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狼疮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神经精神狼疮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丁香丁娟

丁香丁娟(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诸城262200)

患者,女,34岁,农民,因“发热、精神异常,头痛、呕吐1天”就诊。患者于1天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烦躁不安,苦闹,尖叫,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为胃内容物,无腹痛、腹泻,腹胀,无意识障碍。查体:T:39℃P:90次/分R:14次/分BP:140/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无触及。神经内科查体:神志清,烦躁不安,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查体不配合。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颈部无抵抗,Kernig征(-),Brudzimnski(-)。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闭目难立征(-)。痛温觉、振动觉、位置觉、实体觉正常。腹壁反射、肛门反射正常,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双侧Chaddock征(-)。Oppenheim征(-)。以“病毒性脑炎”收入院。入院后复查HMRI:颅脑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地形图:中度异常脑电图。腰椎穿刺测脑压及行脑积液检查结果:脑积液压力为190mmH2O,微浑无色,无凝块,潘氏实验(+),细胞数:8×106/L,血糖:3.39mmol/L,氯:124mmol/L,蛋白定量:546.92mg/L。血常规: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淋巴细胞比率:18.3%,中性粒细胞比率75%。余各项正常。见到异常淋巴细胞,未见到幼稚细胞。血沉:68mm/H。尿液分析:蛋白+-,余各项正常。出血热抗体(-),血凝时间正常。大生化:白蛋白为33G/L,余各项正常。考虑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每日甘露醇150ML,强的松10MG静脉滴注防治脑水肿治疗。患者症状无改善,烦躁不安,苦恼,尖叫,幻视加重,应用安定、鲁米那钠、冬眠灵等交替镇定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排除结缔组织病,复查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阳性(+),核颗粒型,滴度>1:1000,抗nRNP/SM阳性(+),抗-SM弱阳性,抗SSA阳性(+),抗SSB,抗Scl-70,抗Jo-l,抗双链DNA均为阴性。该患者确诊为:神经精神狼疮,遂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应用加强龙每日1.0g,冲击三天治疗,后改为甲强龙维持量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治疗5天后已无烦躁不安,苦恼,尖叫,幻视等精神异常症状,治疗2周后病情治愈出院。

讨论:引起神经精神狼疮的病理基础为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来自心瓣膜赘生物脱落的小栓子,或有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或并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神经精神狼疮(NP-SLE)往往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或终末期出现症状,少数作为首发症状。可呈现为各种精神障碍如躁动、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也可以出现多种精神系统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常见的可有颅压增高,脑膜炎,脑炎,脑血管意外,脊髓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并出现相应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昏迷、偏瘫、截瘫,病变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脑神经亦可受累,常见的为Ⅲ、Ⅴ、Ⅵ、Ⅷ对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少见。存在上述症状,并除外感染、肿物等继发因素的情况下,结合影像学,脑脊液,脑电图,抗核抗体谱等检查,可诊断神经精神狼疮,脊髓的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有神经精神狼疮表现的均为狼疮病情活动者。中枢神经受累者腰椎穿刺检查:部分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量增高,白细胞数增高,少数病理葡萄糖量减少,影像学检查对NP-SLE诊断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3版,陈澋珠,林果。

[2]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