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丹参冻干粉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病毒腹泻患者280例。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常规组两组,每组各1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药物与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丹参冻干粉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示使用丹参冻干粉针患者总有效率92.2%,显著高于使用普通药物组患者84.3%(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患者腹泻、脱水发热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丹参冻干粉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发挥清热燥湿,温阳化湿补虚作用。同时,可加快治疗速度,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缩短病程,缓解病人症状减轻痛苦。

  • 标签: 丹参冻干粉针 病毒性腹泻 儿科 临床疗效与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122例病毒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2例病毒脑炎患儿中治愈116例,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尽早确诊及正确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对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十分重要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微波照射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把我院儿科2010年至2012年住院的人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患儿158例,采用中心随机分配系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结果采用SAS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腹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腹泻,观察组总有效率及72小时大便人类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微波照射 药物治疗 小儿病毒性腹泻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剂量胃复安在小儿病毒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指导用药。方法选取我院104例小儿病毒腹泻病例,全部病例在静脉液体疗法的同时,给予胃复安0.1mg/kg,墨菲氏管滴入。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结果全部104例病例显示明显止吐效果,呕吐缓解后辅以益生菌、肠黏膜保护剂口服,并口服米汤加盐或口服补液盐等辅以静脉补液,平均病程5.1d,均痊愈。结论小剂量胃复安0.1mg/kg,静脉给药在婴幼儿止吐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方便、经济、药源丰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复安腹泻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泻奶粉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以乳类喂养为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停止原有乳类喂养,改用腹泻奶粉(安儿宁);对照组继续乳类喂养,对两组疗效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平均住院时间(3.28±0.84d);对照组总有效率77.5%,平均住院时间(5.84±1.14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奶粉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明显,缩短病程,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补液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因腹泻病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条件为①病程3天以内;②伴轻至中度脱水体征;③大便为稀水或蛋花汤样,镜检及培养均无细菌;④就诊前未曾补液治疗。将符合上述条件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结论采用口服补液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方法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补液 思密达 治疗 小儿病毒性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病毒脑炎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第一位的病原体。其次还有很多种病毒都会引起病毒脑炎的发生。早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流涕或腹泻,皮疹等。患儿经常以发热待诊,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皮疹等就诊。只有当患者出现抽搐、昏迷、意识障碍等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时才会引起家长足够重视。如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系统治疗护理病毒脑炎的患儿,对疾病的转归起决定性作用,现介绍本人对患儿感染病毒脑炎的观察护理体会。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器官的损坏与脏器的病变,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肝细胞的损坏比较严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肝纤维化、肝细胞坏死、肝细胞炎症等一系列的疾病,我国的乙型病毒肝炎的发病率是比较高,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开展乙型病毒肝炎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毒心肌炎心电图改变。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心电图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共10例(90.9%),包括2例窦性心动过速(18%),室性早搏4例(36%),室性心动过速2例(18%),房室传导阻滞2例(18%)。结论病毒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心电图改变是诊断病毒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肝炎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病毒肝炎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86例患者经我院精心治疗,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对病毒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轮状病毒肠炎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治疗重点为对症治疗,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患儿腹泻情况,及时发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现象,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轮状病毒 肠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病毒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发病机制多种,目前认为主要有病毒直接损害、病毒引起的间接免疫损伤、宿主易感性、生化损害机制。VMC不同发病阶段主要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其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病毒学病原检查、血清标志物检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表现等作出。VMC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抗心律失常、免疫调节、中医药辨证治疗等。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病毒肝病生化检验项目的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肝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80名作为参照组,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对于所有人员展开抽取血液样本,同时进行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检验,分别统计以及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并且记录不同肝病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情况。结果通过进行统计两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以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阳性率均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急性/慢性肝炎病例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的增高,并且慢性肝炎、肝癌病例的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显著,以及亮氨酸氨基转肽酶水平存在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对于病毒肝病的临床诊断,肝功能生化检验拥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给临床明确诊断重要的信息。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项目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5年湖北省和江西省所有年龄段病毒腹泻感染状况;腹泻病人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月分布及对A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进行分型。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湖北省和江西省各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人的粪便样本,检测诺如病毒、轮状病毒(A组、B组、C组)、肠道腺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并对A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进行分型。结果1.引起腹泻病毒主要是A组轮状病毒,其在两省中的总阳性率为48.51%。抗原A组轮状病毒血清学G型和P型检测显示在两省中以G1型、G3型和P8型居多;B组轮状病毒和C组轮状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0.7%和0.3%。诺如病毒和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7%和5.23%,其中诺如病毒以GII型居多,高达97~98%。星状病毒的检出率为2.64%;札如病毒的检出率为0.32%。2.发生腹泻的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不满周岁和1岁的儿童。3.在性别上,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在季节分布上在5~11月份腹泻概率较高。结论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引起腹泻病毒主要是A组轮状病毒,特别是G1P8型和G3P8型A组轮状病毒。发病高峰期在夏季-秋季,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 标签: 病毒性腹泻各病毒检出率 A组轮状病毒血清学分型 诺如病毒分型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内科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2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我院的内科治疗后,治愈46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及时内科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单纯疱疹 病毒性脑炎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干脑炎疾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人今年收治的8例病毒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通过一般检查,生物电学检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给予退热、止痉、降颅压、降血压等对症治疗,抗生素、抗病毒,免疫支持治疗及免疫抑制、营养神经、康复综合治疗等。脑电图及头颅CT或MRI检查均可发现相应病变,结果8例患儿中痊愈3例,留有症状性癫痫1例,严重肢体瘫痪1例,呼吸机依赖1例,一侧眼球不能外展1例,死忙1例。结论小儿病毒脑干脑炎属于危重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往往突然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极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提高其认识,早期采取积极阻断措施尤为重要,强调早期、足量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效果确切,若能排除外周细菌感染前提加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效果更显著。

  • 标签: 病毒性脑干脑炎 小儿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非病毒肝损害,是因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工作环境引起的肝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类人群越来越多,本文将上述肝损害,统作为非病毒肝损害来论述,以区别因病毒引起的肝病。并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中药 非病毒性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治愈30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早期诊断,积极进行抗惊厥、降颅压、抗病毒、营养脑细胞等有效治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脑炎 诊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