(P<0.01)、79.3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松弛结膜新月形切除能够改善CCh患者的环境,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泪液学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中医疗法防治青光视神经损害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的88例青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实验组(52)予以中医中药防治视神经损害,参照组(54)予以常规西药防治视神经损害,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野平均敏感度对比参照组更高,视野缺损检测值对比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青光患者应用中医中药进行视神经损害的防治有理想效果,对保护视神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疗法 青光眼 视神经损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发性翼状胬肉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辅助治疗重建手术前后汨膜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复发性翼状胬肉43例43,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后,均在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辅助治疗,使得整个手术切除区得到修复,重建角膜缘屏障功能。排除影响泪液膜功能的一系列疾病;记录术前l天及术后1月、3月、6月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l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的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结果与术前对照。结果患手术前后比较术后1个月三项试验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UT明显延长(P<0.01)。SIT比术前增加(P<0.01),FL评分比术前显著降低(P<0.01);提示泪膜功能已开始恢复.术后6个月患的BUT继续延长、SIT继续增加、FL评分大幅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统计学意义(P<0.01)更为显著。术创面修复,平整光滑。提示术表功能重建完善。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常合并泪膜功能异常,而联合手术后恢复角膜缘干细胞、衔接健康球结膜促进重建完善,使得患的汨膜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 标签: 羊膜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复发性翼状胬肉 角膜缘重建术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颞侧组及上方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分别在颞侧与上方1030处近角膜巩膜缘透明角膜做角膜切口,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干眼症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河高度。结果上方组干眼症评分显著低于颞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上方处近角膜巩膜缘透明角膜做角膜切口相比,颞侧做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会增加白内障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干眼症评分,但两种切口对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河高度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透明角膜切口 白内障 眼表 超声乳化手术 干眼症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下颞侧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科的白内障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28例(35),均采用颞侧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角膜水肿等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1(88.57%),视力无变化4(11.43%),视力下降0(0%);术后高眼压1(2.86%),正常眼压30(85.71%),低眼压4(11.43%);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0级1(2.86%),1级8(22.86%),2级21(60.00%),3级5(14.28%),4级0(0%)。结论麻下颞侧小切口治疗青光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采取包扎、半卧位、应用止血药、激素、脱水药等保守治疗及前房穿刺冲洗术。结果积血吸收后视力视力≤0.05为10,视力在0.05~0.1的7,视力在0.1~0.3的为18,视力≥0.3为63。结论经过保守或手术治疗,前房积血都能吸收,吸收时间与前房积血量的多少有关,而视力恢复取决于视神经、视网膜等损伤程度和其它屈光介质混浊程度。早期前房穿刺冲洗,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前房出血 眼挫伤 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无光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所收治的外伤后无光感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采取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治疗方案,并且在手术结束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工作,观察患者眼部光感的恢复情况,分析手术效果。结果在40例患者当中,有36例患者视网膜在位,眼压均保持在10~30mmHg的范围内,视力保持在光感水平。患者视网膜在保留硅油情况下的复位状态良好。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来看,有1例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2例患者出现前房渗出,其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剩余4例患者中有3例因为眼内组织破坏程度太大,发生严重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后消失光感,另外1例患者出现角膜水肿失代偿状态。结论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让因外伤出现眼部无光感的患者恢复部分视力,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状态。

  • 标签: 眼外伤 无光感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外伤性青光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一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的外伤引起继发性青光的发病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较大差异,分析外伤性青光发病机制,总结其治疗方法,有助于控制眼压、挽救视力,为此类青光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 标签: 青光眼 继发性 眼外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科收治的共46例外伤性继发性青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例患者,及时给予相应的方法治疗后,出院时眼压得到有效控制,显著下降,且视力显著提高;随访3~12个月,除2例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的致病因素较多,致盲可能性大,临床治疗应针对患者的发病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外伤继发性青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的平均眼压为(39.81±5.34)mmHg,治疗后为平均眼压为(15.97±2.21)mmHg,治疗前后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视力≥0.25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视力0.06-0.25、≤0.05者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无光感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外伤继发性青光,首先应认真分析病因,然后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继发性青光眼 眼外伤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4)与观察组(34),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降低幅度为(19.3±1.1)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4±1.3)mmHg,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治疗方法应用到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临床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 眼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外伤而导致青光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科收治的共56例外伤继发性青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患者,给予相应的方法治疗后,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平均眼压为(15.35±3.44)mmHg;视力明显恢复,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16±0.03);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的致病因素较多,对视力功能损伤大,临床治疗应针对发病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外伤继发性青光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分析组则实施手术治疗,然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2%;分析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且分析组视力提高程度明显比对照组的要高,两组比较具可比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相较于药物治疗效果更为良好,有助于恢复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 青眼光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继发青光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52外伤继发青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外伤继发青光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结果外伤继发青光主要可分为4型眼内积血型10(19.2%),前房角挫伤型17(32.7%),晶状体脱位或损伤16(30.8%),炎性粘连或增殖9(17.3%)。所有患者治疗随访6个月,眼压正常者44例(84.6%),眼压大于21mmHg者5例(9.6%),眼压小于6mmHg者3例(5.8%)。52例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后,眼压明显降低,视力明显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继发青光的治疗较为困难,患者表现为眼压增高视力下降,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防治病情恶化。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青光眼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的临床特征,探究发病原因,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保护患者视功能。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五官科接诊的110例(110外伤继发性青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总结。结果不同损伤患者经过治疗平均眼压从(55.89±13.46)mmHg改善到(17.76±4.66)mmHg,眼压恢复正常;出院时大多数患者视力基本都有提升;在出院时视力基础上随访两年少数病例视力有下降。结论外伤继发性青光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保守药物法、手术疗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尽全力保护患者视功能,降低致盲率,改善预后。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的临床特征以及防治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五官科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患者40例(40),对致伤的原因、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前房积血、挫伤、晶状体脱位以及眼球炎症性的黏连等因素都会导致由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1)仅采用药物治疗30例共30(全身与滴),联合手术治疗10例共10(前房冲洗、白内障摘除、小梁切除)。(2)治疗结束后眼压恢复者38例共38,眼压高于21mmHg的有2人共2,但是较治疗开始前低。结论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病十分复杂,但是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钝挫伤和眼球内积血导致的,所以及时的按照病情进行处理,能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视力。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特征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我科的48例外伤继发青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外伤后继发性青光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包括眼内出血23(48%)、晶状体源性13(27%)、前房角挫伤9(19%)、眼内炎症3(6%),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经药物和手术治疗后,45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控制率为94%,3例治疗无效,视力丧失。结论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应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及时控制眼压,挽救视功能。

  • 标签: 眼外伤 青光眼 病因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的临床治疗措施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外伤后继发性青光患者112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主要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晶状体脱位、眼内出血、房角损伤、眼内炎症均是引起外伤后青光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因素给予对症治疗,治疗后发现视力恢复至0.3以上患者51例,占45.5%,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96例,占85.7%。结论外伤后继发性青光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根据不同因素采取不同方法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眼内压,提高视力。

  • 标签: 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早起继发青光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外伤早期继发青光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玻璃体切除术、口服降压药、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结果发现,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眼压降至正常范围以内的患者共有38例(占95.0%)。结论予以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的患者早期对症治疗,对于眼压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眼外伤 青光眼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